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地理>>教研纪要>>文章内容
实施网络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信息时间:2004-01-07     阅读次数:
关键词:质疑、轨迹、教学模式、网络、灌输、
 
交互性、创设情境、引导
 
国家刚刚试行的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
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
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网络为学生主动学
习、独立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那么如何实施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
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
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即使有多种媒体辅助,也仅仅是
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
,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行为主义理论长期潜
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
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
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和老师都不能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
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
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更不利于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之成
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转变观念,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
模式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
。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
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则应成
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
的主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
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作为新
型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三大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
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可以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广阔
的空间。 
 
二、创设情境,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
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
心理过程。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知识、原理、现象通过图形、图像、
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
导功能,使枯燥的概念、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
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现象生动
、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
习。
 
因此,作为广大教师要能“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
学软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
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在学
习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时,传统教学环节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黄赤交角示意图,用地球
仪演示地球公转特点,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却难以演示,学生就更难掌握正午
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一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学生能免强听懂,               更不要说是理解
了。有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就可以通过编制教学软件,演示地球公转运
动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再配以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不同
侧面观察理解地球运动。当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同时可选择阅读相关的富有趣味性的补充材料
。学生还可从计算机中选择若干同步习题来进行及时巩固。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供
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材料,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
当的提问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超文本结构,学生遇到难
题或难懂之处可用“热键”方式随时在计算机上查询,省去传统教学中的抄“夹生饭”、不断
重复的环节。这种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
进行,因此既可以大大增加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自己的主动
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
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
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
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
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
作用。
 
三、引导深化,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
 
学习的轨迹,不仅仅在于由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不仅仅只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在于在
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孕育、产生并提出更深层的问题。这恐怕是在当今世界发展情况下,
对学习的较为贴切的认识。问题就是矛盾,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思考。问题也是学生
思维的起点。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问题,将学生引入
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在学校资源库或网上搜索,查询、归纳、整理,再通过小组之间
开展协作式学习、讨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网上的知识杂而多,学生难以取舍,所以在
上课前教师把该节课需查询的内容的网址清单列出给学生,减少学生上网查询无效消耗的时间
。而且学生在网上获得的往往是浅层次的知识,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多思”,即从不同角度多
方面思考问题。然后“深思”,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思考后产生的问题和看法,再围绕该问
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会思”,就是教会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
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知识间的联系,理顺知识结构。为把思考引向深入,采用不同的
方式:可以向横的方向伸展,也可向纵的方向开拓,可以由一点向四周辐射,也可由四周向一
点集中。通过这样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的目的意义
,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即有自信地
进行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思考后产生的问题和看法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
尤其是个别学习环境中,独立地、有目的地在知识海洋中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结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被培养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1、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3、何克抗《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4、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走进新课程》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