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常州教研>>校本教研>>文章内容
对一堂好课的认识
信息时间:2004-02-05     阅读次数:
【按】为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将本人一得之见发表如下,以作引玉之砖。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讨论,并请在“我来说两句”中留下宝贵意见。潘克勤 2004、2、5
 

对一堂好课的认识(初中语文)

总认识:以学生的发展为衡量标准,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具体要求:

1、 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师确定或与学生共商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认知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可操作,情感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生成。
    2、教学过程生成性
   (1)教师努力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2)通过反复的诵读,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不断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并借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3)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为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学目标在对话中生成,师生在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

   (4)教学手段多样且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5)课堂教学结构成“块”状,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3、教学内容开放性

注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做到“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

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

4、教学评价激励性

遵循及时、多样、适度激励的原则,师生共同参与,既不简单否定,也不无原则肯定,提倡组织学生的反思性评价。

5、媒体使用恰当性

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