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常州教研>>校本教研>>文章内容
《童年的朋友》教案及点评
信息时间:2004-02-08     阅读次数:
【 按】尹翔翔老师在2月7日初一年级新课程培训中上的研究课《童年的朋友》,在教学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转变师生关系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的探索,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中,案例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尹翔翔老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各种主客观原因,在2月7日的活动中,很多老师未能畅所欲言。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现将尹翔翔老师的教案和教后反思发表如下,敬请广大老师能积极参与,在下面的“我来说几句”中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潘克勤)。
 

高尔基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描绘出外祖母的形象;

2、能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3、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教学设计:

第一块:整体感知20分钟)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孙悦的《伙伴》MTV

观赏、介绍自己难忘的朋友

2

读文作画:根据文中的描写,为外祖母

作肖像画,并从性格角度出发,给画拟

个标题:“______的外祖母”

朗读课文、画图、交流推荐

3

组织交流

学生评价、纠正、明确

 

 

第二块:深入探究15分钟)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介绍高尔基的童年生活

看幻灯片,了解其成长土壤

2

问题设置:为什么高尔基要把他的

外祖母当作他童年的朋友?

思考、交流

3

情景创设: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象,

把“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

对话。

思考、写作

4

老师与学生作品互展

学生与老师互评

5

鼓励学生修改

修改、谈体会


 

 

第三块:总结延伸10分钟)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根据课文学习,谈谈你所理解的真正的朋友。

自由畅谈

2

播放周华健的《朋友》,结语。

欣赏、合唱

 

 

课后作业: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试着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信,表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反思:

总体感觉上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基本能把握住教学重点。而且由于自身年龄的原因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近,有一定亲和力。但由于个人经验的明显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                      问题设计还不够合理,如开头导入部分的问题情景设计,若把“你的朋友是谁?”改成“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把他(她)作为你朋友?”就深入多了,不然就显得浅了;

2、                      文本研究不够深入,很多地方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有的只是浮于表面。比如外祖母的性格除了知道慈祥可爱不代表读懂了文章,一些语句需要细细品味后才能有所感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3、                      各环节设计有些死板,一切似乎都在老师的掌控之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                      课堂活动的组织合理性有待加强,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要着力于具体文本的研读;

5、                      教师的语言不能太随意化,每句话的指导性要强,要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总之,这些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告诉我,今后还要在基本功上狠下功夫,决不能浮于表面,要多学习同行前辈的经验,对自己的教学要多反思、总结,让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清潭中学    尹翔翔)

 

 

 
《童年的朋友》教案及点评.doc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