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音乐与美术>>科研之窗>>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人教版第四册《点线面》教学思路
信息时间:2004-03-04     阅读次数:

一、    课题:点、线、面(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等学习领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材料的多样性、操作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组织形式的游戏性。

2、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合作精神。

2)认知领域:自主了解进行点、线、面排列的方式,初步认识点、线、面等要素的奇特作用。

3)操作领域:能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材料和方式进行点、线、面的排列游戏活动。

3、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和方式进行点、线、面的排列游戏活动。

教学难点:会创造性地利用材料特点,排列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样式。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师采用的教法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让学生学得快乐、有效。

1)欣赏法。通过指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的习作或教师的范作,感受点、线、面的构成美,发现、认识点、线、面的排列方法、规律。

2)演示讲解法。教师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排列构成程序,并辅助于浅显的讲解,使得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要领。

3)问题情境法。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点、线、面排列方式和规律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求知欲望。

4)评价激励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评价激励指向学生的态度、情感、参与程度、创作练习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以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多元化。

2、说学法

1)观察法。引导学生主动选择、欣赏观察对象,既可视觉感受,又可触摸体察,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有效的欣赏感受和自主探察。

2)讨论交流法。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材料特点进行点、线、面的排列游戏活动”,也可以相互交流排列点、线、面的心得体会,加深认识,增进了解和友情。

3)游戏合作法。引导学生在近乎玩的游戏活动中,自由组合,共同排列,以达到资源共享、完善构思、体验成功的目的。

4)操作创新法。在操作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完善操作,进而发展学生的动作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发现感受。

指导学生欣赏平面的、浮雕式的范作,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考,直观感受点、线、面的排列美和构成美,发现、认识点、线、面的排列方法和规律。

2、演示讲解,激活思维。

教师先演示利用碎纸片进行点、线、面排列的程序、方法,并简要讲解要领;然后出示毛线、旧信封等其它材料,提出问题,迁移思考,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分组讨论,大胆构想。

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都被激发出来时,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大胆畅谈自己利用手头的材料进行何种排列的构想,并逐渐整合别人的好想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排列构想。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多想想在排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准备采取的解决策略。由此切实培养学生事前预想的好习惯。

4、自由组合,排列游戏。

让学生自主选择、决定点、线、面排列游戏的方式,或独立操作,或合作排列。对选择合作方式的学生要协调好相互关系、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不干涉,重服务;不代替,重帮助,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自主其事、自行其事。

5、展示评议,互相交流。

待学生完成点、线、面的排列游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展示其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则视具体情况进行点评,以巩固、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思维、观念的相互碰撞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

6、收拾整理,保持整洁。

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及材料,保持地面整洁。

7、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教师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或邻居小朋友一起,用吸管、秸杆或蔬菜、水果等其它材料和方法进行点、线、面的排列游戏。能装帧悬挂的就做成壁饰挂件,能拍照的就留影纪念。以此拓展游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美化生活的意识。

 

20042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