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音乐>>学科成果>>文章内容
人教版美术第四册《我们班级的标志》教案
信息时间:2004-03-15     阅读次数:

课题

我们班级的标志

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执教者

濮晓华

执教班级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二(1)班

课时

1课时

时间

2004220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班级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讨论我们班级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班级的标志,反映班级的特色。

教学难点

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

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

课题:新街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班级标志、录音机、磁带。

借班上课(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

想认识我吗?(想)可以怎样认识我?(看你上课就知道了)

                              (善良)为什么?(看上去和气)

可以提问。

(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你是什么星座?你是什么血型?你属什么?你有小宝宝吗?你平时漂亮吗?……)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媒体

留意点

谈话导入

介绍自己的学校和学校的标志。

你们想让老师记住你们的学校、你们的班级吗?

今天我就来学习制作我们班级的标志。

领悟标志可以使人印象深刻。

 

想让老师记住

新街小学

标志

 

 

 

 

 

 

课题:我们班级的标志

让学生明白标志的象征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注意到标志两字的不同。

领会标志的识别性。

欣赏分析

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

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猜一猜各是什么银行的标志。

说一说它为什么这样设计。

建行标志

农行标志

中行标志

 

 

 

 

象征性

直观 易懂简明 易记

 

考一考,激发兴趣。

说一说,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让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特征。

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有五个班在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你们班的特色吗?

你们班有什么特色?是爱好艺术,还是勇敢进取,还是活泼可爱……

 

 

 

 

 

 

 

讨论交流发表自已的看法。

总结班级的特色。

 

 

 

 

 

 

 

 

班级的特色

 

 

 

注意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班级的特色,可以是多角度,多元的认识。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创作设计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班级的特色。

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媒体

留意点

 

你设计的班级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思考:选择材料,自主或合作制作班级标志。

作业: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音乐

注意纪律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

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评价欣赏

引导学生将自认为好的设计贴上:“我能行”版块。也可推荐他人优秀作品上“你真棒”版块。

教师点评:颁奖

最有创意奖

最佳表现奖

自评和互评

展示作业

 

 

 

 

 

受奖

我能行

你真棒

 

 

 

 

 

小贴花

帮助学生张贴作业。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

 

 

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及成就感。

总结激励

我认为二(1)班同学今天的表现都很不错,所以今天我也为你们班设计了一班的标志,那就是(1)班(1)班顶呱呱!

 

班级标志

激励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收拾整理

组织学生做好收拾整理工作

收拾整理材料,归类归回原地,检查卫生,保持整洁。

 

注意纪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