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初探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
信息时间:2004-06-09     阅读次数:
 

初探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

 

常州市晋陵中学  潘梦君

 

〖内容摘要〗:

目前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学生的先备知识存在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如果简单地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基于“任务驱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素质教育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极富创造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所决定,该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实践也证明,“任务驱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简单地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由于主要看重结果,往往会忽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任务驱动”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之以科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经过一年初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优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取得成功,有一个首要前提,那就是任务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因此,在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首先必须充分重视任务的设计,使之从各方面得到优化。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因此,任务不是目的,任务只是手段而已。因此,在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设计的这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切不可为了任务的所谓“完美”,而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或者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应该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系统整体的一个任务框架。

2.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因此,应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现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基础,避免由于任务的过于简单或复杂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过多,一般只能是一至二个,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因为信息技术内容广而杂,若一次让学生感到困难太多,强度太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机房等实际情况,避免“纸上谈兵”。如在设计“上网获取信息”的任务时,要预先进行测试,如机房的上网速度及教材中的例子是否仍然可行,现行教材中信息卡提供的有些热门网站(http://{域名已经过期})现在已打不开了,应事先说明,否则浪费课堂时间。另外不可设计让学生下载费时很多的内容,或是在网上根本无法查到或是很难查到的内容。

3、任务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因此,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例如,在“管理计算机资源”这一知识点的任务设计时,要避免设计成纯粹是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技巧的操作。网络教室是一个局域网,学生开机后都喜欢看看自己的电脑里都些什么,别人的电脑里又有些什么,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可用做游戏的方式导入,把学生分成四组,做一个“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由第一个学生将教师机里共享文件夹里的一幅图片拷贝,第二个同学再拷贝第一个同学的,然后依次拷贝到最后一个同学,看哪组完成的最快而且准确。为了执行好这个任务,学生必然要问如何新建一个文件夹并且共享,如何进行拷贝图片,这样就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知识点一一显露出来。

4.任务设计要具有合作性

由于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组各成员的分工需要,要让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努力,并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这样可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促进小组成员间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如“设计父亲节贺卡”这个任务时,应注意贺卡的完成应尽量调动小组内每个人的作用,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构图、色彩是否美观;(2)贺词是否有新意;(3)语言介绍时是否生动。这样,小组内美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设计图画,语文比较好的可以写贺词,或者是小组内的一个同学负责操作电脑,一个同学负责内容上的设计,一个同学则准备交流发言。这样,任务就具有了合作性。

5.任务设计要具有整合性

如果把信息技术这门课孤立地进行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走课程整合之路,已经初步形成共识。因此,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也要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课程整合。这样的好处是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任务具有亲切感,同时,也会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反过来促进信息技术的提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任务的设计应尽量使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例如:在进行“学做贺卡”教学任务的设计时,可以与美术课紧密结合起来,把美术课的一些非技能训练内容,在“绘制图形”教学时进行整合;在进行“上网获取信息”教学任务的设计时,通过寻找家乡的风土人情,将政治和语文教学融合到信息技术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观念。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流程当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般要根据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来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1、全班教学。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必要,对需要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

2、分配任务。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同时下发有关调查表格、评价标准等资料。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各小组明确完成本任务的基本要求、优秀目标,并帮助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3、进行分组。依据教材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组别数量及各组人数。通常每组的人数在六个人以下,讨论的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应采取异质性的分组,包括学习能力、先备知识、动机等,甚至应考虑性别的差异。

4、小组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

5、小组报告和师生讨论。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6、小组学习成就表扬。这也是合作学习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表扬学习成就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小组成就的表扬更能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对于个别学生的表扬,可以根据其进步情况或特殊表现等具体说明。

7鉴定评价。这是总结延伸阶段。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合作成果,并对各小组在合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评定,并给出小组合作学习得分和个人进步得分,通过口头评定、广播作品、海报张贴、网页公布等方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四、课堂教学实例: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来安排小组成员的人数以及任务完成的时间,如一个简单任务可安排在一堂课内完成,而复杂任务可安排在几周内完成。

实例一:“击鼓传花”(1课时)

[课题]:上网收发邮件

[教学目标]:

1、掌握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

2、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含接收、发送、转发、发送附件、接收附件

3、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正确书写格式

[任务描述]:

将全班同学分为每4人一个小组,各组为自己取好组名。成员A将自己的信息填入教师事先提供的通讯录(见图1)中,填好后以附件形式将此通讯录发送给B,B收到此邮件,填入信息,转发给C,以此类推,最终D将完全填好的通讯录转发给教师,最先完成的小组为优胜。

_________组通讯录

 

组 员 姓 名

电 子 邮 箱 地 址

A

 

 

B

 

 

C

 

 

D

 

 

(图1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制作“通讯录”,放在教师机上共享

2、提供申请免费邮箱的地址

3、提供教师电子邮箱地址

教师活动

1、提出任务要求

2、接收邮件,为各组计时

3、表扬任务完成最快的小组

4、总结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

申请邮箱、填写通讯录、发送邮件。同学间相互配合,必要时可提供帮助

教学目的

1、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

2、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使学生迅速掌握电子邮箱的申请和使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培养学生高效率的意识和竞争意识。

课后小结

1、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在竞争气氛下,学生能更有效地、有意识地掌握新知识

注意事项

1、大多数网站申请免费邮箱过程复杂,如能自己提供邮件服务则效果更好

2、提醒学生,在帮助操作不熟练的同学时,只能指导,不能代劳

实例二:网页制作(约6到8课时)

[课题]:动手做网页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规划网站、设计网页

    2、掌握在Internet网上搜索需要的资料

    3、掌握从Internet网上对文本、图像、网页和文件下载的操作

    4、掌握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制作网页

[任务描述]: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依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不超出5人为宜),规划、设计并制作网页,并由学生自己担任评委,评选出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工作:以小组为单位拟订网站主题,上交“网站规划设计方案表”。

网站规划设计方案表

组长

裴逸飞

组员

陈曦、马迅、刘彬超

网站名称

Common People

主题

让您在闲暇之余体验一份轻松和惬意

主要内容

美文精选——精选散文、小说、网文

名人书画——介绍中外历代名家书画作品

大好河山——介绍中国旅游风景名胜

动漫天地——介绍流行漫画

内部分工

首页与名人书画——裴逸飞

美文精选——马迅

大好河山——刘彬超

动漫天地——陈曦

参考资料

《中国书画选》、《世界微型小说选》、《国家地理》、《动漫世界》http://{域名已经过期}

http://{域名已经过期}

http://{域名已经过期}

http://{域名已经过期}

2、制作过程:

1)资料搜集(约1到2课时)

2)网页制作(约3到4课时)

3)网页链接及调试(约1课时)

3、网站评审:各小组派一名成员上台演示,根据教师制定的评分标准,由各小组组长组成的评委团进行打分,评出优秀作品。

[课后小结]:

1、学生对此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讨论,踊跃参与。

2、在各组组长的安排下,每个学生都完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充分相互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习热情。

3、对网站的建设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课外问题的思考。

[注意事项]:

1、小组内部分工要合理,最好以每人负责制作一个版块为宜。

2、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务必在动手操作之前先设计网页规划表。

3、教师要监督各小组组长把握和控制制作进度,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

 

五、结论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将继续积极地研究和实践这一方法,使这一教学方法日趋完善,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

[2]戚小玲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指导书》,1999.3。

[3]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科学》,1998.3。

[4]高文“维果茨斯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外国教育资料》。

[5]蒋浙萌“谈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网上资料,2003年。

[6]刘兴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析”,网上资料,2003年7月。

[7]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1999年6月。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