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时间:2004-06-09     阅读次数:
 

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苏省溧阳中学     黄云峰

一、引言: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报道,比较客观、冷静地评价了当今中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原文是这样的:

中学计算机教育令师生无味

  “现在的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的要么就是平时用不上的东西,要么就是不用教、孩子们也能自学会的东西,这种课怎能不让孩子心生厌恶和恐惧。”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杜子德近日在沪上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如是评价目前的中学计算机教育。

  杜子德在沪上某中学的阅览室书架上随意拿了一本计算机教材,翻开目录对记者说,一些关于计算机的概念解释,学生背出来有何用?而类似于WORD的应用软件操作,其实老师不用教,学生自己上机就能自学会,就像大家使用手机不用特别授课一样。

  记者采访了一位刚考完中考的谢同学,她对初中计算机课的一句话评价是“没劲”。她回忆说,同学们上计算机课就是为了应付测试,而测试的内容是测试打字速度、还有类似于“电脑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笔试题,很没意思。她说,她喜欢上网,但上网主要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

  某重点中学的计算机老师陈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居然也脱口而出“没劲”二字。他说,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多有重复,而且教授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例如课本告诉学生哪些网有搜索引擎,但却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通过计算机收集大量信息,完成一个小的研究课题。

  杜子德认为,电脑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是一种智力工具,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驾驭计算机帮助人类完成智力任务,而不只是类似打字的机械任务。他说,他曾经在一所澳门的中学参观,这所中学的图书借阅系统就是该校的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的。他透露,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些专家正在商讨编撰一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性资料,以纠正目前中学计算机教育中的误区。

以上报道只是从教学内容和师生的感受来评价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误区。笔者从事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近10年,亲身感受了这门学科的发展与革新。在此愿意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以下当前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误区)。这些问题只有得到较好地解决,我们的学科才有希望,本文阐述我的一些思考,这些思考可能不很成熟,只求抛砖引玉,以求得到更好的见解

二、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时间不长,目前尚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管理中无法可依,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所存在的问题分述如下:

误区一: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一年且每周课时仅为一节,除去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教学课时大约在30~35学时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就是会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的兴趣喜好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何取舍呢?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自学,以至于造成“放鸭子”教学现象时有发生。

误区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教材像“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像“短期电脑培训班”。

我们的这门课程自它诞生那一天起,其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因此其“课程标准”也很难像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那样相对固定。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巨大的障碍。然而,不知是我们教育部的专家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思考欠妥呢,还是我们基层学校在理解课程标准上有误,我们走了不少极端。再看几年来这门课程内容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Visual Basic;数据库从DBASE到FoxBASE、Access;电子表格从CCED到Lotus 1-2-3、Excel;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随着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最近的课本中又增加了因特网基础与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相关知识和各种时髦小软件的应用,如NetAnts、ACDSee等。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假如,语文课上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钢笔的用法,学生把语文课改称为钢笔课不也是很自然的么!把信息技术课称为计算机课并非出于习惯,恰恰道出了一个事实。10年前,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刚刚起步时,私人拥有计算机还是罕见之事,那时的计算机课在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近两年本校的调查统计,现在的高中生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达40%以上,并且随着年级降低,拥有率明显上升,到初一年级拥有率已达到70%~80%。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课必将走向衰亡。

第二,关于“零起点” 问题。现在我们教育系统的一些“专家”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重复出现。即把三个阶段的学生都看成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白坯”来教,教学内容严重重复。还美其名曰:“为了照顾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平衡,做到教育公平……”。我认为这些做法完全违背教育规律,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按照这一观点编写的教材怎能让学生学得进去;按这一观点上课的课堂怎能让学生听得进去?

误区三: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高考课程,在中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学生的期末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尽管有些省份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全省会考内容,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省会考的结果不影响高考,所以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考试通过与否都可以参加高考,所以有些学生甚至都不愿参加此类考试。有些学生及其家长甚至把这种考试误解为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乱收费寻找的一种借口。

会考的组织管理要比高考松散的多,考试纪律也要乱许多,由于考试纪律差,考试成绩中就有水分,会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时,甚至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纳入高考的轨道。但对于这个问题教育界的专家一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1、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信息技术参加高考,按现在的条件很难组织如此多的设备让所有的学生都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进行考试;另外害怕信息技术课参加高考会使这门课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来。

2、赞成。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随着这两年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开展,许多高中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设备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信息技术的高考也可以采用笔试+上机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节约设备资源。其次,考试并不等于应试教育,没有考试的教育也不等于就是素质教育。按照我国的国情,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参加高考,有利于扎扎实实普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有利于国家选拔信息技术方面有潜力的人才,有利于培养信息技术领域创造性人才。有利于我国跨越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成为信息强国。

笔者根据小平同志事实求是的理论核心,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根据我在基层高中工作近十年的经验,强烈支持“赞成参加高考”的观点,而且是越快越好。我同时也要建议那些留过洋,目睹了外国“洋教育”而赞成观点一的专家们,能否多来广大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高中)走走看看,或干脆担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课,这样你才会少一些高谈阔论,才会少搬些不符合国情的洋教条,才会制定出一个更符合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课程标准》。

误区四: 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由于信息技术课教师大部分上是中途转岗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甚至一支粉笔就可以打发一节课;有些老师也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这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很不相称。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联系和作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教学媒体充当了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违背了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会认为教材就是经典,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不容质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出来的多是知识型的人才,而很少是创造性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不适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三、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思考及对策如下。

(一)“两课”有机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合并,有机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应系列化,各学习阶段应衔接,教学内容应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反对“唯实用论”和“纯工具论”

高中信息技术课首先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信息处理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在教学内容上,第一步,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寻找信息源;第二步,要学会如何综合处理大量数据,剔除“假”信息;第三步,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信息模型及其参数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参数正确认识信息;最后,还要让学生掌握传递、发布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但应特别注意的是,本课程的任务是传授信息处理技术,而不是讲解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来解决一些智能问题,使学生手脑并用,心智相长。为了让学生能够事先掌握必要的工具,是否可以考虑在小学依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解决诸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访问因特网、打字和绘图等基本技能;在初中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讲授常见的办公(字、表处理)、多媒体、网络(网页制作)软件、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必修课变成“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化的课程。

(三)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笔者赞成教育界有些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课程应当作为基础学科,列入高考 “3+x”的内容中。即使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也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实行“等级制”,并逐步过度到“一票否决制”,即:将《信息技术》课程的等级合格,作为学生参加高考的“通行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脑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尴尬局面的最重要的举措。

(四)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安徽省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就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编写的。我想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只要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这种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我们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

 

总之,我们只有本着事实求是的观点,坚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矛盾观来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把这门学科建设好,管理好。

 

参考文献:

1、《中学计算机教育学》         张晓如 张再跃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电花教育》             中央电教馆          中国电化教育编辑部

4、中国教育科研网——基教新闻  张智丽   http://{域名已经过期}/20030808/3089190.shtml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