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究>>文章内容
着眼于教研,放眼于教师发展
信息时间:2004-12-30     阅读次数:

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显突出。但校本教研对于绝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而言,又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问题。本着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校舍在推进课改进程中,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校本教研与培训内容
 
1、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法规意识。学习师德规范,学习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典型事迹等,以先进促奋进。
(2)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3)制定师德考核制度,使教师不断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性。对教师公正科学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聘任、职评、评先和提干等重要依据。
2、基本功训练
(1)引导教师开展"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在普通话考核人人过关的基础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经常性开展说课、评课、讲课活动,提高教师口语交际能力。
(2)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基础。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与教师的素养
 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关注教师的理性思维。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由传统的静态知识拥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3) 学习的教育理论篇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理念  策略  行动》、《新课程怎样教》《课程改革实验学习资料汇编》等。
二、校本教研与培训的方式
1、 读书自悟
    教师根据自己实际的目标计划,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自主检查的办法来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促进教师自主发挥和提高的主要方式。
2、集中学习
    学校集中教师学习,采取讲座、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骨干教师讲座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有计划地按照研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跟课等环节,全员参与,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校内教师间自主研课的新氛围。这是指导教师行为方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3、请进来走出去
     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实际和我校的教改实际,有计划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或报教改提案,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另外,我们也将组织学校的学科教改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加强横向教学研究和交流,同时提高校骨干教师的知名度。
4、随堂听课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办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
5、专题研讨
    要求教师每人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6、教学开放日活动
    继续推动和完善每学期举办一次的各年级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到校进行教学观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管理、检测与评价
1、 校长是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
2、 教师要制定个人参训计划,尤其关注教师的反思能力,要求每周做一次教学反思。
3、教研与培训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参加教师、内容、形式、时间、授课教师等。
4、教师参加教研与培训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与培训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教师的主要内容。

以上是我校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所做的一点尝试,相信,在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引导,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这种新的教研方式,使教师更好地把握住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机遇,从容地面对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