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吴举宏 (北郊中学 生物)
个人简历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毕业,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993年6月至2000年8月在江苏省宝应县某省重点中学先后任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等职。1997年9月被江苏省宝应县教育委员会评为“十佳青年教师”,1998年11月被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教委评为“江苏省先进德育工作者”。1997年10月任江苏省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2003年12月当选为常州市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02年8月被常州市组织部评为“831二期工程”培养对象,2004年元月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首届中小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教学特色
——主张“以身立德、全员育德”的大德育观
一方面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德育的榜样、一个德育的领袖,也是一个教育成果的化身,他应该昭示着学生发展的未来和追求的方向。教师所表现的优雅的风度、文雅的谈吐、高雅的气质,是再好不过的德育资源。以身立德、以身育德,是德育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另一方面主张“全员育德”的大德育观。由于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加深,也带来了教育的“精耕细作”,抑或人们对教育组成部分的理论分解,在社会精细分工的背景下,与工作责任制的结合,一度时期仍至今日“德育工作说”颇为流行。这种把德、智、体的划分作为实际工作职能分工的依据,其良好的愿望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殊不知细化不一定等于强化,因为细化的同时,严重削弱了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德育责任和积极性,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这些人的德育权利,因为他们被归入“非德育工作者”,不管这种划归是否正式,却已成为一种事实在蔓延。其实“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三个方面,而非三个分野清晰的分支,它“犹如金字塔之有三面,而非鼎之有三足”,这再也确当贴切不过的比喻,已清晰告诉我们它们不可被分割的道理。德育属于教育目的范畴,是学校工作中的最高目的和终极归宿,把德育贬低为学校的一种专职工作,滋长了“非德育工作者”的理论界定和部分教职工推卸德育责任的事实。不要说德、智、体固然的不可分性,因为谁也去除不了其它各育中的德育因素,就是现代教育理论也不再那么注重分解教育组分的意义,因为教育目的确定及其存在价值,更应注重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因为任何一育的落实没有全方位整体教育作前提,其事实效果令人失望。
——主张“反思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发展观
在教师发展的历程中,必须经过“反思型→研究型→创新型”这几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首先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经验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只有进行反思性思维,才能“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变为智慧的行动”;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形成教师不断研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激发教师研究和创新的欲望;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灵感和智能。
在反思的基础之上,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说过:“教师即研究者”。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和最优化应是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终极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价值就在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面对不断发展的教育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面对不断革新的教学技术,面对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工匠型教师显然不能适应发展中的教育。由工匠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由反思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要树立“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的教学观和科研观,力戒“假、大、空”的课题研究形式,遵循“面向实际,重在应用”的研究原则。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从一个个教学对象、一个个教学课时、一个个教学环节入手,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和学生们一起研究,汲取现代教育智慧,借鉴他人教育机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和超越,才能体验到生命的律动和自我价值的创生,才能体验专业成长的快乐和实现生命意义的升华。要做一名创新型教师,首先从创新型教学开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活动,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一方面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论,并且为新的教学理论注入鲜活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盲从于现成的教学理论,在不断的实践创新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主张“激发→引导→建构”的基于现实的发展性教学观
我们的教学应在一种基于现实的发展性教学观指导下进行,这种教学观的基本思想就是“培养基于社会现实的人才,选择基于学生现实的教学方法”。目前我们的教学有两种思潮是比较可怕的,一种就是形式化的流行风,另一种就是绝对化的激进派。一会儿将素质教育叫得震天响,一会儿将探究性学习捧上天;一会儿憎恨高考这根指挥棒,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一会儿迷恋高考这块金字招牌,将其立为招生纳贤的摇钱树。教育始终缺乏基于现实的理智思考,社会评价、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非理智化,使教育迷失了自我。我们主张社会和家长首先要要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智的目光对待学生和子女的未来,对教育的期待、评价和投资要理智化;教育界在确立培养目标上要基于现实,这就是“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持基于学生现实的发展观,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质,实施“激发→引导→建构”式教学,千万不可搞一厢情愿式的教学。
基于上述对教育的思考,长期致力于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研究。曾主持“德育渗透学科化”省级课题的研究,1998年11月被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教委评为“江苏省先进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高中生物学基于现实问题教学”的方法,丰富“基于现实问题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先后对比较教学法、变式教学法、“STS教育”、“角色扮演教学”和“游戏与制作”等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实践和完善,在全市多次开设公开课,受到同仁们好评。以公开课和论文形式,积极推广研究成果,1995年5月《生态平衡》一节教案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教材建设组、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部门组织的教案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先后在《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等专业刊物中共发表论文45篇,其中国家级刊物35篇、省级刊物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