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记者马晓岚
这是全世界第一张农作物基因组精细图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计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上述消息。朱作言说,这张“精细图”覆盖了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到了99.99%。这张图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还绘制了水稻亚种内和亚种间分子遗传标记图谱;预测出约6万个水稻基因,利用这些信息制备出了全基因组基因芯片,为大规模分离抗病、高产、优质的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手段研究发现,水稻和拟南芥基因组在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方面存在广泛差异;建立了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基因组组装的计算软件体系。
为充分开发利用超级杂交稻这一宝贵的国家资源,继续保持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两年半前,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政府、浙江省及杭州市政府等部门决定,支持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杭州华大基因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绘制基于精确DNA测序和基因组物理图谱的基因组“精细图”。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发布会上对这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我国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进行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集成的综合体现。这项成果为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全面阐明水稻的生长、发育、抗病、抗逆和高产规律,推动遗传育种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路甬祥指出,该项目是由杨焕明为首的一批年轻科学家们主动提出的,这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创业精神。他说,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比不上美国等发达国家,但我们的科学家能够有如此的眼光,使我们的工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很不容易的。
“精细图”绘制工作的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投入,已被国际同行所密切关注。同时这一令世界瞩目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巨大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也将在未来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中逐渐显示出来。
自《北京日报》200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