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特点。如何将学科特色、双基内容和社会需求、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更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材成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沟通的桥梁?
3月24日,常州市美术教学专家、骨干教师和市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一起,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美术教研员徐淳老师带领下,共同研讨了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的优势与不足。此次教材研讨,将给常州市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思考,带来新的转机。
苏少版课标教材是我省二00一年大纲版教材的提升改版。她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颁发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吸收了国内外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本地区教学、教研、教改的实际情况,体现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标准教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
与会者一致认为:此套教材更加关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人文内涵,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展现祖国和世界灿烂美术文化的窗口,使学生了解美术和大自然、美术和生活、美术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以及美术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她利用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其欣赏水平和审美格调,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引发他们对美术和美术文化的持久兴趣和积极关注。
我们同样感觉到:一线教师不仅要针对学习内容把握教材的每个细小环节,还要整体地理解教材、理清教材主线,利用教材的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在展现美术学习的相关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相信,一线教师使用教材的信息反馈,会使苏少版教材在编写、修订过程中及时调整内容,在新课程中发挥其更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