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英语>>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教学观”
信息时间:2006-04-12     阅读次数: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教学观”

                    常州市第一中学     刘嘉怡

[内容摘要]:传统教育观把教学定格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忽视了学生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求的完整的生命体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事实,不可避免地陷入“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误区。事实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教学观”。

 [关键词]:互动教学    实践    策略   发展

一.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我们的英语教学尽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教学方法就其实质而言还是相对滞后的。很多教师还是热衷于“满堂灌”,“一言堂”,仍然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生硬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所学的只能是哑巴英语和瞎子英语,适应不了形势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树立新的课程标准意识。

    新课标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衡量中学英语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首先树立新的课程标准意识,以便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知识交往。把教学的实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止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或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互动教学过程主要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这种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观众,也是演员;教师不在是演员,而是导演。教师不应该师傅般地“教”学生,而应该帮助学生克服口语障碍,锻炼他们在大庭广众下用英语回答问题,表达观点。当然,在互动式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实现课堂英语化,从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    互动的实践。

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了互动教学的实践

1、思维的互动.

新课程理论强调思维的多种互动。交流和讨论是实现互动的基本途径,语言是交流和讨论的基本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如何思维,成为形成互动的关键。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除了传统的设问、提问外,可通过设置音乐、图画、小品等情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动情的过程中,激活思维的灵感。在实际教学中,设计说说议议、想想做做、画一画、演一演等活动,都属于这一类。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思维互动,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时出现顿悟和惊喜。通过思维的互动,有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更有利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角色的互动

互动教学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而且也通过互动在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通过互动也在教教师。为了更好地支持这种教学氛围的形成,可倡导“小先生制”:让学生在课始3分钟用英语讲讲小故事或新闻,或在课尾3分钟尝试总结,在课中让学生主讲,或用其它方式更多地进行角色互动。

例如, 我在每天的课前利用2到3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新闻播报的尝试.同学们认真准备,查阅报刊杂志.介绍了许多如The bidding of Shanghai for 2008 World Expo, The American-Iraqi War,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ShengzhouV等国内外的新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准备新闻和听其他同学说新闻,既了解了新闻,增加了词汇,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而且通过角色互动,相互转化思维视角,学生不只是学到知识,更增强对民主、平等、合作意识的追求,丰富了师生情感的体验与交流,促进共同的提高,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了新的发展。

3、团体的互动

互动教学的闪光之处还在于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更让学生学会合作。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游戏、竞赛、辩论等活动,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如在教学中, 有时我让4-5名学生自发组成小组, 事先通过网络搜寻资料,然后有的同学还把资料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每组的代表来介绍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再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从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 同时在查找资料和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互动与合作,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间的多边多向信息传递活动,让学生在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人际氛围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互动教学的策略

用怎样的方法和手段去引导、促发教学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参与。参与是互动合作的前提。为了鼓励同学参与课堂,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分层教学、及时反馈等各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参与,特别要解除自信不足学生的思想负担,让他们有问敢提,有疑敢质。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合作,是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互动教学的基石。首先,教师必须采用民主的教学态度,尊重学生,向学生提要求的时候,尽可能用委婉的语气,让学生易于接受。其次要创设合作的环境,可尝试改变课桌的排列方式,使学生更易面对面地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最后要注意形成合作的局面,教师应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形成正确的导向。

3、及时反馈,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提问时,要顾及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通过情绪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允许质疑,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学习困惑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当堂补偿矫正。

4、适时巧点妙拨。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才发挥“拐杖”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书目]: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林崇德  主编    沈阳出版社  1990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老师怎么教》陶文中  主编    地震出版社  2000年12月

《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 杜殿坤  主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

《学习论》  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5月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