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我掉了一颗牙
信息时间:2006-06-18     阅读次数:
   

  执教:常州市实验小学    万蕴慧

  评析: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感受刷牙的快乐。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换牙是一种生理现象。认识龋齿的危害及防治,了解牙齿的保健措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龋齿成因、怎样刷牙、护齿”,指导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二、教学准备:兔子牙医动画片、牙齿模型、学生刷牙示范录像、脸盆、一次性纸杯、牙具自带。

三、教学过程

(一)正确认识换牙

师:老师认识一位叫丁丁的小朋友,他和你们差不多大。一天早上——(出示书中图,配音内容:“哎呀,我的牙掉了。  这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师:丁丁怎么啦?”

生:丁丁掉牙了。

师: 哦,丁丁掉了一颗牙。(点出“掉了一颗牙”)

师:谁和丁丁一样,也掉了牙?(示意学生举手,简单统计一下)这么多小朋友和丁丁一样——<指屏幕> 掉了一颗牙)

师:走在咱们的校园里啊,经常看见一些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掉牙了,看——(出示一组掉牙学生的照片

生:(一边看照片一边笑)

师:真可爱!你们的牙掉了,有什么不方便吗?

1:吃饭不方便了 。

2:如果牙快掉了,吃饭时碰到它,会很疼。

师:会的。还有什么不方便?

3:要是牙掉了,刷牙的时候就不能刷干净牙齿了。

师:你呢?

4:吃饭的时候不方便。(正好这个同学掉了门牙)

师:哦。老师发现,你也掉牙了。你叫什么名字?

4:xxx。

师:掉牙还有一个不方便,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他说话不清楚。

师:如果掉了门牙,说话就会不清楚。

师:其实啊,每个人长到6、7岁的时候都会掉牙,然后长出新的牙来。这个过程叫换牙。老师告诉你,换牙是很正常的事,换牙就意味着小朋友长大了,所以,当小朋友发现自己掉了一颗牙的时候,可别像丁丁那样慌慌张张的,你们该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才对。再次出示课题——指着课题)

师:来,跟着万老师说,我掉了一颗牙。。

生齐:我掉了一颗牙。

师:(请几个掉牙的学生)你来高兴地告诉大家(指课题)你掉了一颗牙。

1:我掉了一颗牙。

2:我掉了一颗牙。

3:我掉了一颗牙。

师: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的成长欢呼吧!

生齐:我掉了一颗牙。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一段录像:兔子牙医

师:他是谁呀?

生齐:兔子牙医。

师:兔子牙医有话要告诉小朋友。 (一段录像

(二)培养护牙意识

师:听了兔子牙医的话,我们知道了,原来小朋友们掉的牙叫——

生齐:乳牙。

师:换上的新牙叫——

生齐:恒牙。

师:换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爸爸妈妈告诉过你吗?”

生:不能舔牙,舔了牙会歪的。

师:换牙时如果舔牙,牙齿就长不整齐了。

生:不能吃糖。

师:是不能吃糖,还是不能吃太多的糖?

生:不能吃太多的糖。

生:不能吃太甜的东西。

生:拔完牙要舔,不然的话,牙齿会弯在里面的。

师:哦,这个是错的。牙科医生说,小朋友换牙时千万别用舌头舔牙齿,那样会影响它的生长的。还有呢?

生:我爸爸妈妈说,掉牙的时候,你不能够用手去拔,它自然会掉下来的。

师:是的,要顺其自然。

生:要掉牙的时候不能用手去拔,那样会流血的。

师:你跟刚才那位小朋友讲的是一个意思,让牙齿自然脱落。

师:小朋友的乳牙掉了还会长出恒牙来,可要是恒牙掉了,会是什么样呢,你想过没有?”

1:就再也不会长出牙齿来了。

师:是的。

2:掉了,到二年级以后,还会长一颗更大的牙的。

师:恒牙掉了会长吗?还会有别的牙来替代它吗?

生齐:不会。

师:刚才兔子医生说了,人的一生只有两副牙,恒牙掉了就没替代的了。

生:恒牙掉了只能用假牙了。

师:哦哟。假牙假牙,到底是假的,它嚼食物就是没有我们自己的牙齿来得方便。牙齿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怎么能没有它呢?它能咀嚼食物帮助消化,让我们健康成长;能帮助发声表达我们的情感;当然,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是挺美的。

师:恒牙是为我们的一生服务的,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噢!可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这个道理,瞧,他们的牙齿怎么了?” 出示两幅病牙图

生七嘴八舌:哎哟!    哇!         好恶心!

师:你说说看,他们的牙怎么了?

1:被虫子咬了。

师:你说。

2:他的牙蛀了。

3:它被虫子一点一点吞噬,到牙都掉光了,牙齿会很疼。

师:你(指图)看他疼得,一脸的痛苦,是不是呀? 再这样发展下去,牙就会——(出示满口烂牙图

众生惊恐状

师:满口蛀牙,严重影响小朋友的健康。那你知道,蛀牙是怎么形成的吗?

1:吃糖引起的。

师:是吃好多好多糖,是吧?

2:是吃甜的东西。

3:因为他早晚不刷牙。

4:因为他总是吃太多的甜的。

师:有可能。

5:他吃完了甜的不刷牙。

师:嗯。

6:他吃了糖不刷牙。

师: 咱们来听听兔子牙医是怎么说的吧!(放录像

师:酸性大怪物在牙齿里作怪,还得意洋洋的,可恶不可恶?

生(齐声):可恶!

师:想不想把它们赶跑?

生(齐声):想!

(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师:有什么办法才能把酸性大怪物赶跑呢? 

1:每天刷牙。

师:嗯,好办法。

2:每天刷两次牙。

3:要用牙膏来刷牙。

师:对了,大家都说到一个好办法,那,一(5)班小朋友,你们每天刷牙吗?

生(齐声):刷牙。

师:每天刷几次牙?

生:两次。

师:两次的小朋友举起手看看。

师:好,手放下。这里有几个小朋友也刷牙,那你仔细看看,他们做得对吗?(放录像,错误刷牙1

师:你觉得他做得对吗?

1:对的。

师:你认为呢?

2:对。

师:你说呢?

3:对。

师: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对的,你讲给老师听听。

生:因为他早、晚都刷牙。

师:那他晚上睡觉前刷牙是自觉去刷的吗?你刚才看清了没有?

生:是他妈妈叫他去的,他有点不肯去。

师:哦。你看得很仔细,这个同学晚上睡觉前刷牙不太自觉,要妈妈催促了才肯去。   牙医专家告诉咱们,每天要刷3次牙。但一般中午我们都不在家吃饭,没有条件刷牙。那么,我们可以用清水漱漱口,来除去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碎屑。不过,每天刷两次牙是要保证的,早、晚各一次,可不能像他(指录像中的同学)那样不情不愿的。

师:接着往下看。(放录像,错误刷牙2

师:发表你的意见。

1:他刷得太快了。

2:他刷得太快了。

师:请你说。

生:他前面刷了,后面没刷。

师:你看得还挺仔细的。

1:如果他这样刷,虫子就消灭不掉。

2:他只刷了一点点。

师:刚才这个小朋友只刷了一会会儿,只有——

生众:5秒钟。

师;恩。牙医专家告诉我们,每次刷牙要3分钟。

师:还有一位呢。(放录像,错误刷牙3

生:他刷得是对的。

师:哦。平时就是这么刷牙的小朋友举举手。

众多生举手

师:你们都是怎么刷的,做做动作给老师看看。

生做刷牙动作(横刷)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刷牙还竖着刷呢。

师:哦。你还竖着刷呢。

师:你呢?

生:他刷得是错的。因为他横着刷会破坏牙齿表面的一种细胞。这种细胞是用来保护牙齿的。应该竖着刷。

师:哦?有人说对,有人说错,那正确的刷牙方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还是来听听牙医专家是怎么说的。——录像(正确刷牙演示)

师:这么一听,你知道刚才那个哥哥做得对不对,来告诉老师!

生:不对。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只刷里面。

师:他只刷里面。你听得真认真!

师:你呢?

生:他没刷那个地方(手指着,说不清名称)

师:哦,你说的那个面有个名称。老师这儿有个牙齿模型(拿出牙模,边说边指)。牙医专家告诉我们,刷牙要刷3个面,一个就是刚才录象中的哥哥一直刷的外面,意思就是你(前面发言的同学)说的里面,最后一个面就是刚才他说的(刚刚发言的同学),咀嚼食物的咬颌面。你来摸摸看,咬颌面在哪里。

生摸牙模上的咬颌面

师提醒:上面还有。

生继续用手在牙模上感觉咬颌面。

师:这就是咬颌面。

继续请几个同学。

师:这就是我们刷牙的第三个面,咬颌面。看清楚了吗?

师:所以刚才那个哥哥刷牙是错误的。

那正确的刷牙方法是怎么样的,让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回放正确刷牙录像

呆会儿我要请小朋友来给牙模刷。 

师:看仔细了吗?

众生:看仔细!

师:谁来给牙模刷刷牙?

生争着举手。

师:请你先来。我们先来刷牙的外面。

(一个学生演示,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说录像中的口令——‘上牙从上往下刷’

——‘下牙从下往上刷’老师握着学生的手,听着口令一下一下慢慢刷,以便所有学生看清。)

师:牙齿的外面你刷得很仔细,一颗牙都没漏掉。那牙齿的里面谁来刷?

生纷纷举手

师:我想请你来刷,刚才你在下面说口令时声音很响亮。

另一个学生上讲台

师:里面刷牙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生:从上往下刷。

(大家一起喊“上牙从上往下刷”,一生演示)

师:看,他挺聪明。刷上牙的里面时,手有些别扭,可以把牙刷竖起来刷。

师:他刷得多好啊!那下牙该怎么刷呢?大家一起说。

众生:下牙从下往上刷。

(该生继续刷下牙)

师:刷得不错。还有一个面,咬颌面,谁来刷?请你来。

师:咬颌面怎么刷?

众生:来回刷。

师:一起说!

众生:咬颌面,来回刷。(生刷完上排的咬颌面,师提醒“下面也有咬颌面”,生刷)

师:看得出,你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刚才三位同学分别给牙模的外面、里面、咬颌面刷了一遍,刷的方法都很正确。那你想来试试看吗?

众生:想。

师:好,男小朋友、女小朋友面对面坐好。我先请男生来练习。万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幅儿童保健牙刷,它就躺在课桌里的食品袋中,请你拿出来。(男生拿牙刷)

师:小牙刷,手中拿。(示意男生举出牙刷)我们先不用牙膏。请听老师的要求。老师说刷牙齿的哪个面,女生就迅速说出刷牙方法的口令,告诉男生怎么刷,男生就开始刷,如果他们刷牙的方法不正确,请女生做小老师,帮他纠正,好不好?

众生:好!

(老师指示学生分别刷牙的外面<分上、下>——里面<分上、下>——咬颌面;女生根据老师所说说出正确的刷牙方法口令,并帮助同桌纠正错误姿势。老师走下位指导)

(接下来,男、女生交换练,老师再作具体指导)

师:刷得不错!好,现在,眼睛看老师。接下来,我们挤上牙膏,跟着录像中的大姐姐一起来刷牙,好不好?

众生:好!

师:第一段录像——挤牙膏

你挤出的牙膏比牙刷头短一些就可以了,挤好后给老师看一看。(生挤牙膏,老师巡视检查)

师:小朋友的桌上有个脸盆,里面有两杯水,一人一杯,应该用温水刷牙,我们今天没有这个条件。呆会儿刷牙水就吐在盆里,两个人用一个盆。

第二段录像——刷牙(生在3分钟的刷牙歌中跟着录像中的姐姐一起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老师现场指导。)

师:把牙刷的刷头朝上竖在杯子里,记得,牙刷每3个月要换一把。杯子放桌上,用食品袋里的小毛巾擦干净嘴、手,再把食品袋套在杯子上,这样,牙刷就能保持卫生。

师:小朋友,知道刚才我们刷牙刷了多长时间吗?第三段录像 

师:刚才我们刷牙,不多不少,正好用了3分钟。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你们刷得干不干净。来张大嘴巴,啊——

同桌检查,老师随机挑几个检查

师: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刷牙刷得很细心,牙缝里没有脏东西。那,经常刷牙能保持口腔清洁,牙齿清洁了才不会生病。刚才我闻到,小朋友的嘴巴里还有清新的气味。经常刷牙,还能让口腔保持清新的气味。

(四)提升护牙意识

师:知道昨天9月20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爱牙日。

师:(点出全国爱牙日)瞧,一年中还有这么一个跟牙齿有关的日子啊。可见,牙齿对于我们人来说太重要了。那除了正确的刷牙,你还知道哪些办法可以保护你的牙齿吗?

1:不能吃许多的糖。

2:不要吃太多甜的东西。

3:不要咬硬的东西。

4:晚上睡觉前不能吃零食。

5:早晚要刷牙。

6:晚上刷完牙就不能再吃东西了。

师:对!我就应该这样来爱牙、护牙。<指屏幕上的 “爱牙”> 

出示牙防儿歌   老师一边背一边下位与生做情感交流 

师:这就是牙防歌,教小朋友好好保护牙齿,咱们一边听一边动起来吧!”

    牙防曲,配图

师:记住歌中唱的了吗?那可要照着做哦!愿小朋友们每个人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

四、教学评析

常州市实验小学万蕴慧老师执教的小学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5课《我掉了一颗牙》,是该册教材中第二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中的内容。这一课题的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染市龋齿的危害和防治办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感受刷牙的快乐,从而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教材从猜谜语入手,激起儿童的兴趣。接着呈现出孩子掉牙后惊慌、好奇的心理,旨在引出“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意图,并进一步引导儿童思考换牙时的注意事项。教材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龋齿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激发学生内心要求保护牙齿的情感。第三部分着重体验正确的刷牙方法。

万蕴慧老师在执教之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并且能够对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大胆的拓展,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了良好的效果,在2005年常州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评委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总结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来概括:

(一)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最关键的特征要数其生活性,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与自我”这条轴线,爸爸公主儿童健康、愉快的生活。能够把握好这一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

万老师在课前对儿童的生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她了解到,一年级的小朋友基本处于换牙期,对于换牙和牙齿保健常识只有部分学生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些了解,而对于作为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刷牙,相关知识知道得并不多,大部分的操作是错误的。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万老师注意到从教材的范例中捕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掉牙,让教材内容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关注。通过展示一组掉牙儿童的生活照片及谈谈掉牙带来的不方便,让学生由自身经验交流,感悟到换牙带来的喜悦或烦恼,并能把这种感受与他人分享。通过“换牙时要注意些什么,爸爸妈妈有没有告诉过你?”、“蛀牙是怎么形成的,你知道吗?”、“你每天都刷牙吗?”等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打下基础,使课堂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二)严密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强调的“开放性”、“活动性”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样的课就应该让学生充分活动、游戏,而无须顾及整堂课的逻辑线索。这种看法错误的。新课程以来,孩子们所接触的是全新的品德课程,每一堂课都应高度重视动态生成的资源,而教师对每一课题脉络的清晰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儿童在愉快的课堂生活中有所收获。

万老师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她将一堂课分为三个有机结合的环节:培养护牙意识——增强护牙意识——了解护牙方法。尽管这三个环节的标题在表述上有些重复的嫌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始终遵循了“增强护牙意识——了解龋齿危害——掌握护牙方法”这条主线,显得形散而神聚,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逻辑严密性。

(三)活泼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知道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

基于这一点,万老师精心制作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片。通过“丁丁掉牙后惊恐万分”的场景以及兔子牙医儿童化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了“掉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的道理,同时明白了人的一生将经历乳牙和恒牙两副牙齿、“恒牙掉了以后就不会再长了”。儿童在好奇而愉快的情绪中,既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生理知识,又燃起了要保护牙齿的“冲动”。

课堂上,设计了让儿童刷牙模型的环节,学生兴趣浓厚,自发齐声诵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横截面来回刷”的口诀,一时感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通过儿童亲自体验刷牙过程,再一次掀起了课堂活动的高潮。

(四)细致

《品德与生活》课堂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及儿童的生活空间,内容丰富,同时要求教师设计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体验的需要。这对教师的教学无疑是极大的挑战。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关注教学设计,还能关注学生的表现吗?还能抓住课堂上一闪而过的亮点吗?

万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儿童的真诚热爱,较好地突破了难点。具体体现在她对儿童每一次发言所作出的个性化的评价上,体现在她专注的表情上,体现在她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以往的错误认识上,……,细微之处,着实让人感动。

(五)扎实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然而,面对“好看而不好教”的教材,很多教师还处在茫然状态,或以工作量大为借口,或以“原来就是这么教的”为托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课被上成了语文课,学生读读书、填填图就算了事。这样的课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被很多人认为无足轻重的品德课,其实是最有魅力的课程。如何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生命历程,恐怕需要在“扎实”上下功夫。

万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刷牙动作,让她“操练”得有模有样。如,在了解到学生每天都刷牙的情况后,播放了三段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刷牙片段,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显现出自己的刷牙方法,再通过牙医专家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刷牙的“三个三”。与教师直接判断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相比,这样的设计更尊重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男生刷、女生看,男生看、女生刷等体验活动,扎实而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

课的好坏留给他人评说,留给执教者的又是什么?万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我改变了一群人——1.有很多坐进课堂的家长告诉我,他的孩子原先总是不肯好好刷牙,可自从上了我的课,不仅高高兴兴地、认认真真地刷起了牙,还像模像样地指导爸爸妈妈呢。我“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的课堂教学目标在生活中得以实现,我真的很高兴。2.所有参加我这次课的讨论者都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刷牙习惯并开始尝试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能使成年人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能切实地爱牙、护牙,我感到欣慰。

能够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这堂课应该是一堂好课了。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