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我心中的那颗"星"
信息时间:2006-06-18     阅读次数:
   

执教: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评析: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薛丽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名人,知道光崇拜“明星”们的外貌与兴趣爱好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明星”们成长的艰辛历程及其优秀品质。懂得每个“明星”成长的背后都有脚踏实地、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和美好的品质。

2、情感: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能力: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发现名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把对“明星”们的外形崇拜转化为对其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联系自己实际,确定努力方向,制订奋斗计划。

二、教学准备

1、进行“心中的偶像“调查,根据偶像的职业进行分类、统计,了解学生喜欢偶像的真正原因。对五年级学生追星现象有客观、全面、真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作课件,准备活动材料。

2、学生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老师可推荐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的参考资料,如:中外名人传记、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故事,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完成明星资料卡。

三、教学过程

(一)简介我心中的“星”

师:前一阶段,李老师在五年级同学中进行了有关心中的偶像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几乎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偶像,谈起偶像,大家显得异常兴奋。今天我们在一起来聊一聊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心中的那颗“星”。

师:你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心中的“星”吗?

(一些胆大的男生马上举起了手,显得很兴奋.)

生:我喜欢刘翔,因为他是奥运冠军,为我们祖国争了光。

生:我喜欢姚明,她靠自己的实力闯进了NBA,开创了NAB的姚明时代。

生:我喜欢袁隆平,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我们中国人的恩人。

生:我喜欢田世国,他对母亲的孝心感动了我,他让天下所有母亲收获慰藉!

生:我喜欢成龙,他不但人长得帅,功夫也很好,我喜欢他。

(有部分同学显得怯怯的,想举手似又不敢举.)

老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来,听听你的想法.

生:(轻轻的,略带胆怯)我喜欢张涵韵,她长得很漂亮,唱的歌也很好听.

:你最喜欢她的哪首歌?

:我最喜欢她那首《酸酸甜甜就是我》。

师:你愿意唱一唱吗?

生起初有些顾虑或不好意思,稍后轻声唱起,听着听着,老师和其他同学也一起拍手唱起来。

师:唱得真好!

点评: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充分利用了“钦佩名人,崇拜英雄,追逐明星”这一普遍心理,把学生的生活资源引入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明星背后

师:无论是体育健儿、影视明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还是让我们为之感动的平凡人,在我们心中他们都是那么光彩照人,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明星”们获得成功时的星光闪耀,你知道他们成功背后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星背后。

学生拿出了课前自己准备的明星片

生:我最欢成龙,成龙小时侯靠乞讨,养活了受伤的哥哥。从幕后花絮可以了解,成龙拍片从不用替身,有好几次为了拍高难度的动作而受伤,他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他的观众。”

生:成龙出现在重大场合,一般都穿唐装或长衫,有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是中国人,我代表的是中国┈┈”

师:正是因为成龙爱亲人、爱他的观众、热爱祖国,所以他才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你还了解哪些明星背后的故事呢?

生:我喜欢刘翔,刘翔和他的12秒91,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亚洲神话。我还了解到刘翔从小由奶奶带大,与奶奶感情最深。2001年,正备战九运会时,怕影响儿子训练,刘翔的父母没有告诉刘翔他奶奶命在旦夕。就在刘翔在广州为上海奋力拼搏之时,老奶奶终于没有见到孙子最后一面,永远合上了双眼。等刘翔事后知道这个噩耗的时候,发出了震天的哭喊声,整个晚上,以泪洗面,并对星星发誓:自己一定要发奋努力,用每一个好成绩来告慰最亲爱的奶奶。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点开课件,师生看录像,看到激动处,同学们不禁举拳叫好。)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翔说些什么?

生:刘翔,你真了不起,你真棒!

生:刘翔,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师:刘翔,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所有黄种人的骄傲。

生:我喜欢袁隆平,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现在七十多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穿上水田靴,骑着摩托车去水稻田里看一看。他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忙碌在田间地头。每到刮风下雷暴雨或下雪时,他更是守在他的田头,从1979年到现在,他每天忙碌着,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

(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出示袁隆平的图片.)

生:我最喜欢徐本禹,他从一个来自山东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感动了无数国人的支教志愿者。

徐本禹上大学时,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位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贴,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徐本禹说,他从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所以对社会、对他人做点好事也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

师: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那毫无疑问,徐本禹是富有的人。你认为他是富有的人吗?他有什么呢?

生:他有爱心,他有善良。

生:他有爱他和他爱的教室和学生。

生:他有知识,懂得知恩图报。

师:我记得在颁奖词中有这么一句:徐本禹,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理应不属于他的责任。

生:我最喜欢张靓颖,她自幼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她喜欢唱歌,也为了养家,她去歌厅唱歌,女孩进歌厅,是很容易学坏的,但她没有,为了此,她经常换工作。她把自己所有的工资都交给妈妈,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师:李老师看出,你很理解也很同情张靓颖,你也希望自己像她那样懂事、坚强是吗?

生:是的。

生:我最佩服的人是霍金,霍金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出生于英国的牛津。1962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他的躯体慢慢失去知觉,并且范围越来越大,最后只有三个手指能动。但霍金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研究。最终,史蒂芬·霍金成为英国物理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他提出黑洞能发射辐射(现在叫霍金辐射)的预言现在已是一个公认的假说。他的著作《时间简史》销售量达2,500万份,对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作了大量介绍。

生:(抢着说)我最佩服杨利伟,在超重失重训练中,加速度过载使人面部肌肉变形,呼吸困难。那时,航天员每人手边放置一个报警器,只要身体吃不消,按报警器,离心机就会停止运转。但是在多年的训练中,报警器一次都没有响过。在训练中的坚持,这是因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理念和圆千年飞天梦想在支撑。

师:我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英姿飒飒的航天员。同时,我还从网上下载了一段他们进行失重训练的场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点开课件,同学们惊奇地看着)

师:看起来,他们旋转自如,十分轻松自在。我们不妨也来进行一项基础模拟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好吗?

生:(纷纷举手,站起来嚷着)好!

师:听清楚要求。教师边讲要求,边示范。

学生开始模拟训练,旋转二十圈后,有同学摔了,体验者在老师和同学的搀扶下,颠颠撞撞地回座位。

老师询问他们活动后的感受。

生: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天旋地转”。

生:转了大概十五圈,我感觉地板都凹凸不平了,小圆心一直在跟我捉迷藏。

师:其实,我们刚才体验的训练只是航天员训练中难度最小的训练项目。他们的训练有八大类,五十八个专业项目,每一项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

生:我还知道,有一种很寻常的低压呼吸训练,相当于把体重8-8.5倍的重量压在身上,也就是说宇航员身上压着一千斤左右的重物还要能均衡呼吸。每次训练,航天员被压得面部肌肉变形,眼泪直流。

(通过学生真实的体验,学生真正感受到航天员训练的艰辛.)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么多明星背后的故事,他们成功的背后有什么呢?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把它写在你的资料卡上。

学生写,教师巡视,请先写完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明星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光彩,同时也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

生:只有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生:……

点评:教师采用录像、采访、体验、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名人,感受了明星们的成长过程、事业追求和精神力量,同学们获得新的感悟:人的内在美远胜过外在美。

(三)追星敢言

师:在电视及娱乐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娱乐明星出现的时候,整个场面近乎疯狂。(点击课件,放周杰伦演唱会和歌星签名的照片)

师:你能说说你的追星经历,你对追星的看法吗?

生:我喜欢周杰伦,我用我的零用钱买了好多周杰伦的画片和他的碟片,后来,爸爸就不允许我买了,还把他的图片扔掉,现在我只能偷偷听他的歌了。

生:我认为追星本身并没有错,如果你因为追星影响了学习,那就不行了。

生:我了解到有一位张国荣的影迷,当她知道她心中的偶像自杀的消息时,她也纵身跳下了楼,我觉得,追星不能太疯狂。

师:是的,我们的心中有偶像,同时也应该有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以及更多的人,我们不能因为追星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生:我爱听音乐,爸爸、妈妈也不反对我听,做完作业后,听听音乐是最好的放松。

生:……

点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追星到底是对还是错”这也正是他们的困惑所在,教师善于抓住契机,深度挖掘,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中,学生有了倾诉的机会,他们纷纷一吐为快,真实、坦诚地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真实的自己,他们用自己眼睛观察,用自己心灵去感受,他们自发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在教师的点引与同伴的启发下,学会了把握尺度,将对明星外形的崇拜转化为对其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

师:该如何追星呢?下面的《校园纪录片》向大家介绍两位追星少年。他们都来自觅渡桥小学,现已进入正衡初中。

封帆:觅小原六三班学生,五岁时便缠着父母让她学拉丁舞,其中不知流了多少汗和泪,在二○○五年,她取得了省拉丁舞教师资格证书,也就是说,她能够当大家的拉丁舞老师了。

王璐:录像内容大致为:从三年级起就跟外公一起照顾生病的外婆,天天帮外婆打针。同时她学习也很刻苦、努力。她希望自己能像十三岁的大学生田晓菲那样做一个优秀的人。

师:封帆和王璐的追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我们追星应该是去学习明星内在的精神和品质。

生:他们也是我们大家心中的星。

生: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像明星那样去努力去拼搏,也能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星。

生:……

师:说得真好,我相信我们班,我们学校肯定还有许多同学向王璐和封帆那样,用自己的行动在实践这自己的追星梦想。课后请同学去进行调查。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如何梦想成真。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点评:要把追星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身边的榜样。教师多角度提供真实的事例,“想什么你就可能成为什么”成为大家的原动力,使同学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制定具体目标,从明星身上学习优秀品质,汲取成功经验,付诸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评析

反思我们的道德教育实践,长期以来否认学生在道德发展中的主体性,特别强调个体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道德教育主要是以一致的道德秩序与道德准则来规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所遵奉的只是政治伦理推行道德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是以纪律为形式的强制的训戒、评价和奖惩,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由于道德灌输是强制的,缺乏个体的自主意识的支持,它以外在的塑造忽视或无视个体的生活的价值、权利与人性的尊严,其必然结果只能使个体在道德重负之下遵从原则伪饰道德,失去真我,表现出假我。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言行不一致,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有的学生能讲许多大道理,他能知道怎样说怎样做老师和家长会满意,他能迎合师长的心理,而一旦老师不在场,他的表现状大相径庭,表现为一种真假两面性。那如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充分说真话,抒真情,展现真我呢?

《我心中的那颗》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通过谈心中的偶像,使孩子们受到一种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启蒙教育。如何使课堂屏弃这种假大空的口号,多一点心灵的碰撞;如何在课堂上少一些要求,多一份精神的体验……我们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着。

1、以教室里学生的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本源

课前,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崇拜偶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学生选影视明星的占了42%,其次是体育明星、科学家,选英雄人物及其他的很少。教师以学生已有经验或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教学起点,让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讨论关注话题的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学生向往有道德的生活。

2、精心创设了学生乐于参与的体验性活动

   有道德的课堂生活,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生活,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生活。体验,不仅需要感受生活,更需要理解生活。首先,李老师精心创设了真实而具体的活动场景,“神六”发射成功后,英姿飒爽的航天员成了同学们心中的那颗“星”,教师播放完航天员失重训练的录像后,随即组织进行了一项基础模拟前庭功能的训练,仅二十秒,体验者就只能在老师、同学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回到座位。大家一起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天旋地转”,更体悟到航天员八大类、五十八个专业项目,每一项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其次,着力唤醒学生的活动体验,人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及其理性超越,不是经验发展的自然延伸,而是质的飞跃。李老师善于唤醒学生的活动感受,引导学生悟出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活动意义,同学们交流了发自肺腑的感受,“明星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光彩,同时也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只有认准目标而又愿意刻苦努力,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

3、教科书内容同化为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实际相连接

有道德的课堂生活,是能自由创造的生活。教师并不满足于浅层次的高兴、感动,更重视其内在动机、需求等高情意的激发。青少年追星族常常搜集、购买、张贴明星资料画像,模仿影视明星的穿着举动,甚至采取过激言行,老师确立以问题解决为重点,让同学畅谈追星“敢”言,引发心灵与智慧的碰撞,获得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同时贴近学生的同龄人的追星历程,让大家明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不懈努力,就能实现理想、心想事成。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形成多元价值取向,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基本的待人做事观点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整节课努力放大和开发了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即兴创生部分,师生正在过着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