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周伟华
评析: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巢凤栖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的迷信说法与迷信做法。
2、 带领学生分析并探究迷信存在的原因,在探究中了解到迷信的危害,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从小抵制迷信思想的观念。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能相信科学,自觉宣传科学。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周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想不想先了解一下周老师啊?
生:想!
师:告诉大家,老师有一项特殊的本领,我会看手相。相信吗?要不,咱们试试?
生:(个个跃跃欲试)
师:(选中自己事先了解的一个男学生)男左女右,伸出你的左手。(研究一下)从你的学习线上来看,你头脑聪明,上课发言积极,但这条线上有分叉,看来你还有些粗心吧。(其他学生纷纷点头称是)从你这条艺术线来看,你很有艺术细胞,到底是音乐还是美术呢?让老师仔细看看,(学生忍不住说:“是音乐!”)对!老师看出来了,是音乐,你的钢琴弹得非常好,还获过一次比较大的奖呢。(学生纷纷称老师看得准。)老师还看出来了,你只要做事细心一点,对钢琴练习不放松,你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我看完了,谢谢你!
生:(纷纷举手)老师,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师:不能多看,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一天只能看一个,多则不灵了!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给人看手相、给人算命等,人们会称之为迷信活动。
二、认识迷信现象。
师:我这里有四幅图,大家看一下,你知道图上画的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奶奶告诉她的孙子,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在变小,是天狗出来吃月亮啦!
生2:古时候的人还常说,天狗吃月亮,预示灾难将要降临人间。
生3:第三幅图上画一个小孩捂着眼睛说眼皮跳了,会发生什么大事了。
师:你们听到过关于眼皮跳的民间说法吗?
生4:我听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生5: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一个老爷爷他吃完药了,把药渣倒在路上,让人们去踩,好象这样就能把他的病给带走,他的身体就会好起来了。
生6:我知道第四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他很相信星座,他认为星座可以决定他的将来和命运。
师:刚才大家谈的都是民间流传的迷信说法与做法。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听到、看到过类似的一些迷信说法与做法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1:我奶奶常常去庙里拜菩萨,请求菩萨保佑全家身体健康,有时还求签,求到好签她就非常高兴。
生2:我听说有的人生病了不去医院,反而找一些人帮他们看看,是不是中邪了,这往往有时候还会耽误了病情。
生3:我们家造厂房,爸爸专门找了看风水的人帮厂房看风水。
生4:…… ……
师:刚才小朋友交流的也都是一些迷信现象。
三、探究迷信原因。
师:我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现在也给小朋友看看——
“ 中国13亿人口,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相信求签,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迷信星座,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算命。”
大家边读边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什么?由此,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我了解到中国13亿人,竟然有这么多人相信迷信,太令人吃惊了。
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迷信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师:是呀,迷信有什么吸引力让人们相信他它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迷信的原因。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关于算命先生的故事。(播放课件)
古时候,有三个人去京城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个算命的人,就问:“这次我们能不能考中?”只见那个算命的伸出一个手指,他们问:“你这是什么意思?”算命的神秘地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考过以后,这三个人想起那个算命的说过的话,都认为他说得很灵。”
师:故事听完了,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三个读书人上京赶考,最后考试的结果会有几种情况?想一想,写在书上。
生:(在书上写。)
生:会有四种可能情况:(1)三个人中有一个人考上;(2)三个人中有两个人考上;(3)三个人都考上;(4)三个人都没有考上。
师:(点击出相应课件)那算命先生伸出一个手指头,这个“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有一个人考上,“1”就表示一个人考上;两个人考上,“1”表示有一个人没考上;三个人考上,“1”就表示一起考上;三个人都没考上,“1”表示一个也没有考上。
师:(点击出相应课件)原来是这个意思。现在,你们能告诉这三个读书人,算命先生他为什么能算得这么灵了吗?
生1:三个读书人,你们上当了,算命先生他伸出一个手指头,这个“1”包含了很多种意思,无论你们考试的结果会怎么样,他的“1”都是对的,你们上当了!
生2:读书人,你们上当了,那个算命先生他其实并不知道你们会考成怎么样,他的“1”说得很模糊,不明指,他耍了个小聪明,他很狡猾!
……
师:哦,大家的指点真让人恍然大悟啊。算命先生善于使用模糊的语言,让人来猜、来套,套上了就让人觉得他算得很准。
师:那再让我们回到上课一开始的时候,周老师给同学们看手相,从你们的笑容和眼神中我觉得自己算得很准,大家猜猜看,我怎么会算得这么准呢?
生1:老师,你学过算命吧? (众人哈哈大笑)
生2:老师,你肯定先到我们老师那里去了解了。
师:你猜对了,老师在课前先问了你们班主任老师了,这就叫事先了解(板书:事先了解),哈哈!还有其他原因吗?再猜。
生3:你很注意看我们的表情,其实有时你也会说错,可我们一说你错了,你就会改过来的。
生4:老师,你在看手相的时候,有时故意停在那儿,听我们给你说,你才接着往下说的。
师:对,比如我说那位同学有艺术细胞,我就停在那儿,听听你们怎么说的,我才接着说,说的时候我还注意观察你们的脸色,你们说对,我就接着说,你们说不对,我就立刻调整,这就叫做——察言观色啊(板书:察言观色)。
师:你们真厉害,被你们一拆穿我以后可不敢给人看手相了。从算命先生的故事和老师看手相的事,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迷信了吗?
生:搞迷信的人会用许多狡猾的方法来骗人,像事先了解、模糊的语言、察言观色啦,让人们相信迷信。
师:对,搞迷信活动的人耍的鬼把戏就是人们相信迷信的原因之一,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有!老师给你们再讲一个《巫师斩妖见血》的故事,大家要听吗?
生:要!
师:听故事之前我们先看一幅图——(点击“斩妖见血图)
生:(发出惊奇的叹息声)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个姓赵的农民常年患有高血压,有一天他突然中风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家人以为他中邪了,连忙请来巫师为他驱邪。巫师来了一看就说有妖魔鬼怪附在他身上,要为他驱妖除魔。一番装神弄鬼之后,之见巫师拿出一张黄表纸,拿出一把刀,蘸了蘸“仙水”以后,一刀砍下,“血”就流出来了。赵家人对巫师感激得不得了,给了他很多钱,总以为巫师“驱妖除魔”后赵某会好起来,可他还是没有好转。等送到医院后,医生惋惜地告诉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他只能终身瘫痪了。
生:真可惜啊!我们都知道巫师是骗人的,可他的纸上怎么会砍出“血”来呢?
师:对,巫师“斩妖见血”是真的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师也带来一张黄表纸,你们借我一把尺,这儿还有一杯水,你们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一个学生上台操作实验,蘸水砍下后,纸上出现了红色,学生一片惊奇声。)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看答案——(课件显示答案)
(学生恍然大悟。)
师:哦,原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当纸上的姜黄染料碰到刀上蘸的碱水以后,发生的化学反应能使黄纸变红,这是一种科学现象。同学们,你们听了故事,做了实验,知道了答案,心中对巫师那套“斩妖见血”的鬼把戏肯定有许多想法吧?请大家拿起笔,把自己的想法用几句话写在书上46页。
(学生提笔写感受)
生1:我觉得巫师们耍的鬼把戏都是骗人的,我要对所有相信迷信的人说,千万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听到的。
生2:我下次看到这种情况要揭穿巫师们的鬼把戏,让他们不能再表演下去,他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了!
生3:我也要对相信迷信的人说:有病要及时去医院,千万别让巫师耽误了病情啊!
生4:下次,看到巫师们耍鬼把戏这样骗人骗钱,我要报警,让他们不能再害人。
…… ……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巫师们还会利用科学知识耍一些鬼把戏,欺骗人们;而姓赵的一家人为什么会相信巫师呢?因为他们—
生:他们不懂得科学知识。
师:生病了不去医院,宁愿相信巫师,是他们也不相信科学。(板书:不懂科学 不信科学)这些,是迷信存在的又一个原因。
师:其实,像赵的一家人一样不懂科学、不信科学的人有很多,比如一开始老师给大家看的四幅图,你们能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迷信说法与做法吗?
生1:“天狗吃月亮”其实没有天狗,是发生了月食。古时候的人不知道这个科学知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迷信说法的。
生2:那个老爷爷倒药渣,他以为病可以让人踩走,其实是不可能的。那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师:眼皮跳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听说过“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眼皮跳是因为眼睛疲劳了,眼睛上的眼神经跳动的原因。
师:对了,知道眼皮跳是一种生理反应后,我们就不会迷信了。
生:相信星座也是迷信,因为星座是根据人的出生日期来定的,这个也不能相信。
师:是呀,全世界同年同月生的人有很多很多啊,难道他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课上到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相信迷信了吗?
生:因为搞迷信活动的人会耍各种各样的鬼把戏,蒙骗别人,让自己得到钱财。
生:还有一些人自己不懂科学,也不相信科学,所以,相信了迷信。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我虽然没有看手相的骗人本领,但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一项更大的本领,那就是——擦亮眼睛,识破迷信的鬼把戏!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迷信的危害以及如何破除迷信。最后,老师以毛泽东和萧伯纳的两句话送给同学们。
生:(读)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
——毛泽东
科学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为科学。
——萧伯纳
点评:
本课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
紧扣主题,使教学目标得以最优化的实现。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了整合,紧扣主题,设计了“认识迷信现象、探究迷信存在原因、了解迷信危害、自觉抵制迷信活动”四大教学版块,使得课堂教学主线清晰,教学过程连贯,教学结构严密,而这些就使得教学目标得以最优化的实现。它克服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活动教学目标缺失,教学结构离散,逻辑混乱的现象。
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如“探究迷信存在的原因”这部分教学。这部分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围绕“迷信存在的原因”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其间,学生开展了分析讨论、实验操作、汇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对社会上迷信存在的原因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注重过程,逐渐构建品德结构。课一开始,教师就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列举生活中所见的迷信现象。接着,学生罗列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迷信现象,同时也对迷信的存在产生疑惑,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水到渠成。随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提高认识。最后,当学生全面、深刻认识迷信产生的原因后,再回过头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迷信现象,学生的认识便又有了提高。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步步垒积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由模糊,到清晰,到认同,再到稳固。这充分展开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品德结构得以建构的过程。学生由此获得的教育也是深刻的、自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