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信息时间:2006-06-18     阅读次数:

执教:戚墅堰实验小学 段 

    评析:戚墅堰区教研室 赵荷妹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危险的认识,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知道只有远离危险,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了解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3、了解正确使用水、电、煤等常识,能在危急时刻自护自救。

    4、通过交流、模拟现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调查表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步明理

师:有一个摄影小记者,拍了一组照片,老师把它们带来了(出示三幅图片),他想问问在座的同学,你们想对照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生1:我想对第一幅图上的小朋友说,你站得那么高,别一不小心摔下来。

    生2:我也想对他说:擦窗户的时候,别东张西望,假如你手没抓牢,摔下来要头破血流的呀!

师:是啊,(边说边点出相应的后果图)这位男同学在值日劳动的时候,正因为做了危险的动作,才会头破血流。如果一定要把最高处的玻璃擦干净,一定要有老师在下面保护。

    生1:我想对第三幅图上的小朋友说,你在削铅笔的时侯,不能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因为一不留神会削到手的。

师:有道理,看(边说边点出相应的后果图),边聊天边削铅笔,笔没削好,手却削出血了。

2:老师我还想补充,小刀很锋利的,而且是用铁做的,它削破了手之后要去医院打破伤风针。

师:说得对,自己削铅笔本是件好事,如果三心二意,削破了手上医院又吃痛苦又花钱,太不划算了。

1:我还想对第二幅图上的小朋友说,在马路上玩小汽车太危险了,假如前面正好有车子开过来就要出车祸了。

2:还有,即使前面没有车开过来,你也要看看脚底下,撞到台阶上会摔个大跟头的。

3(抢着说)会鼻青脸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对(边说边点出相应的后果图)看来即使在玩的时候注意力也要集中。

     师小结:这位小记者用心拍下这么多照片,就是要提醒大家危险就在我们身边,意外随时都会发生。(板书:危险  身边)

师:生活中的事故还远远不止这些呢,(出示过渡图片)课前老师发给大家一张危险就在身边的调查表,做了吧?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生:我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撞在一起,车子撞得都扁了。

师:是的,马路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

生:我也在报纸上看到过新闻,有一些司机酒后开车,结果把别人撞死了,自己也受伤了。

师:不遵守交通规则,真是害人害己。

生:有很多人过马路老是闯红灯,抢着过去,很危险。

师:不要存侥幸心理,千万别拿生命开玩笑啊。

生:我说的是在家里有时也会遇到危险。有的人洗了手,手上还有水就去动电器,有可能会触电的。

生:我有一次看见一枝电笔,就想试试它好不好用,结果一插进去,手就麻了一下,吓死我了。

师:电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可有时它是“老虎”,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有危险。

生:我听说有人在家里用煤气淋浴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

生:煤气泄漏会死人的。

师:真危险呀!

生: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结果撞在树上。

师:幸好撞的是树,要是撞上车子可不得了啦!

师小结:是啊,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

做事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发生事故,轻的伤及皮肉,重的累及筋骨,甚至危及生命。真的要注意安全呀!

点评让儿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本着这一理念,借助文本与各自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危险无处不在,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故事永远是最好的教材。这样,学生就更乐于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也更具有针对性。

(二)辨析深化、指导实践

    师: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事故?如果真的遇到危险,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老师这儿有两个真实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生:想!

    师:行,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面对危险,故事中小朋友的表现各不相同,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放录音故事、出示图片)。

    生1:我觉得第二个小朋友就非常勇敢,救了奶奶。第一个小朋友做得不对,家里的煤气发生爆炸,还躲在被子里。

2:我来补充:被子很容易着火,他躲进去更危险了。还有,警察叔叔已经赶来抢救,他还死活不开门,说要等爸爸回来。

3:我也认为第二个小朋友做得对,因为他闻到浓浓的煤气味,看到奶奶倒在地上,就知道有危险了,他马上打电话报警,还把妈妈叫来了。

    师:老师的想法和大家一样,他那么机警勇敢,发现危险时,能够临危不惧,运用学过的安全常识,救了奶奶。如果第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不及时赶回来,后果会怎样?

生:就可能被大火烧死。虽然,他听爸爸的话不能随便给人开门是对的,可现在遇到紧急情况,就要赶紧给警察叔叔开门,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师:是啊,遇到危险时一定要大胆果断,随机应变,想尽一切办法自护自救,这样才会有生存的希望。

点评:面对危险,二个同学截然不同的做法给学生许多启示,到底如何排除险情,对小学生而言,重在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而不是直接加入抢险排险的队伍。故这里点到就可以了,不必加以强化。老师这里的“度”把握得比较好。

    师:像这样机警勇敢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呢。(打出高压电线图)这位小姑娘遇到危险,她是怎么做的呢?

生:她很勇敢,一点也不害怕。看到电线断了,就立刻打电话报警。

    师:这位小朋友在拨打什么电话?

生:110报警电话。

师:完全准确(点出报警电话:110),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姑娘会对警察叔叔说些什么呢?

生:警察叔叔,这里有一根高压电线断了,请你们马上来抢救。

师:(老师当警察引导答完整)小朋友不要慌、慢慢说,在什么地方,请说清楚。

生:就在马路边上。

师:在什么路?请讲清具体位置。

生:在××区××街道××路的边上。

师:小朋友谢谢你及时报警电话,我们马上过去。现在请你立刻告诉大人,叫他们提醒过往的人小心绕行。

    师:同学们,在报警时,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板书:沉着冷静),讲清楚事故的具体位置,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帮助。那么,遇到不同的危险,我们还可以打哪些电话?你会用吗?

生:遇到火灾时可以打119。

生:如果家里有人生了很急的病,就可以打120。

师:看来三(3)班小朋友的知识储备很多,安全意识非常强。(点出: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遇到危险在拨打这些电话时,我们同样要冷静不慌张、拨号准确、讲清地点。

    师:其实还有一些电话号码也很重要,也许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助我们一臂之力。比如段老师住在戚区站北新村,我家附近派出所的电话是8353856,那你知道你家附近的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吗?

生:(你看我,我看他,谁都不知道)

师:没关系,如果不知道,你可以回去问一问,还不清楚,怎么办?

一生:(轻轻地在下面说114)

师:老师听到了,我说三(3)班小朋友藏龙卧虎吧,你说对了,就是 114这个查询电话可以帮助大家。查到号码后,请大家写在书上第43页。

师:如果家里的水管或电线有了问题,你知道要拨什么电话吗?

生:要打维修电话。

师:对了,知道水电维修电话也很有必要。如果不知道,你还可以拨114查询。(师相机把这两个电话号码写在黑板上,学生立即抄在书上)

师:(打出第二幅图) 在一次火灾中,三十几个人被突然降临的意外吓呆了。这时,这个孩子告诉人们:“不要慌,请大家跟我来。”他沉着冷静地领着大家安全地从别人不会注意到的安全通道跑到了外面,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他为什么能救30多人?

生:因为他遇到危险十分沉着、冷静。

师:对呀,冷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还因为他平时在玩的时候,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看到紧急通道就记在心里,在遇到火灾的时候就可以跑出去了。

   师小结:这个小朋友平时留心观察自己住所附近的设施情况,才能在危急时刻自护自救,还帮助这么多人脱离了危险,真是了不起啊!我们也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去商场、娱乐场所玩时,也要注意观察它的安全设备、安全通道、紧急出口!

    师:这场大火在消防叔叔的全力抢救下,终于扑灭了。老师这儿有很多救生用品,你知道消防叔叔用了哪些消防用品扑灭大火的?(媒体打出)

生上台指出:消火栓、消防带、灭火器(消防带学生认识,不知道名称,教师指出)

点评: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促进儿童发展,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而是与本地区、本人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使课程内容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多元。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求助排险电话、消防器材及警示标志,对防范不测很有帮助。突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意识。

(三)回归生活,指导行为

师:看来这些急救用品在遇到危险时还真管用呢。危险无处不在,我们怎样避免身边危险的发生?一旦遇到危险又该怎么做呢?打开课本翻到40页,根据书上的图片和自己的调查表来谈谈。同桌互议后全班交流。

    生1:我讲的是课本上的,我们小朋友不能一个人到野外游泳,尤其有的地方还有警告牌,写着“禁止游泳”,你下水就可能被淹死。

2:如果要游泳,也要有大人带我们去,游泳前要做做热身运动,这样下水后就不会抽筋。

师:是啊,游泳可以锻炼身体,可不注意安全,好事变坏事。

生:我们不能在电线下面放风筝,如果风筝的线缠在电线上就会触电。

师:电是老虎会吃人,大家看这可是高压电呀,真不应该在这里放风筝啊。

生:我在家里拔插头,突然被电了一下,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去碰它了。

许多学生纷纷表示电确实危险,感到以后不敢再用电。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就不能用电了呢?电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幸福,其实只要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害怕。

1:如果家里发生煤气泄漏,要立刻打开门窗通气。

2:我来补充,煤气泄漏后不能开灯,这样可能引起爆炸。

师:对,还不能在屋里打电话。

生:在马路上走一定要走人行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我要叫爸爸不要疲劳开车。

师:遵守交通规则是安全的保障,千万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生:在学校里,我经常看到同学们活动的时候追逐打闹,一些人还摔伤了,衣服都摔破了,我自己也摔疼过。以后我们不要再这样了,很危险。

师:点点头。……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要安全地使用水、电、煤气,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及时报警,想尽一切办法自护自救,这样才能健康成长。让我们记住这首《安全歌》:先自己读一读。

你拍手我拍手,大家同唱安全歌:

不玩水不玩电,遇到危险要镇定;

逛商场游乐园,紧急出口要看清;

出门玩宜结伴,去向告知父母亲;

危急时舍财物,巧妙脱身快报警;

110  119  120,急救号码记在心!

1读。

生:再齐读(拍手)

点评:学生品德与习惯的形成,不能只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因素(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等)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就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教者就是鉴于这种认识,再次借助文本与调查表来谈如何避免这些险情的发生,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样“导行”就导得很实在,学生也通过自身的感受,自觉提高了安全意识。一首琅琅上口的《安全歌》,既概括了本课所学之精华,又易于背诵记忆,对今后乃至一生都有用。

师:同学们切记:要珍爱生命,不管何时何地,安全第一,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补齐课题、齐读课题)

师:40分钟的课总是那么短暂,可安全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段老师送给三(3)两本《居民安全防范手册》希望大家利用夕会、班会课继续延伸下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四、教学评析

“健康、安全”是儿童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南,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学生实际状况为依据,借助文本,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不安全因素的调查、了解及自身生活的感受,感受了不规范操作、麻痹大意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不幸。又通过场景模拟,知道了“险”并非不可避免,只要处处小心,规范行事,就可远离危险。万一发生险情,千万得镇定,切不可慌乱,应通过报警等及时寻求帮助,尽快消灾,将损失降到最低度。整个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紧扣文本又不为所困,综合利用多方资源,认知、明理、导行均上得实实在在,师生互动,情景交融,内外结合,在层层探讨中深化认识,强化安全意识。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本课要此方面作的努力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