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新教材的用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的发言应该算是抛砖引玉,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在教八B时会更有创意,更能体现新教材的精神。下面我对牛津英语8B的一些教学体会跟大家作个交流,讲得不到之处,请大家多指出。
我校也和本市其它学校一样,2004年全面实施新教材牛津英语教学。由于牛津英语教材与以往的教材内容,形式有较大的不同,难度加深,并与原有的小学教材不能衔接,故而对学生来讲有极大的困难,再加上我校本届初一英语教学进度和市教学进度不一致,例如,初一上学期就上完了7A,并且补充上了公共英语两单元内容,进度太快的原因有二。其一:对新教材缺乏研究,其二:学校走以往校本教材开发的成功老路子,因此,本届学生在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英语市统考时,绝大部分班级基本已经形成了两级分化的局面。即想学的学生兴趣浓厚,成绩稳定。而不想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则选择了放弃,所以每个班不及格的学生大多在40分以下。这样对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英语成绩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使英语老师感到举步维艰,丧失信心。我们八年级绝大多数是新接任的英语老师,我们一起总结了七年级牛津教材实施的经验教训,认真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异同,积极参加省、市教材教法培训,市英语教研室的刘芸老师组织的八年级备课组长“如何帮助学困生学好英语”的研讨会以及一次次的卓有成效的教材教法分析使我们全组老师受益匪浅,对新教材的进一步了解研究以后,我们建议学校放慢进度,校领导根据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差距过大的情况,在八年级开展了班级的分层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教学进度和市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实行分层教学,在周五、周六,三分之二后进生继续学习牛津英语,其余的优生学习公共英语。教师因此承担着两套教材的备课、上课任务。但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40分以下的学生已寥寥无几,我们的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我们在牛津8B教学中有如下做法:
一、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改变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材有全局意识,不孤立地分析、教授每课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 让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牛津教材这本书体现了学生活动的需要。因此我们注意尽量创设情景,展开活动。如我们在教学8B第四单元教授only if 这个句型时,我们让学生展开了sentence chain 的活动,在教学grammar 部分的wish 和hope接宾语从句时,我们设计了 “make a wish”的活动,让学生许下多个愿望,有些愿望是可以实现的,有些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这些活动更好地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始终牢记活动应和教学目的和谐一致,只有这样才不会为活动而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使用教材。
2、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牛津教材本身词汇多,课文篇幅长,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但也有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介绍,所以我们始终注意利用教材中的“study skills”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应用这些技能,而不是走形式。如8A中早就学过找关键词和关键句,以及8B中关于制作“flow chart”的指导,这是发展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很好的方法,我们在平时上阅读和写作的时候经常会根据需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技能。比如学习charity walk,文章较长,而且也没有故事发展情节,学生记忆有难度,我们就把学生分组,制作流程图,每组确定组长以及具体分工,完成后每组一个人做presentation,效果很好,而且在活动中学生对team spirit也有了体验。
3、 8b教材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听力对学生要求过于简单,难以达到训练要求,尤其是对优秀生。所以我们每次都精心备课,力求充分利用听力材料。比如第五单元听力任务是要求排序,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毫无挑战性,所以我们是让学生把书合上,边听边记录下关键信息,学生能力不同,获得信息的量也不同,但都能有所收获,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鼓励后进生,哪怕他们只能听出一个数字或一个单词。根据学生获得的关键词,再让学生把大意说出来,又提供了学生说的机会。
4、 充分利用每单元的project,激发学生灵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自觉地吸收并创造地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如我们利用五一长假,布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制作英语简报。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开阔了眼界,扩充了课外知识,同时他们在电脑和美术课上所学的东西也有了用武之地。我们还选出了部分最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出,其他作品在教室展出,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二、词汇量大是牛津英语的一大特点,但是词汇量大导致学生记忆单词困难,单词遗忘率更大,这不仅给学生运用词汇和继续学习英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尝试了以下词汇教学方法:
1、 用早读时间让原来“哑巴”英语的学生领读,因此他们不得不预习以便读会生词,这样,他们在使用中被迫掌握了音标,掌握了读音规则,让中等程度的学生将单词构成词组,每个读四、五遍,让后进生多遍重复时将其记下,当然大多数词组是课文中现成的,再给机会后进生起来领读,最后让优等生将部分生词造句,也可直接从课文中找出句型带读多遍,直至后进生也能将句型读会,理解。坚持下来,效果较明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记忆词汇方面有了兴趣。
2、 课堂上的前一、两分钟用brainstorm方式让学生巩固前面任何单元的词汇,并巧妙地过度到新学内容,先让后进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生扩充其他人易忘的,甚至是全新的词汇,进而抓住新课导入的机会。如第六单元教学reading 部分生词前的brainstorm中,我让学生复习前一课时所学需要帮助的各类人:an elderly person, a deaf person ,a disabled person, a blind person等等,再让学生说出怎样帮助那些人时,学生一定会提到”We can help the blind people cross the road.”此时,抓住机会,利用大脑风暴复习“路”的不同表达:way, highway, route, path 等等,接着利用单词path导出了trail。
3、 利用构词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并经常反复。每单元的vocabulary都会有和前面单元的词汇有联系的,我们总是不失时机经常反复复习巩固已学词汇和构词知识。
4、 每堂课都有小结;主要词汇有板书,帮助后进生课后复习;找出前面单元的一些词汇和新单元的词汇结合,让学生想象编故事等等。
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首先有些内容和学生生活有些脱节。编者想法是不错,但学生没有类似的经历,突出体现在charities这一模块。其次写作部分要么让学生无话可说,比如说设计电脑游戏,要么让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写出来的文章都一个样,没什么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