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市区各中学:
接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通知,经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教育学会批准,我省今年参加由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06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你们,请按照竞赛的宗旨和精神以及有关文件规定,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把本次竞赛活动组织好。
附件:
《2006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常州市竞赛办法》
常州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
2006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常州市竞赛办法
一、竞赛目的
本次竞赛的目的在于落实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外语测试、评估手段改革的批示精神,配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外语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组织领导
我市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由常州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承担,成立以市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参加的竞赛组织委员会。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教研室,联系人:刘芸 宋德龙;联系电话:6669502
三、参赛对象
我市普通中学初三和高二的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赛。
四、竞赛时间和方式
1、初赛程序及方式。初赛于2006年11月19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举行。初赛包括笔试和听力两种方式。听力采取播放录音的形式。
2、决赛程序和方式。决赛于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上午9:00-
11:00举行。决赛也包括笔试和听力两种方式。
3、参加决赛的学生必须从参加初赛的学生中选拔,决赛人数比例为参加初赛人数的2%(并非参加决赛的选手都能获奖)。请各校将决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名单务必于11月27日前交市教研室。
4、市区、武进、金坛、溧阳自行组织初赛及初赛评卷工作。复赛及评卷统一在常州市进行。省竞赛组委员会负责复赛试卷的复评工作。
五、竞赛命题范围
初、决赛试题均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竞赛的命题将以《英语课程标准》和现行英语教学大纲为命题依据,竞赛范围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等方面。
1、初赛
初三:牛津版教材七年级(7A、7B)、八年级(8A、8B)及九年级(A)1单元内容。
高二:牛津版高二模块5的内容及高一和初中所学全部内容。
2、决赛
初三:牛津版教材七年级(7A、7B)、八年级(8A、8B)及九年级(A)1-2单元内容。
高二:牛津版高二模块5全部内容、模块六Unit1及高一和初中所学全部内容。
六、竞赛题型
初赛和决赛的命题原则是依纲(现行英语教学大纲)靠本(现行课本)求新(多用新题型),既有同步性,又有水平度。各年级竞赛既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智力水平。本次竞赛将借鉴国内外英语测试新题型及测试方法,在保持题型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次竞赛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加强英语“双基”考查力度,完善初、决赛听力测试和口试,继续加大语篇层次上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还将设计一些考查智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赛题,以增加赛题的区分度。
七、奖励办法
奖励等级:本次竞赛设三种奖励等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
三等奖均为师生同奖,全国竞赛组委会向所有获奖师生颁发荣誉证书和获奖证书(优秀指导教师限每生一人)。
八、竞赛经费
每位参赛的学生交费5元,用于命题、印制、运送试卷、组织竞赛、阅卷等费用。市区中学各校留2.5元作初赛组织竞赛、阅卷等费用,交给市教研室2.5元作上交上级部门作试卷费用和决赛费用。各辖市(区)教研室交常州教研室2元。
九、报名方法
以辖市、武进区(市区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10月9日前将报名表寄市教研室英语组。各辖市竞赛组织机构报名同时提供本市竞赛组织机构地址、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和各年级竞赛卷数量,以便全国竞赛组委会及时运送试卷。
十、注意事项
各辖市(区)需高度重视此次竞赛活动,及时做好竞赛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发挥竞赛过程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自觉维护竞赛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坚持自愿参加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保证竞赛健康,顺利地进行。
有关竞赛的其它事宜另行通知。
常州市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2006年9月26日
2006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报名单
(10月9日前交)
学 校 | 年 级 | 人 数 | 指导教师 |
| 初三年级 | | |
| 高二年级 | | |
学 校(章) 填表人 年 月 日
备注:请各校将此报名单于10月9日前交教研室外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