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英语>>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8A Unit 4 (2006 edition)
信息时间:2006-10-19     阅读次数:

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在使用8A过程中的做法,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以及我们的一些体会,向大家作个汇报。讲的不到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牛津教材以Main Task为主导,topic为主线,把各个Mini task联接起来。其中给了老师,学生更大的空间,能力强的可以多学一点,能力一般的掌握基本的知识就可以了。

第四单元Comic strip部分EddieHobo这一对朋友的对话影射出了本单元的关键内容:how to look after wild animals。接着转入ReadingReading的重点是介绍熊猫希望的生长过程,以及遇到的生存难题和解决方法。重点是后面两个方面。当学生想到还有其他的许多野生动物也同样遇到生存难题时,就有了下面的VocabularyGrammarGrammar部分教会学生利用条件状语从句讨论野生动物可能面临的危险 以及结果。Integrated Skills在前面语言学习和语法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tigers and wolves 的外貌、性格、能力、食物、以及所面临的生存危险,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本单元的pronunciation是让学生正确掌握条件句的朗读。训练到此,铺垫也算结束了, Main Task自然出现 ,即write a report on an animal in danger 那么通过野生动物的外貌、性格、能力、食物、以及所面临的生存危险,学生不难完成写作任务。本单元的check out主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if 条件句,和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我还加了些练习。

我们根据《教师教学用书》12课时的设计 我们是这样进行课时分配的 

Comic strip第一课时

Reading 第二、三课时

Vocabulary第四课时

Grammar第五、六课时

Integrated Skills  第七、八课时

Pronunciation第九课时

Main Task第十,十一课时

Check out12课时

通过12课时,我们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完,并把练习册上的重点练习做完,校对完。如果时间充裕,一般在此时会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归纳复习,给学生一个喘息的机会。

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是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老教材的两极分化程度要比现在的程度应该要稍好一些。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因为牛津教材起点比较高,要求也比较高,学生水平程度又参差不齐。二是缺少一个交流平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我们老师自己也把握不住,到底该讲到什么程度,从书中 似乎很难找到答案,这时,我们需要专家引领,一个交流平台,论坛就是个较好的形式,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我们的措施:

1.我们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一点,那就是千万保护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以鼓励为主,有一点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他原来能考15分,现在他考到了17 分就应表扬。如果我们一味地死逼,硬逼,他们不逃学才怪。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都不能少。

2单元入手,整体设计

教学设计要树立大单元的教学意识,应从单元整体出发,从宏观上考虑好本单元的总体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时间,分配好每课时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再从微观上设计每个课时的教学。

3从学生角度钻研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教法,改变以教材为本的备课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词汇、短语教学重视首次感知,采用单词教学语境化。尽量利用多媒体,使得单词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并注重定期复习,及时复习。利用好20分钟的早读,进行朗读、背诵及听写反馈。每节课前5分钟也帮助学生复习重点要点。

5.重视写作教学,

1)写前准备:帮助分析写作的大纲    2)写初稿;  3)学生结对互改;

4)写第二稿;  5)教师批改点评;  6)写第三稿;  7)成果展示

 
8A Unit4 Welcome to the unit.ppt
Unit4 Reading1.ppt
Unit4 Reading2.ppt
8A Unit 4 vocabulary.ppt
8aunit4integrated skills.ppt
grammar.ppt
pronunciation.ppt
main task.ppt
checkout.ppt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