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金坛、溧阳调研简报
2006年12月7—8日,常州市教研室及辖市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一行七人,以金坛二中和溧阳南渡初中为对象,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校本教研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期间,教研员及两辖区语文中心组的老师一共随机抽听了26节课,在分头与上课老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个别交流之后,又进行了集中点评。
在金坛二中,“亲近母语,热爱语文”、“用激情和理性烛照语文课堂”不仅是写在了标语上,更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课堂上。年轻教师在贯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教材方面展示了良好的素质。带动式、互动式、改进式的校本备课活动,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助益很大,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话语系统和操作系统中得到了比较自然的体现;注意充分运用身边的基本教学资源,教法切合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朗读、写作、表达、分析、鉴赏能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语文功底,这是和平时严格的要求与训练分不开的。课后研讨交流过程中,互动氛围良好,交流全面愉快。
在溧阳南渡初中,年轻教师能较好地驾驭教材,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注意从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结构出发构建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训练指向性明确;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在良好状态,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注意学习方法的教授与归纳。小黑板,在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在规范地操作。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在这里得到了自然的融合。
“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长期的实践中,两所被调研的学校在校本集体备课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起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研讨型的集体备课使新课程理念真正地走进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校本集体备课打破了教师的自我封闭,集体的智慧激活了个人的智慧,研讨促使了教师多种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的碰撞,碰撞中,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也就被点燃了,语文教学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本次调研,目的是为了总结几年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与问题,了解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状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课堂,是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教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何避免低效,达成优质教学,是我们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主题,这次调研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很多闪光的地方,这里以“教学实录”的方式展示其中的部分课堂,希望老师们在比照思考中都能有自己的收获。
3164.doc
3165.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