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究>>文章内容
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时间:2007-01-15     阅读次数: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种种与新课程不相吻合的现象和行为也应运而生。例如,学校一方面强调教育创新,强调教师要有教学个性,要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却要求校内同一年级的备课组教师统一教学方案、统一教学模式,乃至统一练习;再如,教研部门一方面强调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无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依然一如既往、不加任何改变地沿袭传统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思路,以致学校、教师、学生疲于应对,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各级教研工作制度的改革滞后于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传统的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已很难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必须以一种新的教研文化制度(即校本教研文化制度)替代旧的教研工作制度。

    作为一所学校的基层来说,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涉及面很广、内容很多、难度也较大。本文笔者结合我校两年来的新课程实验,就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体会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以求同行争鸣。

    一、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建设的意义

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决不是围绕传统的教研制度做一些简单的加法或减法,增加或删除若干规章制度,而是以服务课改大局为基点,从体现教研工作职能的转变出发,通过对传统教研制度(包括工作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乃至工作策略等)进行系统的筛选、整合、拓展和优化等过程,形成适应本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新要求的制度保障体系及良好的校园教研文化氛围。因此,在新课程实验中,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为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提供了实践支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建设包括学校制度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校本教研文化制度,作为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备加关注。这是因为,在新课程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积极投身课改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更需要教师群体理智的实践、经常的反思和与同伴的交流合作等新型的教研方式。所以,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将促进学校对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总结、提炼和反思,从操作层面上为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2、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专业支持

    教研,作为介于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点上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式,在贯彻落实教育理论和指导教学实践中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传递作用。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早已证实,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办学思想,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研行为。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就是要在综合分析各种教研行为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制度或非制度管理的方式来引领学校教师的教研行为。建设适合本校实际的教研文化制度,使教师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教研方式,能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开展教研活动,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3、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为培育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保障

    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各方面的工作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和实践。即使是日常考试、听课调研、教师考核等常规性教研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其内涵发生了显著变化,不能再用传统的教研方式、方法来简单处理,而需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式来解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合学校教研、教科,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理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现代教研技术和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描绘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研究,这也必然成为教师新的工作内容。可见,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将彻底改变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教研工作的方式,整合教研、科研、教育技术并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校本教研文化,无疑对培育新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建设的实践

    课改实践启示我们:无论是课程实施还是学校发展,其成败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体开展教学研究的自觉性,还直接受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因此,积极发挥学校教研文化制度的导向引领作用,指导并帮助各科教研组建立促进教师互动研究、交流合作的教研工作制度,这既是“教师发展学校”办学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基于课程改革重建学校文化的一大举措。从当前教育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着重建立了以下教研文化制度:

    1、建立管理者与师生的平等对话制度 

在传统的教研工作中,学校教学管理者关注的是听课及课后与教师或教研组、备课组的交流,结合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提出修改的意见或建议等等,这种做法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确实对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课程实验中,学校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相比,除了可能在理念上较为领先以外,在实践层面已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上与教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就是把管理者平时的教学调研活动看成是一种与教师的专业研讨活动、与教师的一种学术对话、一种平等的交流、一种积极的互动,而不是管理者在居高临下地指导,更不是在教学技能、教学技巧上“耳提面授”。此外,管理者还积极延伸这种平等的对话制度,主动开展与学生的对话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对新课程教学的需求。这样,较好地把握了全校新课程实施的脉搏,及时调整实施策略,改进工作措施,拓宽实验视野。

    2、建立学校常态的课堂教学调研制度 

    在新课程实验中,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阵地。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以教为本”、“以本为本”、“穿新鞋,走老路”等现象的有效办法,就必须加强常态调研,针对常态问题开展研讨,在课改内涵上做文章,使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等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行为,而不仅仅是所谓“公开课”、“示范课”的专利。通过建立学校常态的调研制度,发现、指导和培育在常态教学中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教学骨干,使课程改革从形式的变化逐步走向内涵的发展。

    3、建立校内骨干教师的经验分享制度 

    新课程的理念是相通的,实施中的经验和困惑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教师往往不是因为学科的原因和年级的不同而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往往是缺乏同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教师不能再像原来一样,独立钻研教材、独立备课、独立编制试题等这种孤军作战的教学方式,而更多的是要主动积极地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交流。集体备课仍是一种极好的合作交流方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新课程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研究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让校内富有经验的教师(即学科备课组组长)担任本学科备课组的主角,其他教师担任配角,形成一种和谐的、民主的交流氛围。通过建立这种经验分享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开展学校内部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研讨活动中去,做到经验分享,困惑共释。

    4、建立校内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制度 

    中学学科众多、各有特点,在深化新课程实验的进程中,各学科必然积累并形成了一些独特有效的策略,也肯定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学科协作交流制度,就是用制度的方式来引导学校内部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使不同学科教师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对话活动,从其他学科那里汲取适合本学科借鉴的教学方法和推进策略,使协作交流成为学校深化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常态行为,不断提高新课程校本教研质量和效益。例如,为切实引导教师扎实开展教学协作与交流,学校规定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期中5节必须是跨学科听课,并把此项内容列入教师学期工作百分考核;另外,学校还规定每周一次的校内学科或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等等。校内协作交流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研工作以个人为主、学科封闭、形式机械的教研格局,一种以开放、互动、多元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校本教研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5、建立新的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以往学校传统的教学评价及考核办法大凡是:检查教师传统的教学“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考查学生)情况,评定出相应等第;期中、期末进行统考,根据考试成绩(即分数)确定教师的奖金,等等。这种教学评价及考核办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不相吻合,其弊端甚多。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制订了新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其评价内容主要有:(1)管理者评价教师。方法是,以随机听课为主的教学“五认真”检查,看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课堂教学中是否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否能调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采用鼓励性的评价用语;是否创设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等。(2)学生评价教师。方法是,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给每位任课老师打出综合等第。(3)家长评价教师。方法是,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让家长评定每位老师的优缺点。学校将上述三项评价结果确定教师的综合等第,计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期末教师百分考核挂钩。其质量考核内容主要有:(1)变过去只考核学科平均分为现在考核学科合格率、优秀率、良好率和低分率。(2)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教师完成目标情况。如,我们将年级、班级、学科、学生都设定好具体的质量要求目标(即按照上面所说的四个率),通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来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适当与经济挂钩。(3)考核教师的继续学习和教育教学成果。如,一学期中,教师参加校内校外业务学习、教科研活动及学术交流活动情况如何,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及发表情况如何,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如何,等等。实践证明,新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6、建立学校教学课题研究制度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尤为突出的是,我们发现不少老教师采取“新教材老教法”,教师教来吃力,学生学来烦恼。针对这种现象,学校教科室和教务处联合起来,一道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即设立新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我校新课程教学研究的课题有:(1)新课改下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2)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3)“五带进”课堂的教学效率研究(“五带进”即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爱心”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5)探究式教学的研究;(6)“小组合作学习”式的教学研究;(7)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成绩;(8)学生不同层次确立不同学习目标的研究;等等。我们要求全校教师每人选定一两个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实践,并将平时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写成教学案例,或教学随笔,或教学论文,在校内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或校刊上进行交流。学校把这项要求列入期末教师考核内容之一。

    7、建立学校教学后勤保障制度 

    在新课程刚实施中,我们时常听到教师的埋怨声:一方面,教师抱怨学校缺少配套的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软件、仪器装备等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微机房等教学设施利用率低下,学校为教师征订的如教学光盘、学习材料等一直闲置在橱柜里,几乎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学后勤保障制度,以致教学后勤部门参与课改、服务教师的意识淡薄。因此,顺应课改纵深发展的要求,把教学后勤部门纳入学校管理改革的视野中,这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新内容,也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新增长点。为此,学校制订了服务于课程改革的图书室、实验室、微机房、信息技术组等部门的管理制度,较好地改变了过去“后勤不勤”的工作状况。

    除了上述教研文化制度的建设以外,学校还应注重发展教师教研文化特色,张扬教师教研文化个性。如,学校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的教研经验,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理念,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学者型、科研型的名教师。

    三、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建设的思考

    制度,作为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要求和行为准则,具有导向性、长效性的特征,它不同于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需要认真审视,慎重考虑。在校本教研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研作为教研活动中一项特殊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学校教学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实验,对传统教研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其核心就是要修正和剔除那些与教学改革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建立更加体现时代特征、促进教学与研究相长的工作机制,但决不是全盘否定以往的制度,而是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2、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任何事物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发展目标,教学研究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制度本身对教学研究的影响力,切实处理好近期和长期的关系。既要从改进近期教学研究行为的角度来建立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又要从提高今后教研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设计长效性的教研工作制度。

    3、规范与导向的关系。教学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与物质生产“以物为本”有着根本的区别。重塑人的尊严与生命的可贵,坚持用生命生成的观点来建设学校教研文化制度,这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趋向。因此,适度弱化制度的规范性、控制性,积极倡导制度的导向性、自主性,努力实现适度规范与超前导向的和谐统一,从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设计各项制度建设的内容,这是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在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设校本教研文化制度,这是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我们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心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学校新的发展平台、重塑学校教研文化、推进新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