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
信息时间:2007-02-05     阅读次数:
   

 

天宁区教研室  于 纯     200722

一、            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作为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公开课由来已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公开课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开课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

   举行公开课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教学研究,但是事实是公开课在竭尽全力地展示着课堂的完美无缺。这些优秀的课,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之深透、运用之纯熟,令人怦然心动、叹为观止。为了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教师群体、执教老师甚至是学生的多方联动、倾力打造。显然,公开课正脱离着它的应然价值——教学研究而存在着。

《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在2006年第24期《寻找现实道路——2006年课程改革的反思》中引用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对语文日常课堂的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于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总之,日复一日的日常课呈现着与公开课不同的状况和问题……”公开课吸引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眼球:大部分媒体登载的都是公开课例,教育研究人员听到的都是被精心准备过的公开课,所有强势发言者张口闭口谈论的问题都来自公开课。公开课的变革是轰轰烈烈,日常课的变革却是缓慢滞后,甚至是无动于衷。公开课如同海市蜃楼,混淆了我们的视听,掩盖了教学的真相。公开课定要改造,否则我们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也会像美国课程史家卡班恩曾经形容美国多次大规模课程改革时说的那样:“改革像大海上的龙卷风,风暴在海面上翻起巨浪,数尺以下的海水被搅得流湍不定,但海床依然平伏如昔。”

褒奖声、批评声一阵阵向公开课袭来,而公开课依然故我地继续着。这样的状况让我隐约感觉到,确实有一些潜在力量制约着公开课活动的发展。那这种力量是什么呢?公开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它应该怎样变革才能返璞归真呢?……这些疑问引起了我对公开课的关注,激起了我研究它的强烈愿望。

实际上,公开课已经具备“文化”的要素,是教研领域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在公开课活动里面有大量的潜规则。我想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努力为变革教学研究本身,为改变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提供建议。

二、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公开课  大部分人对它下的定义非常宽泛:在公开场合上的课。由于这样的定义太空泛,公开课的指向、范围仍不确定,所以没有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的裴娣娜教授在《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一文中提到了公开课的定位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定位于青年教师培训的一种方式,二是定位于评比考核的一种形式。”依据此观点,公开课是指在公开场合用于青年教师培训和评比考核的各个级别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这里边有几层意思,一是说公开课是用于培训教师(包括平时所说的“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和进行考核评比的(包括各种职称评定课、赛课);二是说公开课的级别有高低之分,依次是:校级、区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本课题与此观点一致。

   文化现象  先说文化学者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有三百多条,各有其指向。考虑到公开课是一种教育现象,我选用了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一书中的定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再说“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就是一定社会群体在某种事物发展变化中所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外部表现。

就公开课来看,它的确具备了文化现象的要素,即有一个特定的群体(包括教师、学生、教研人员等),这个群体有特殊的不同于正常教学的行事规则和方式,也有不同于正常教学活动的表现,对广大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就“公开课文化”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我很难找到国外的有关内容,国内的一些杂志上开展过一定规模的讨论,许多教师参加论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学者专家也发表文章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所以我的文献综述就集中在国内这个范围。

对公开课的态度,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

肯定态度的一方分析了公开课的价值。

一、在教学研究上,公开课最大的特征是示范性,它为常态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照;它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形式最为深入人心;它唤醒了教师强烈的成长意识,是教师“自助式”成长的重要支撑环节(吴勇,2005)。反观日常教学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常教学有提升作用(郭华,2003)。

二、在教师的发展上,它是一种锻炼,一种追求(王永成,2003)。它让执教者在精心选课、反复磨课、个性化做课中,经历了难得的专业成长(吴勇,2005)。它提供了许多集体教研的机会,使每位参与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韩艳红,2005)。

三、在学生的成长上,它营造了一个最为美好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感(吴勇,2005)。

否定态度的一方指出了目前公开课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的看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假。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展现课堂的理想,人们做足了“预设”之功,如精心设计导入、过渡,精心安排提问,精心制作课件,细化到一举手一投足(管宏斌,2005),甚至于精心导演好学生的表现,以至于不惜牺牲课堂的真实性,把教学当成了“秀”(王淦生,2003),公开课成了“公演课”、“拔高课”(封锦,2003),忽视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茅雅琳,2003)。

其二是空。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新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也绝非易事。有的公开课为了体现新理念,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结果形似而神不似(顾青山,2000),成为贴了新理念标签的“翻新课”,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其三是玄。有一些公开课可以称之为“概念课”,意识很超前,教学手段很独特,比如基于网络的语文课、数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等。这类课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特别高,前期的准备工作量是同等课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效果却往往不如日常的教学好,付出与收益有很大的反差。即便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听课的老师也只能感慨“想说爱你不容易”了(李永进,2003)。

有人指出了公开课活动本身的问题。学生在公开的场合下,很少有不认真听讲的,坐得端正,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时声音宏亮。教师在众人的期待中,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教学,态度友好而积极。教学时间可自行掌握,延长20分钟缩短10分钟都是正常现象。内容可以选择,要便于操作,易于体现当下流行的教改思想,便于展示先进的教学媒体。日常课的生成的,公开课是预成的,“一切尽在掌握”。公开课成了匿名化的教学,几近完美地体现着教学形式化、抽象化的(即非具体的)特征,凸显出被日常教学所掩盖的教学观念(郭华,2003)。

也有人指出了一些隐藏在公开课背后的问题。比如,公开课的执教者在接受任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全身心投入到公开课的打造中,无暇顾及本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公开课通常借班上课,班里总有一部分沉默的学生被忽略。公开课的评价标准随潮流而动,专家的评课不少是无效评价,客套与赞美多,批评与建议少,听课教师越看反倒越茫然(李陈荣,2005)。

有教授对公开课现象进行了道德上的审视:公开课首先公开了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谎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其次是公开将学生工具化,学生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技艺、博取名利的手段(高德胜,2005)。

我认为,以上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公开课活动现象的描述上,大多以短小的杂文样式出现,缺乏对这一现象较为完整和深入的思考。没有能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于公开课的发展及改造方面,未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四、            研究目标:

通过对公开课文化现象的分析及其成因的揭示,对公开课文化进行合理改造,以期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五、            研究内容:

1.         分析公开课活动的现实状况,包括组织者、执教者、学习者、听课者的述评和公开课课堂实录评析。

2.         分析公开课文化现象的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形成公开课文化现象的条件、背景、过程和主要因素。

4.         对比公开课应然与实然状况间的差异,提出公开课文化现象的改造目标和方法。

六、            研究的关键问题:

分析、综合和概括人们对公开课的种种讨论,借用教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剖析现象。

七、            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遵循着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追因,从探究到实践的思路,解释现象,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公开课朝着更为健康有效的道路上发展提供例证。

八、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以“公开课”为核心词,搜集范围包括教学研究、教师发展。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

2.       政策分析:选用部分城市优秀教师评选和职称评定的文件,比照优秀教师成长经历,分析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3.         观察法:在公开课现场感受执教者、教研人员、专家、听课人、学生的状态,观察教师的教学语言、方法、手段,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学生的发言、参与度、情绪状态;师生的关系、互动方式;专家的评课内容;听课人的反应及与上述行为相对应的教学效果。

4.         访谈法:公开课文化主要关系到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同事群体、教研员和教学方面的专家,其中主体是教师。本选题按教师的年龄、职称、性别、职务上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进行了分层目的型抽样访谈,并抽取通过公开课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代表进行典型个案访谈。了解执教者在公开课从准备到完成的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了解学生对公开课的看法和感受,了解听课者对公开课活动的需求,了解以公开课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现状。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