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教研室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中学英语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英语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针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区域性教学研究与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强化研究、合作、服务和管理的职能,进一步提高我市的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对新课程的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1.健全机构,调动各方面的研究力量。
努力加强英语学科基地建设,发挥教学基地和兼职教研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完善;细化高中新课程研究会的工作,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究工作和教辅及教案的编写工作;成立新课程讲师团;完善讲座套餐。
2.市校两级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校内教研资源;要及时发现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搞好联校教研活动。推动农村中学课程改革工作。
3、进一步抓好以“教材教法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活动,在全市初、高中各年级采用讲座或信息网交流的形式,开展积极有效的“教材教法”研究活动。
4.积极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进一步改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初中各年级继续组织《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培训工作;
5.按计划推进高中新课程培训。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牛津英语》教材,增加参与式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继续组织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专题性研讨;引导和组织学校和各学科教师以问题为课题开展研讨,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加强对评价与考试的研究
1.不断完善初中英语学业评价体系。
2.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 各区教研室、校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有序完成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不断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4.加强对各类考试的研究。在2007年3月份处组织全市高考“一模”(苏锡常镇卷)英语考试与复习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在5月份组织好全市高考“二模”(苏锡常镇卷)考试,并开展对高考“二模”英语卷的分析调研活动,加强对考前复习教学的指导。
(三)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地
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 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市教研室将在初、高中各个年级组织二到三堂公开课,选好任教老师,保证公开课质量,抓好听课出勤率,加强评课活动,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研讨示范作用,各校教研组也应在校内各年级组织好同类研究课。
2.加强对课堂教学预设资源和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
3.进一步总结我市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
教育协调发展。
4.遵循教研室学科教学质量调研制度。加强对我市部分高级中学高三教学质
量的调研,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指导
1.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引导我市广大中小学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积极研究和改善教研组的建设,从而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组织好本学期“优秀教研组”的评比工作。
(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研室组织本学科特级、高级教师完善《新课程•新学案》、《新课程伴你学》的内容,为有效实施新课程做好铺垫。
2.进一步加强常州初、高中英语教学网页和博客建设,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促进互动和交流。
3.大力推进“春晖工程”,加强常州市中学英语“精品课”建设;
(六)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拓展专业智慧和能力
1.市校两级要进一步组织全体英语教师深入学习一、两本教育教学论著,每位教师要认真研读《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从而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2.认真做好英语省级课题推进工作。
(七)抓好毕业班工作
1、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
1)召开教师、学生小型座谈会,对2007年中考命题工作提建议;
2)教师指导学生用好初三学科指导建议;
3)开好2节初三英语复习课。
2、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
1)做好重点中学、普通中学高三英语第二次研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
中心问题、资料分工),开两节高三教学研究课, 4月初召开高三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好研讨课,深入研究高考走向,交流复习备考经验,传达高考信息。
2)做好高考情况调研工作,及时转发有关资料,并指导有关学校使用好高
三资料。
(八)其他工作
1、组织推荐论文送省级各类优秀论文评选;
2、江苏省初、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工作;
3、常州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具体时间待定);
4、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各项任务。
三月份:
1、市中英会理事、各校教研组长会议,协商并安排学期工作计划(学期初);
2、各年级第一次教材教法分析讲座活动(学期初);
3、高三年级教学复习交流、研讨和工作安排(学期初);
4、本学期开课教师、教研基地工作规划会议(学期初);
5、第一次课题会议、初中青年英语教师研究会成立(3月上旬);
6、苏锡常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下旬);
7、中考研讨会暨初三复习研讨会(3月下旬);
8、高二年级新高考教学研讨会(3月中旬);
9、衔接教学研讨活动。
四月份
1、高、初中口语测试(高中 3月31-4月1日,初中4月21日-23日);
2、非毕业班第二次教材教法分析讲座活动;
3、各年级教学示范、研讨课;
4、高三一模情况分析及教学情况、信息通报会(4月上旬);
5、完成非毕业班期中质量命题工作(4月上旬);
6、初中《伴你学》、高中《新课程·新学案》完稿(4月中旬);
7、初、高中校本教研研讨活动。
五月份
1、非毕业班期中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总结工作;
2、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上旬);
3、高三二模情况分析和高考信息交流活动(5月中旬)
4、各年级教学示范、研讨课;
5、完成非毕业班期末考试命题制卷工作(5月下旬);
6、第二次课题会议。
六月份
1、协助做好高考工作;
2、送省中英会论文评选工作;
3、优秀教研组评比工作。
七月份
1、协助做好非毕业班期末考试工作;
2、召开小型座谈会,总结2006—2007学年度工作,制定2007—2008学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