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的六个要素 |
钟志贤 |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时代,社会的深刻变化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交往和生活方式,并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说,在经济领域中,对21世纪技能的要求将不断发展。为了确保职场上的成功.众多职业者现有的基本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必须具有分析、转换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的确.当今企业要求员工不断适应变化,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性质,而且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新技能。同时,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生意伙伴和竞争对手可能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 很明显,学生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使学生具备时代变化所需要的能力,学校教育必须主动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那么,学校教育如何来设计和实施适应21世纪的变革呢?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ThePartnershipfor21stCenturySkills,2003)在《为了21世纪的学习:21世纪技能报告与展望》中认为,今天,学校教育必须自觉地以21世纪的变化作为改革的参照系。 首先,应当明确认识学校教育变革的三个基本前提。其一。社会的变化对劳动者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其二,应当促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信息技术的影响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的学生已融入21世纪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复杂的数字化社会中。教育应从学生的学习出发.有效地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必须缩小学生现实生活和在校学习之间的差距,架起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桥梁。其三,应当促使教育反映人们是如何学习的。按照学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设计教学.如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进入课堂的:为了发展探究能力.学生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掌握元认知能力,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必须围绕"21世纪教育的六个要素”来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强调核心科目的学习、强调2l世纪学习技能、运用21世纪的工具发展学习技能、融入21世纪情境的教学、2l世纪的教学内容和利用21世纪的评价手段测量21世纪技能。 一、核心科目的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J·Bruner)曾说.核心科目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参与建构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美国过去的20年。核心科目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综合理科和社会。在1983年《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强调的核心学科是英语、数学、综合理科、社会、计算机编程(后来演变为技术素养)。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中,强调的核心科目是英语、数学、综合理科、外语、公民、行政管理、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核心科目的扩大反映了21世纪社会的需求。例如,在经济一体化情况下,外语、经济学和地理学被认为是“新基础”。在知识经济情况下.核心科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2006年《美国竞争力计划》中特别强调了数学和科学教育。过去的20年,美国各州和学区通过开发学科内容标准来加强和重视核心科目,标准详细列出了学生应该学的和能够做的,学校必须确保这些标准与评价相符。 二、2l世纪学习技能 2l世纪学习技能主要包括信息与交流技能、思考与解决问题技能、人际交往与自我导向技能。 1.信息与交流技能。(1)能以各种方式和媒介分析、存取、处理、综合、评估、创建信息,正确认识和理解大众媒介的作用;(2)能在各种情境中理解、管理和创造有效的口头、书面与多媒体交流方式。 2.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技能。(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决策制定,理解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2)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提出、实施和交流新的思想,理解并接纳别人的不同意见。 3.人际交往与自我导向技能。(1)具有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能有效地与人合作,有移情能力,尊重不同观点,(2)能监控自我的理解程度和学习需要,利用适当的资源,善于迁移所学的知识和技能,(3)在家庭、工作场所和社区中能履行个人的义务,能随机应变,能设定和满足更高的标准和目标。有一定的容忍力,(4)能从更大集体的利益出发承担自己的责任。在个人、工作场所和社区环境中表现出符合道德的行为。 三、运用21世纪工具发展学习技能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21世纪的信息通讯技术工具来发展21世纪学习技能,亦即培养学生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素养。 1.发展信息与交流技能。善于运用通讯、信息加工与研究工具(如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软件、群件、呈现工具、网页设计、网络搜索工具),以获取、处理、综合、评估、创建和交流信息。 2.发展思考与问题解决技能。善于运用问题解决工具(如电子报表、决策支持和设计工具)等,以应对复杂的环境,解决问题,进行批判性、创造性与系统性思考。 3.发展人际交往与自我导向技能。善于运用个人发展与效能工具(e—leaming,时间管理,合作工具),以提高学习、工作效能和促进个人发展。 四、融入21世纪情境的教学 教育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架起桥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为学生创设21世纪的教学情境:(1)使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把现实带进课堂,(3)把学生带出课堂,(4)提供机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其他有丰富实际学习经验的成人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社交活动以及现代工作场所中获得启示或应用范例,以建构新的教学内容:可以请校外的专家来拓展课堂学习;可以把社区当成学生学习的实验室。尤其重要的是,今天,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生活世界或使生活世界进入课堂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还改变了师生的交往方式,改变了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深度上不断探索,并且学会对学习负责。 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把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改变学习态度。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情境学习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降低流失生比例、提高出勤率和更好地为上大学做准备。 五、2l世纪的教学内容 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需要公民受过良好的教育。1789年的《独立宣言》就要求公民要学习外语、艺术、科学、历史、政治和逻辑。美国宪法的制定者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希望培养有公民素养、能遵守美国社会基本价值和原则的人。这一代的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要求教育为学生的生活世界做准备,希望下一代能维持和发扬民主精神。但是,今天,一些新内容是2l世纪所需的基本知识。学校必须加强和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全球意识。(1)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处理全球问题,(2)与不同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个体共同学习、协同工作、相互尊重,促进在个人、工作和社区情境下开展对话,(3)推动非英语语言的学习,作为理解其他民族与文化的一种工具。 2.经济素养。(1)知道如何作出适当的个人经济决策,(2)理解经济和商业的作用,(3)在组织环境中运用21世纪的技能发挥个人作用,(4)融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中去,并与之相适应。 3.公民素养。(1)积极参与政治生活,(2)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理解公民决策的区域意义和全球意义,(4)运用2l世纪的技能,作出一个公民的合理决策。 六、利用21世纪的评价手段测量21世纪技能 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始终是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习成果的考核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重视相应的评价理念、手段和方法。 1.21世纪的教学评价更重视核心科目的学习效果和21世纪技能掌握的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标准化测验必须与课堂评估相结合。及时、充分考核学生的技能。应当注意的是。标准化测验本身需要进一步改进.因为它仅可以测量学生学习的部分信息,而且,单一的标准化测验不能提供即时的诊断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所需要的。 3.课堂评估必须和教学过程相结合,提供及时反馈。以提高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学习核心科目和2l世纪技能。有效的课堂评估应能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提供师生增进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师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向师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将课堂的教与学结合起来。比如,运用真实生活情景、日常问题、问题求解以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评价等.通过编制一些评价量规来具体明确成功的标准.并在评价之前让学生明确这些标准。 4.要重视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被测验”之间的矛盾,使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个问题与解决学生“如何生活”和“如何学习”之间的矛盾一样重要。 5.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今天评价中的一些问题并提高评价效果。技术能为学校创设更广泛、更灵活的评估方式。能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精确和适时的测量方法。
|
(来源:《教师博览》2007.2) |
21世纪教育的六个要素(钟志贤,教师博览杂志)
信息时间:2007-03-07
阅读次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