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高考前复习迎考工作
——市区高三数学备课组长会议纪要
本次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
省中:1、回归课本。教师先通读教材,找出重点章节,然后与学生一起阅读这些重点。
2、精心选题。让学生“保温”,同时在学生薄弱环节上进行规范训练,如概率内容等。
3、停课阶段,每天让学生做保温练习,如每天40分钟左右的以中档题为主的训练,题型以高考必考题为主。
北郊:1、查漏补缺。教师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杂志上的题目,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较多的题型。
2、整理梳理。根据学生时间紧、确保有看书时间的实际情况,教师把学生曾经做过的习题分类整理,根据专题分成若干板块。对偏题不作要求。
三中:1、梳理:双基。
2、重点关注解答题前三题。
3、对各市二模卷精心挑选,让学生起到模拟的作用。
五中:加强个别指导:对落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田中:1、回归课本:精选课本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题型和方法。
2、加强考试策略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考试中拿分。
外国语:1、挑选学生曾经做过的3——5份试卷,提高复习质量。
2、从各类杂志上挑选一些典型问题。
3、加强个别辅导。根据学生少的特点,教师进行面对面地辅导和指导。
刘中心:1、立足于学生能做的题目进行讲解。
2、回归课本。带领学生一起一册书一册书的阅读,同时提供配套题目让学生练习。
2、学生心态至关重要,一定要调节好学生心态。
3、加强对学生考试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多拿分,如放弃的策略等。
孙福明教研员最后提出了指导意见:1、提高复习质量意识,提高复习效果。不能贪多贪大。学生能掌握的,要熟练、准确、规范。学生不能掌握的要放弃。2、加强对学生复习指导工作,做到分类指导、分层指导,指导具体,不能空泛,不能喊口号。如如何看书、如何整理试卷等。3、再次学习考试说明,加深对知识网络化理解及对重点知识的复习。4、务必回归通法通性,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防止遗漏,防止留有空白,杜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混淆现象。5、加强对学生临场应试策略的指导。6、参考一些杂志上的新题型,如《中等数学》等。7、重视应用型题型。8、对数学高考难度保持适当期望值。
教研室徐怀源主任就考前复习提出了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