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数学>>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金坛市教研室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计划
信息时间:2007-09-02     阅读次数:

 

一、工作思路

我市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要坚持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我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理论积淀,厚实底蕴

1.各校要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学期要继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同时建议各校可组织教师学习《小学数学教例研究》(陈亚明著)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各校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如“集体备课、沙龙研讨、专家讲座、我们自己的讲学、撰写个人博客、浏览教学网站、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真正用于督促和反馈教师学习的效果,使教师个体化的学习经验确实转为可以进行课改实践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师在理论指引下去关注和研究课堂中学生的发展、课堂中教学的生成、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等问题,这是当前小学数学应该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

2.各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要指导他们在认真组织自主学习活动的同时,认真关注学生双基是否到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3.各校要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常州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常规)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同时可以组织教师讨论制定切合本校数学教学实际的常规,以让“常规”真正做到校本化。

4.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市“小数会”2007年论文评优活动,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截稿时间10月10日)。

(二)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那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生活数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实践价值。当然,数学又不仅仅是“生活”,数学课必须具有浓厚的“数学味——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故,针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做好如下工作:

1.重点抓好新课标六年级新教材教法研讨工作,期初将举行六年级数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施教过程中将继续举行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在新课程(一~六年级教材)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校实验教师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的积极性,本学期将组织实验教师自愿申报参加全市性公开教学活动。各校实验教师若有意向参与此项活动,请及早提前与我们小学数学学科组联系,届时将搭建平台,为实验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小组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针对当前教师们普遍反映对现行“国标本苏教版”教材内容和体系不够熟悉的状况,建议各校在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时,可以新教材为依托,深入地对教材进行钻研,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他们是如何看待数学教材内容的,哪些是难点,哪些表述不容易理解?要研究“针对具体情况,我们的教学策略是什么?”以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围绕新课程教学改革,本学期将举行“金坛市小学数学学科课改讲师团成员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就当前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有效课堂教学”话题进行专题研讨。

(三)认真抓好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教育科研,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数学课堂是师生彰显生命活力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数学教育科研应是先导。首先,全体数学教师都应“聚焦课堂、研究教学”,努力实现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并力求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再次,各校数学教师要形成“教、学、研”的共同体,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积极营造具有浓浓教研文化的氛围,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力之举。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各校已立项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有条件的要在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基础上,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研究效益。2007年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⑴在新的平台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⑵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本学期,我市小学数学学科组将申请并启动新一轮课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研究》,本课题将从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策略、内容、典型性课例等方面进行有效研究,从而推动我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3.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索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特别是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实验小学的学校要先行一步,对探索性学习的原则、方法、实际效果,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管理及评价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针对2006年省考试院举行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业水平监测反馈情况,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加大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的力度,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要保障学生分数获得的过程,对学生、教师的发展过程要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及业务素质。

1.根据市教育局对2005—2006年新教师培训计划要求,将对当前的25名数学新教师重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培训与考核,并为他们提供教学实践的舞台,同时将举行评优活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2.健全学科中心组并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工作,丰富研究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上学期,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重建,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不断调高自己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的能力。各校可以在集体备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然后再通过校与校之间“同课异构”的横向比较,学校教师自我的反思重建的纵向比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学期,将组织中心组成员送教下乡活动,以引导校际间的学科联动教研活动,为城乡搭建数学教学互动研讨平台,以期让优质教研资源共享。

3.各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常州市级、金坛市级数学学科带头人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青年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4.2007年9~10月将组织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主要在“练习活动设计”、“评课”和“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具体时间、办法另行通知)。

(五)切实提高常规教研工作质量,全心全意为基层学校服务。

1、抓常规,要以加强教研组建设为中心,要以“备课、上课”为重点,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教师间同伴互助,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在贯彻落实“减负”精神要求下,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追求质朴而真实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开展好“课题+活动”的研讨形式,即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提倡教研与科研有机整合,做好专题研究。在施教过程中提倡教师从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考虑,组织积累性常规活动,如:每节课前五分钟,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诸如“口算、对口诀、专题训练”等,要求活动节奏恰当、点面结合灵活、活动方式趣味性。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确保常规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日常调研工作。

2、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的建设,深入“基地”学校(金城中心小学、洮西小学)与数学老师们一起学习、交流,参与他们的教研组活动。为了加强基地学校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究,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这两所学校的教研组在本学期教研计划中要确定相关专题,以让教研活动做到有目的、有内容、有实效,真正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服务。各校在专题研究活动前一段时间,要组织教师尽可能围绕专题开展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的经验、状况和发现的问题在专题研究活动中进行交流。各“基地”学校可根据活动专题派出相应学科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前往参加活动,以达到一种“互动”状态。

3、继续维护和充实“金坛市小学数学交流中心”网站的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并整理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和做法,让资源进行共享。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新课标”一~五年级教材分析,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活动(由各校安排)。

2.参加省级国标本新教材培训活动。(8月19日—8月24日  连云港)

3.新一轮课题申报工作。

九月份

1.六年级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训活动(9月上旬  河滨小学)。

2.金坛市教学评优活动(第一阶段)。

3.新一轮市级课题组成立筹备工作。

4.新教师课堂教学考核

十月份

1.市课改讲师团成员教学展示活动暨新教师教科研培训活动。(华罗庚实验学校)

2.新一轮市级课题组成立活动。

3.金坛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第二阶段)。

4.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第一阶段)。

5.市“小数会”2007年论文评比工作。(10月20日止)

十一月份

1、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训活动。(十一月上旬   金城小学)

2、学科教研基地教学研讨活动(洮西小学、金城小学)。

3、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第二阶段)。

4.新教师课堂教学会(赛)课活动(分片进行)。

十二月份

1.市课改讲师团教学研讨活动。

2.课题组教学研讨活动。

一月份

1.期末总结工作。

2.撰写学科调研报告。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