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教师们觉得本次活动收获很大。两位教师都围绕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传授、学习兴趣的激发做足了文章。尤其是高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像事先想象的都是蹦蹦跳跳的游戏活动,而是很偏重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和初中教学的宗旨是一致的。
当谈到小学生书写方法等方面的变化时,市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胡老师说:“现行的小学牛津英语是要求学生写印刷体,而非手写体,但小学老师还是允许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的。另外,小学阶段的音标是不作任何要求的,但是小学阶段是注重归纳发音规则的,并且教师经常使用旧单词来带新单词。”
在谈到音标教学的问题上时,市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刘芸老师认为,在中学起始阶段要求认识常用的音标、掌握常见的发音规则,根据音标认读简单的单词是比较适宜的,但是音标的教学要求不能太高,比如要求学生写出单词的完整音标、背诵默写整个单词的音标,或是根据音标写没有学过的单词,这些要求都比较高,个别生源好的学校可以做到,但是不能每个学校、学生都一刀切,要有个过程。还有教学音标的时候,切忌孤立地让学生记忆音标,一定要先让学生归纳所学过的单词的发音规律,再把得出的规律运用到新词的学习中去。市教研室的统测卷中音标测试项目就只要求学生认读音标,并不要求学生写音标或默写整个单词的发音。所以,教师要树立音标是工具,而非英语学习的目的的观念。
(注:因服务器给予的容量小,所以周娟平老师的课件中的录像无法上传,请见谅。)
7A Unit 2.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