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备课,一人一册书,从头备到尾。不动脑筋者从网上下载教案,来不及提前备课者课后补教案,有的教师甚至出现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井水不犯河水。检查备课也只是数数备了多少节,看看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完整具体。如此备课,费时低效。
现在,改为集体备课,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学科备课组,组员轮流主备教材中某一单元或章节的内容。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备课材料印发给大家,其他教师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研究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备课材料进行修改润色。课上完后,再根据课堂生成,对备课材料进行第二次加工,写一些随感,并写上教后反思。现在,教师们把以前抄袭教案的无效时间都用在了对别人备课材料的两次加工和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深度反思上。
另外,为了准确地把握一个单元或章节的教学方向,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至少留足30分钟,让备课组成员围坐在一起,从每个单元或章节中,按进度选取一篇重点课文或一道例题进行现场集体备课。从三维目标的确定到师生互动的设计,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最终达成共识,为整个单元或章节的教学奠定基础。这就是教师们理解的“头脑风暴”。
上课:变个别为群体
这里的“课”指的是由年级推出来的汇报课或展示课。以往这种课虽然每学期都举行,但上来上去,都是那几个老面孔,鲜有新人。老教师“客气”地推:“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还是让年轻人上吧!”青年教师“谦虚”地让:“我缺乏经验,还是让骨干教师上吧!”
现在不同了,每位教师都得亮相,同年级教师选定一个内容,大家都来上。轮到有人上课,同年级其他教师都要去听。由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加上各自的教学风格,即使是同一内容,课堂也显得异彩纷呈:有的沉稳朴实,有的活泼开放,有的幽默风趣。互相听课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课后,大家坐到一起评议,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一名教师代表本年级组参加学校汇报课的角逐,原则上参加过的老师不再参加。这样,人人有机会上,人人必须要上。推出来上课的教师自然是汲取了众人的长处,吸纳了大家的建议。这时,谁来上课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位教师都参与到上课的过程中来,从以前的“看客”转变为现在的“同课异构”。
听课:变盲目为自觉
以前教师们听课,往往是到了课前几分钟甚至坐在课堂上才知道上课内容。记录时也事无巨细,从教学流程到学生活动表现,统统记下来,眉毛胡子一把抓。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本,一数听课的节数,二看记录是否完整,字迹是否工整。教师们听课是为了完成节数,记录是为了应付检查。
现在,授课教师至少提前两天公布上课内容。听课者提前熟悉教材(开学初,我们就给每位教师发放了一学期同学科所有年级的教材),并作好自我假设:如果这节课由我来上,我该怎么上?事先预设教学流程,虽不必条分缕析地写在纸上,但起码心中有个初步的轮廓。这样,听课时教师就会自觉地将自己的设计意图与授课者的教学方案作一番比较,避免了听课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我们还提醒听课者带上几种不同颜色的笔,将教师的设计、学生的活动、自己的随感区分开来,条块清晰,一目了然。
此外,听课者需要尽可能带着一两个问题或专题听课。这些问题可以是课改中焦点、热点问题,可以是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是向授课教师学习的绝活。围绕问题用心听、仔细记。比如,想听授课教师的评价语言,就专门记下教师每次都在什么时候评价的?怎样评价的?评价的效果如何?有时可就同一问题连续听上几节课,作横向比较,进行深入研究。
评课:变散漫为集中
以往由于评课者听课前毫无准备,听课时什么都记,所以评起课来从导入新课到作业布置,面面俱到。有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现在,要求评课者听课前自觉地熟悉内容并作自我假设,评课时不再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而是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假如是我,我会……”完全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商量的口吻与对方切磋,态度友善,气氛融洽。
更多的时候,大家围绕一两个问题或专题展开讨论,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些问题或专题,有的是听课前统一布置的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如“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家结合课例,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有的是听课前各自怀揣着问题,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观点碰撞,气氛热烈。这样评课,目标集中,有的放矢,定位准、效率高,授课者从中获得启发,评课者也从中得到提高。(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第一小学周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