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中学
“我从常州来到上海,课前仅仅五分钟的接触,我们一见如故,同学们的热情和期待,使我领略了大都市学生的风采,我想要感谢大家,那怎样的感谢才能表达我的心情呢?……”《答词》的教学由此展开。
从听到说,由说到读,由默读而朗读。
“答词是回答的言词呵!‘回答’两个字有几个口啊?”
“三个口”学生回答。
“那就开口读啊!书声琅琅地读,才叫朗读啊!”学生们会心地笑了,课堂上一片书声。
由自读而互议,由教师的示范引领到学生绘声绘形演讲,不时引起听课教师的情不自禁的掌声。机智的评价,适时的点拨,灵动的对话,使得台上台下激情洋溢,已经下课三分钟了,学生依然情绪高昂,听课教师意犹未尽。
“课上,我们读了,说了,今天的作业,就是写一写答词,我在常州静候同学们的‘回答’”。顿时,台下一片掌声。
接着是说课,
课,结束了;同济二附中笼罩在潇潇春雨之中;大家兴奋地议论着,不时说起潘克勤副主任、张春副主任、
【附录】来自上海同济二附中两位同学发给
语言的教学在于运用,一堂成功的课在于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位优秀的语
——同济二附中 学生《关于今天下午的课》
亲爱的老师:
您好!我是同济二附中的一名学生,或许你已经不记得我了,所以我说我叫移情,或许你能回忆起。
今天是星期六,原本是有点不情愿来到了学校,想一想要坚持三个多小时的时光一定十分艰难。但是我错了,您生动、饱含感染力的课堂是我深深投入了进去。您的亲和力与热情是我碰到的老师中最高的。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不得不停下来,您有QQ吗?如果有方便留一下,谢谢。——移情者留言
(注:当时这位同学回答问题是用了“移情”这个词)
3774.doc
3775.doc
3776.doc
3777.JPG
3778.jpg
377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