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造型表现单元第二课题“从心底接触自然”第二课时《感受yu表现风景》课,大自然是天生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景、家乡风景,感受家乡风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学生体验风景画的创作和感受创作风景画的快乐。
教学目标:
①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家乡的自然风景,感受家乡风景的魅力,简单了解风景画的绘画技法知识。
② 技能目标:学生在风景画创作实践中学会观察自然风景和取景构图,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方法和技巧。
③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家乡风景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生活和生活中美好的景物、热爱自然环境,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④ 创新目标:通过感受、欣赏学习,让学生能完整的表现一幅风景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风景画的取景构图(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和简单的焦点透视关系)、建筑和树木的基本画法。
教具:课件、水彩颜料、铅笔、素描纸、画板等
学具:水彩颜料、铅笔、素描纸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一、感受美丽的风景和画家的风景作品 导入课题 感受与表现美景
活动二、感受家乡美景
师生交流互动:(常州二大著名风景点)
①红梅公园给你流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景点呢?。(学生回答)
红梅公园有八大景点景:这就是红梅春晓、古刹钟声、曲池风荷、青峦倒影、凤桥花径、翠薇秋霞、孤山雪松、文笔夕照。
②同学们住在武进,这边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城池,同学们能不能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淹城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据说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
活动三、体验风景画的创作
(1) 了解取景构图的方法(画风景画需注意的地方)
①面对宽广的风景,没办法决定画什么,你该怎么办?选择的景色的角度(取景框的使用或简单的用手取景的方法)
②安排好天空、地面和景物之间的位置(近景、中景、远景)
感受库尔贝的《暴风雨过后的悬崖》的构图方式〈七年级教材上的作品〉(近景、中景、远景)
③注意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建筑的透视变化
(2) 教师示范画
活动四、学生体验风景画的创作(播放音乐和图片)
作业分层次(三选一):
(1)临摹书本上的作品
(2)教师出示的家乡风景照片
(3)教师示范的作品
活动五、成果展示与交流
评一评:谁的作品你认为是最好看的?
活动六、拓展
启发学生更多创新(除了老师示范所用的方法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取景角度的变化)
A、风景画的多种表现形式:国画、油画、钢笔画、水彩画、铅笔画等等
B、欣赏大师的构图:莫奈的《睡莲》(近景、中景、远景的变化)
C、播放环境污染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加强对环境保护的一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