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全市高二,高三的部分英语老师在省中汇聚一堂,以今年刚出炉的英语高考试卷为切入口,共同探讨了一些话题。由于教研员在外地学习,该研讨会由省中教研组长黄小燕老师主持,大家围绕着试卷的各项分析,亮点难点,试卷与牛津教材的相关性,反思教材和高三课堂特征和复习重点等话题,各抒己见,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
首先由一中的姚老师对高考卷作了评价。她说,单选和听力相对比较简单,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阅读难度有所增加,体现在篇幅和词汇量的增加上。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和培养阅读技巧,而非死扣语法和纯粹的语言点教学。至于08年的新题型:任务型阅读难度不大,基础扎实,认真的同学有可能得满分。
北郊的王老师对姚老师的话深有同感,她补充道,今后应有意识的加大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从长文章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总之,阅读策略的指导很重要。
理想中学的一位教师仔细分析了高考阅读试题,他说,问题的设置很是精妙,相比往年,细节题少了,推断题多了,篇幅也加长了,所以学生做起来还是有紧迫感的。所以今后高三的阅读训练要限定时间,还要督促学生审清题干,还原题干关键词,和原文做好比较。另外,面对那么多的篇幅和词汇,还要培养学生归纳主题句和猜词的能力。大家对他的具体措施纷纷点头赞许。
省中的王小林老师,赞同以上几位老师观点的同时,对作文的命题做出了高度评价。这次作文题目是“Being a good listener.”,超出了一线老师的预测范围,没有考一些热点问题,如火炬传递,藏独,地震等,但也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考察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有位刚刚参加完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谈了自己批改作文的心得体会:今年的作文批改比较严格,平均分估计在12,13分左右。学生容易犯的几个错误是:1.审题不清,言之无物,没有把最后一个要点 how to be a good listener的”how” 阐述清楚;2.语法上,被动语态和动词的错误较多;3.卷面整洁,字迹漂亮的同学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错的印象,相反,字迹太有个性的人要吃亏的。此外,她还讲了高分作文的几个特色:“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内容有思想,潜词造句上档次。
一中的阮老师则分析了试卷与牛津教材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了单选命题上教考分离的观点,出题者可能并不是牛津教材教授的执行者,所以平时教学死扣课本,得不偿失,课后要有相应的拓展资料,加大阅读量。此外,他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了牛津教材,尽管它的词汇量大,但是课本中有的阅读材料相对太简单了,作为精读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像task 这一板块如何体现在考试中?如何考察学生在task或project中所收获的技能或知识?试卷中几乎没有涉及。这就会让老师们更加不重视task, project中活动的开展,而专注于语言点,语法的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既要基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一定要注重于平时的积累过程,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比如这次的作文,还是很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语言功底的!
最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找到适合本学校和本班级,并且符合外语教学本质属性的方法和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 。这次研讨会,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下,产生了很多智慧的火花,相信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大家会努力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为英语的教育事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