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高中教育>>英语>>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对词汇及语言点教学的几点思考----以牛津教材第一模块第一单元某些词汇和语言点为例
信息时间:2008-08-27     阅读次数:

目前教师们采用较多的讲解语言点的方式是:老师事先进行挖掘,然后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刚刚从字典、教参上学来的东西,费力、卖劲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忙于记录。整个课堂上就是老师一个人在主讲、主宰,学生则是被动的聆听,记录,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沉闷。为了表示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老师也会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然后不管学生是否回答正确,再继续讲自己想要讲的内容。这里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如果这样讲语言点的话,为什么还要残忍地提问学生问题?如果他们能答出你所说的问题,还要你讲它干什么!如果他们答不出来,那本是应当的,他们还没见过嘛,那你何苦还要折磨他们?

我想,我们不凡换种方式。一堂45分钟的课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 教师提出今天要解决的几个语言现象,一般以不超过十个为好。

2.提出一些能引导学生归纳某一知识点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他们是学生能否掌握所学语言知识的关键,也是教师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关键。比如说对一个动词,如run, 你就提出1.what can run?(不及物) 2).What can we run? 3)(及物)what is the special about run?(特殊用法) 等等三个引导学生归纳和记住特殊现象的问题。我想对于动词,每次我们就可以只问这三个问题,以教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

3.教师将自己备课时所参考的资料运用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你所提供的材料(这个材料是老师事先进行筛选过的,把太难、超纲的部分去掉。另外,这些资料应该只是提供某一知识点各种不同用法的例子,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这些例子来回答你提的三个问题,归纳该知识点的用法,将之记在笔记本上。)学生们可以先自己个体学习,再在四人一组的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这一环节是整个学习的重点部分,在我们的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这种小组交流的方式是促使、保证学生全体参与的最后方法。

4. 对每个知识点请一组同学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一下。(这一步骤并不是浪费时间,因为学生在听别人介绍的时候,也是一次对所学语言知识在识记、加工的过程。)

5. 如果教师觉得不放心,可以将自己归纳出的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用法展示给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补全、补齐该知识点。(这一步也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你只需将材料印好发给学生自己核对(在课内或课外)就可以了。

6. 第二天,一定要将学生的笔记本收上来查阅一下,一、保证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二、保证他们做的是有效的。

7. 学生课余对这些语言知识的记忆就是自己反复提问那几个问题,回想相关的例句。由于这些知识都是他们自己归纳出来的,他们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学习、记忆太困难。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老师这时只需做一个引领者、帮助者而已。这样既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上课又轻松,课堂气氛又不会那么沉闷、紧张。

更主要的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引导,当学生已经习惯这样的语言点学时方式后,这一环节的任务就可以在课外完成了,课堂中则是回到创造机会让他们运用的任务上来了(这也是我们英语课堂本应该作为主要工作的事情)(方法就像我上word power的那种方式那样。当然,只要你有将课堂变成学生练习语言知识舞台的教学观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法也只是一种而已。)

以上是我对语言点教学的自我感受,我知道大家为什么更倾向于第一种方法,是因为用那样的方法教学以后,我们觉得我们为学生做了该做的事,自己讲过了,心里也放心一些,最起码是于心无愧。同时,现在的学生由于有多年这样的接受式受教育背景,如果你不这样教他们的话,有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你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在使用一种新方法以前,可以慢慢渗透,结合老方法使用,不要搞得吃力了,为学生的人生发展着想了,却不讨好。

但是,我之所以在这儿将这种方法建议给大家,是因为我是有底气的,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教学的,而且(据课后和学生交流)学生也是非常愿意老师这样教学的。

 
语言点学习问题和材料.rar
word power unit1.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