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们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在本学期8月30日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如何使用这本《名师导学》的进行了交流。现整理如下,仅供参考,若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三年级《名师导学》使用建议
我们三年级老师都很喜欢《名师导学》这本书,也打算好好的利用这本书,在上课的第一天,我们就已经好好地将这本书介绍给了学生,向学生介绍了每单元各版块的功能。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还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名师导学》上的教你一招就特别重要了,所以我们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课上领着学生一起学“教你一招”。
三年级《名师导学》上的儿歌都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教学时我们就结合“歌谣欣赏”这块进行教学,同时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在班级的英语角里,我们把书上的英语谚语作为常规积累,以便学生诵读。
在每单元的最后一教时,我们就领着学生读每单元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一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每单元的习题我们准备放在期末复习的时候用,先复习看每单元的单词和日常交际用语,然后做习题。
四年级《名师导学》使用建议
学生: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通过阅读〈名师导学〉提高预习效率;学完新课,学生再次阅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同时,〈名师导学〉上的儿歌、谚语,可以成为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不过得让学生明白:收集的内容一定要会读,课堂上给予时间展示。
教师:课前通读〈名师导学〉,利用书中丰富的词汇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利用书中灵活的交际用语,创设更多更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一些练习题,既可用作学生的练习,也可选作老师的课堂范例。
五年级《名师导学》使用建议
拿到《名师导学》这本书,我们五年级的所有任课老师都觉得非常好,打心眼里喜欢它,而且也想好好利用这本书。所以在还没有上课前,就把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上面的一些生词和重点内容做了记号,将所有的练习做了一遍。
经过讨论,我们组内打算这样利用这本书:
所有的知识点在新授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所有的练习部分在总复习的时候完成。
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在新课前就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看看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是什么,哪些是课本上没有的新词组,基本句型是怎样运用的等等。
其次,我们就结合“歌谣欣赏”这块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新授教学,并结合重点词汇进行适当地拓展。
在第四课时,我们结合了本书上的“教你一招”进行音标教学。
在第五课时即复习课时中,我们就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了“领你学习”这块后,自己来谈谈收获,总结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新学到了什么等等。然后和学生一起读一下“你知道吗?”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在每节课前的常规活动中,每天安排一个学生来教一句谚语。
六年级《名师导学》使用建议
1.课前预习:学生报道的第一天,老师向学生隆重推荐了这本书,并以第一单元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各版块的内容和功能,并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各板块的内容,并在书上圈画出重要的内容,对于不理解的有困难的内容也要做好标记。
2.练习使用:《名师导学》的练习作为课堂和家庭作业,第二课时家作完成对话和中文填空,第三课时课作完成阅读,家作完成选择,第四课时家作完成听力。
3.课后复习:要求学生每节课后复习各板块的内容,理解和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4.课堂文化渗透:我们每单元第四课时安排了学生学习《名师导学》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了《导学》的收获,也可以提出问题,共同交流解决问题。“教你一招”也请同学来介绍。老师重点讲读“你知道吗?”这一部分的文化类文章,正确理解西方文化,渗透文化意识,有时对中西文化做简要对比。
5.常规活动:“歌谣欣赏”和“谚语集锦”分散在每课时的常规活动中进行。
附:六年级第一单元课时与内容安排:共6课时
课时 | 教学内容 | 课型 | 课作 | 家作 |
1 | B/C | 词汇句型 | / | 抄写(附录+册上的抄写部分) |
2 | A/D | 口语 | / | 导学:对话+中文翻译 |
3 | E/F | 阅读 | 导学:阅读+首字母 | 导学(除听力) |
4 | G/H+名师导学 +文化阅读 | 文化 | 导学:文化阅读 | 导学听力 |
5 | 单元复习+册 | 复习 | 完成练习册 | 单元自主复习 |
6 | 听力训练 | 听力 | 听写 | 预习导学第二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