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教学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的根据时代的需求自我更新,我们一直寻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以求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很多人觉得“reciting”即“背书”这一教学方法已经过时,有违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背书”这种学习方法虽然古老但非常有效,本文着重分析英语背诵的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带领大家对英语背诵有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背诵 背诵方法
同事的女儿今年小学一年级,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五一”期间的作业是背诵“孔雀东南飞”,寒假里他们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和“千字文”,据说她们班的小朋友能在半小时内集体背完“三字经”。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疑问,“这种作业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不是太难了,那么长的文章她们能理解多少,这种记忆有用吗?”我倒是挺赞成这种方法,这让我想起了牛的吃草方式---反刍,即先吃下去然后再慢慢回味。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们现在记住的东西有可能不太理解,但随着以后所学知识的越来越多,愈来愈深,学生们对原来所背记的东西就会慢慢地、由浅入深的逐步理解,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理解不断加深,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逐步会分析、概括、判断,原先不理解的词、句、段、章等在这过程中逐渐被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因此也会提高。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英语教学。
新的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加大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的量,特别要注意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我们目前使用的牛津教材非常明确的体现了这种要求,词汇量丰富,是旧教材的两倍甚至更多;重点短语、句子比比皆是;课文篇幅长、内容深,涉及面广。)其实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法家马塞勒(Claude V.A. Marcel)指出,外语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
一、新课程理念下对背诵的要求
过去我们背书纯粹是为了考试,所以在背诵要求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对课文文本内容的输出,即学生是否能够一字不漏的将课文中的字句背诵出来,很少注意学生在背书过程中有没有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去培养语感,去锻炼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出现很多学生背书像念经一样,背完后什么都忘记了的情况。导致很多人有“reciting就是死记硬背,是最笨的办法”的想法。如今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英语背诵也应该有新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背书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质量,这个质量包括单词的发音,单词和句子的语调,学生背诵课文的流畅性,以及学生在背诵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二、英语背诵的作用
1)帮助理解语法,句型结构
许多学生觉得英语语法很难理解,句型结构复杂,容易混淆。英语背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牛津
这样看来英语课文如果被理解,并经背诵,那么所到之处所包含的语法、句型自然就印入脑海,背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每个句型和句法现象的本身,还能够了解它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的用法、搭配、语气等,更好的做到学用结合,而且,同一种语言现象会在同一篇课文或不同篇课文中反复出现,当再次看到同样的语法现象或句型结构时,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前面的内容,通过分析对比,可以融会贯通,这样一来,掌握好英语语法和句型相对来说就容易些了。
2)增强英语语感
“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这是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的原话,我也曾经问过学生这样的问题,“你们是不是经常出现做对题目却讲不清理由的情况?”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是语感在发挥作用。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就像刘翔每天要练腿感,姚明每天要练手感一样,学英语的人需要不停的练语感。语感好了,英语水平就上了一个台阶。
古人讲:“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背课文能够促使孩子多读,而且是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训练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表达的连贯性、流畅性,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等。有了好的语感,很多句子都可以脱口而出,既然都能熟练到脱口而出了,还不会运用吗?
3)摆脱语言环境的限制
学英语需要语言环境,但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难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虽然老师也鼓励学生“practice oral English in or out class as much as possible”,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 因此他们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再看课堂上,我们所创设的情景并不完全符合日常生活,加上学生自身的水平问题,以及害羞或害怕被嘲笑的心理问题,在课堂上说英语的几率也不是很高,从而导致好多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不会读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背一篇课文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语言环境、纯正丰富的语言资料,弥补缺乏语言环境带来的不足。一篇课文流利背诵出来,更会让孩子得到英语学习的巨大乐趣和巨大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背诵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听录音跟读模仿锻炼学
生的听力和语音语调,文章的背诵正是检测他们语音语调是否标准的机会,为了成功
的背出文章充分的理解是少不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
过背诵后能够脱口而出的句型结构又给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增色不少。
5)培养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经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多次英语背诵的锻炼,学生的英语语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
增强,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课堂上或课外与他人交流时出现的障碍会由此减少,跟让他们高兴的时考试成绩的提高,这些都促进他们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促使学生敢于自我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或者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希望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以便更加自由得表达自我的欲望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的积极性对学好英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英语背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背诵有选择
在交给学生背诵任务时,教师需要先仔细选择合适的背诵材料。我在选择材料时通常会考虑两点,首先材料所涉及的话题应具有实用性,背诵材料应语言规范、自然、地道、再生性强,有利于学生模仿和活用,这样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其次,我会根据学生实际布置不同的背诵任务,对于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就给一些相对简单的背诵内容,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有能让他们保持学英语的兴趣。
2. 听读是关键
既然我们现在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能否背出文章这个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只有这样的背诵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我跟学生特别强调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手头上的跟教材相配的磁带“先听读后背诵”。学生听录音的过程不仅能够熟悉要背诵的内容,还能锻炼自己的听力,跟读是帮助他们纠正不准的甚至错误的发音,时间长了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去模仿录音里的语音语调,语言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3. 理解很重要
对于一篇课文,首要问题是要非常清楚它的意思。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始努力去背。生吞活剥式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这种背诵即便是记住了也是短时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忘了。所以背诵之前要先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应教会他们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课文内容中包含着很多语言信息,但每个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同样是单词,有的有变化,有的就不变,同样是动词,后边跟了不同的介词,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两句话差不多意思,只是时态不同,谓语部分就有不同的结构 ……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就应提醒学生注意那些用法特殊的单词,重要的语言点和使用率高的词组,学生做好笔记,诵读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指点,英语背诵不再是简单机械、有口无心的“念经”,根据理解的背诵才是有意义的。
4. 评价需灵活
试回想一下我们的学生时代,当自己很顺利地背完一篇课文而得到了小红花或红五角星后,心里充满着喜悦,并想再接着背一篇,当我们成功的解出一道数学难题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我们肯定乐意再接着做第二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喜悦,这样的热情,因为兴趣。在自己努力并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这们功课产生了偏爱。尤其在这种努力和成功得到相应的奖励(例如小红花,红五角星)后,会更加刺激我们对这门功课的爱好。
英语同样如此,所以在背诵上我们不要吝啬表扬与奖励。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那在评价学生的背诵时的标准有可能不同。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在背诵时注意语音语调,流利程度,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这样的要求显然太高了,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做的比较好或者进步比较大,教师都会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以求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很可能出现同一篇课文,两个程度相差比较大的学生得到相同的分数,此时教师的评价标准就是他们进步的幅度,而不是单纯得依据最后背诵出来的课文效果。
换一种眼光看reciting吧。英语背诵听起来很可怕,但它确实一种艰苦却其乐无穷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果把握的好,能让学生习惯的话,学生就会在快乐和成就感中坚持英语学习。实践证明,学生握背诵英语课文的方法越多,学生就会拥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思想的句子;就会有更多的富有灵活性、选择性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更浓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认为在有着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今天,英语课文背诵的教学还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参考文献:
1.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2.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 (中)刘润清 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