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上的报告(摘录)
(
我讲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推进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今天这个会就是研究如何深化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会。听宜昌教育局的同志说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是做得非常好的一个典型,所以我们的会要在这儿开。
我想校本教研要研究很多的问题。首先,现在有很多人在批评课程改革,他们说没有准备好就推进改革,太理想化。我们可以想一下,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实现他的专业发展,是不可能在进入改革之前就作好准备的。所以我要反问一个问题:“教师准备好的标准是什么?你用什么方法
事实上,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没有一个地方在总结经验时能够说:我的老师是因为都做好准备,所以我们改革成功了。我觉得这是不成立的。但是,老师应该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来梳理、反思自己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反思自己教育的理念、行为、效果。对改革的一些目标,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地不断的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这个是很正常的。所以改革是老师提高专业水平,不断进取的一个机遇。对
老师怎么样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呢?一定要脚踏实地进行研究,说得更学术化一点,我们希望通过行动研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校为本的策略的提出,我觉得是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也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现在我们的中小学老师将近1000万,怎么使老师适应这个改革,实现他们的专业发展?集中的、正规的培训,大家知道成本是很高的,而且效果也是很差的。就是听大课,一大课堂、一大课堂听专家来培训。真正的专家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他传播了很多很好的理念,他有很多案例,给我们的老师有很多帮助。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请了一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课程改革的人。他们在上面天上地下的讲了一堆,把我们的老师讲得更糊涂。这样的培训不是没有的,浪费了国家大量的钱,根本谈不上有效果。甚至有的人在这种培训的场合说了很多不应该讲的话。因为是国家的培训,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你发表学术文章没有问题。我们是一个非常学术自由的时代,活跃的学术,讨论、批判,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正确的事情在讨论当中才会越加的清楚。做的不好的事情,在讨论当中也发现问题,促进我们可以改正。但是在国家组织的培训中,我们要和国家的改革思路保持一致。
所以,集中的培训是必要的,但是它不是一个伴随改革的过程,不是老师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的一种专业支持。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样来适应这个改革,因为改革的周期很长。当时我们向国务院提出的方案是10年,现在已经快10年了,所以当时我们还是有一点预见的,因为当时觉得10年想起来太长了,说你们这个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事实上教育的改革是有规律的,不是你想让他快就让他快,它有一个过程,因为你要改变老师们脑子里想的问题,还要改变他的行为方式,它是需要有时间、有过程的。所以这种正规的培训不能依赖它。
那么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经过了反复研究。会议是在江苏昆山开的,开了半截,因为我们旅馆的时间定错了,会还没有开完错就把我们撵出来了,天下着大雨,晚上我们就跑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周庄,虽然是风景区,我们可没有出门,半夜里就进了周庄的一个宾馆接着开会,一直开到第二天四点钟,讨论了整个“以校为本”的方案。当时我们讨论了三个要素,就是我们怎么样在全国给中小学、老师、校长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以校为本究竟它的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东西,我们怎么样来推进这件事情。所以当时是反复地研究,最后总结了三条,现在大家都很清楚这三条。
第一个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学习反思”。因为我们学习了许多新课程的一些理念,那么我要在教室里教书,我要天天备课,我要设计我的教案,然后我也要评价学生,我要和学生有互动,我
第二个大家说,需要在一起研究问题。后来我们就说那是“同伴交流”。老
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有的学校非常小,老师互相之间也不会有非常高明的人,一下子说出他的见解、他的建议就能马上解决问题。有的时候就像
从现在看,“以校为本”的设计我觉得是很成功的。我们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学校变成学习型的组织。所以今天我听见伍家岗区实验小学的经验就是落在这上面。说实在的,非常的激动。因为当时我们在做这个“以校为本”的设计的时候,当时我们就说中国的课程改革如果要取得成功的话,必须使我们公共教育的每一个细胞,就是我们的每一学校成为一个具有新课程文化的、一个有民族制度的、有扁平性的组织结构的新型学校,便于我们每一个老师能在里面终身学习,成为一个教育者,也成为一个研究者。使他们的专业发展,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是当时我们的一个设想。我想伍家岗实验小学的老师们是不是体会了这一些。我们为了推进这个,就成立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全国范围里面自愿申报,在申报以前我们要结对子,不是一个学校申报,而是以县为单位或者以大学中心单位来申报。现在我们在全国有84个项目,研究基地都是自愿报名的,经过我们对他们的一些组合、指导,最后这些项目非常活跃。我们已经开了四次全国“以校为本”的研讨会。今年在北京开的,开得非常的好。
这是以校为本(出示幻灯片),这是我们的项目实施的框架,我们有一个课程教材中心,我们有一个项目专家工作组,在国家我们有84个基地,这个专家工作组的总部在上海教科院,也不是我们教育部课程中心在做,我们成立了一个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设在上海的教科院,
现在我们首先要关心“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研究什么?我觉得这很重要。第四届会议我们推迟了半年,他们急着开会,我没有同意。我说我们现在“以校为本”的整个架子搭起来了,整个的组织形式开始有了,学校也有非常的热情,但是我们也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形式化的趋势。大家都会说教师反思、同伴交流、专业引领,都会说了。但是我们真正的教师反思,反思了什么呢?他想什么问题呢?想得有没有深度?想得对不对?我觉得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究竟我们“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第一个环节,老师在反思什么?第二个“同伴交流”里面有哪一些是要素?有哪一些是同伴交流最重要的、含金量最高的内容?我觉得是不清楚的。第三个“专业引领”怎么样来引领,是学术权威式的来引领,还是研究式的平等交流式的引领?因为我发现有些地方的教研室已经开始指挥学校。比如说有一个语文教研员,她确实很优秀,正因为她比较优秀才成为脱产的教研员,她指导的一片学校,也是以校为本,她就把她的教学法让所有的老师都按她的教学法去做。有的老师就不太高兴,我们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本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把我们每个老师当成研究者看待的,我们教研室去工作也是研究者之一,我们不是新的学术权威。我不希望在学校里面对老师有太多的这种强制性的指导。我觉得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职业,教无定法。每个老师有对教育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积累,有他跟学生不同的交往方式,很难说谁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像这样的一些情况的出现,我就提议在第四届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什么”。首先我觉得应该研究教学设计。因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是在教育学的环节上。这回我请来了比利时的专家,请他专门讲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来设计充满活力的、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的课堂?首先是教育内容,我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根据教育内容,决定内容的呈现的方式是什么?现在很多地方的教学中,规定每一课老师只许讲25分钟或者说只
比利时的专家讲了怎么样的课堂是一个好的课堂,他说教育内容是很重要的。我们怎么理解知识和技能呢?有很多人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当成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他说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教育的终级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利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观念,去面对一个现实的世界,去解决问题,去创造财富,使自己能够生存。他认为知识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他说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的资源,是一个人发展的工具。他说教育内容的选择,一定不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终级目标,而是怎么样理解这些东西,以后会用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智慧,变成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一部分,他说这个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当然,我觉得不完全对,但是他讲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在这个目标确立以后,他又谈到了几个概念。第一个,他说我们应该有全程的评估,跟着教学的过程一起运转。他说评估有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是我们要判断什么叫“不当的成功”?这我第一次听见这个概念。第二个是什么叫“不当的失败”?什么叫不当的成功呢?他说你这些内容呈现以后,现在学生好像告诉你他会了,经过训练他会了,你会给他很高的分数,但是事实上这些知识对他来说始终是外在的,他不会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在你这里却得到了高分。他认为这叫做不当的成功;还有一些学生,他非常地活跃,但他掌握的方法、表达的方法不
我觉得他讲的这个,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因为大家对知识的很多讨论还没有达成共识,认为知识越多越好,特别是解那些已经变成了套路的那种题目,一见这种题我们马上就能解,就可以得高分。事实上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其中的原理,真正地理解了它的概念,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迁移和运用,能够解决问题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问号。所以在解一套又一套的题得高分的学生,是真成功,还是不当成功?我觉得这是值得考虑的。所以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里,这是要考虑的很核心的问题。
另外,一个好的教学环境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学生有没有机会参与?应该说,学生参与的机会越多,参与的程度越深,自主学习的成分越多,将来有独立学习的几率就会越多,这是一种学生的参与。但是我这个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的教学任务都是很重的,我的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都参与了,我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了。我怎么来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参与?我觉得都可以有很多的研究。主动参与、深度的参与,需要我们要设计机会。怎么样来设计机会?
此外,就是教学策略的选择。互动没有质量,这种互动是低效的。但是什么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在学生互动以前应该做哪些准备,这个老师都是要花功夫的,并不是老师简单地把一个学生叫起来,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啊?事实上这还是比较粗放的。教学需要设计,是需要下功夫的。
还有就是学习共同体的问题。叫学生把椅子站起来调过去,马上就由老师现场提出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我不知道参加过多少课堂小组讨论,很少有真正讨论出东西来的,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式。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一定要做好准备。我在德国参加过一个高中历史课的一个小组讨论,讨论的问题老师在两周以前已经印了,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资料,找资料的一个线索,还有讨论的题目就是“二战期间德国证券市场的情况,以及它对德国今天经济的意义”。两星期以前就发给学生了。班上18个学生,学生去做了两个星期的准备,准备了自己的东西,准备完以后分了三组讨论,我们参加了其中的一组。我觉得德国的学生很拘谨,不如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他们拿着自己的稿子,就把他找到的东西都念了一遍,然后讨论完了以后,归纳了一下小组的意见,究竟有哪几个观点。归纳以后,就互相地推选了一个人去讲。
这个讨论结束以后,我问了老师一个问题。我说好像你们的学生讨论没有组长。他问什么叫组长?我说就是没有一个组织者。他回答说我们不要组织者。我问为什么?他说我认为应该发展学生的自治能力,学生不应该在别人的管理下行动,应该有自己行动的准则。比如说讨论四十分钟,这里面我有多少时间,我应该怎么样控制自己讲话的时间。第二是要听听别人是怎么说这件事情的,他和我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我要站在他的立场来考虑,他为什么会跟我说不同的意见。第三是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理由去说服别人,说我的意见也是对的。所以,他讲他组织的这个小组讨论没有学生的权威。强调的是自治、自立,强调在一个公众情况下,遵守一个基本的大家公认的规则,尊重别人的话语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跟教学内容似乎没有关系,但是渗透了对孩子们全方位的教育。所以,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的形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我们研究什么问题?我们不是仅仅研究教学的细节,事实上我们是研究整个课堂的文化,课堂的社会学,学生全面的成熟和发展,这个是我们在教学上全方位关心的。另外对学生差异的关注和指导,还有一个就是课程资源。首先我们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更多的是老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比利时的
另外就是教学评价,这是非常有学问的一件事情。教学评价要和整个教学设计呼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要掌握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定义,那么你要找出来这个概念和定义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另外,“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也是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比如说我非要乡下的学生去理解城里头发生的事情。他见都没有见过的,不是他的理解能力不行,而是他的文化差异影响了他的理解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不行,这种评价也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根本没有给学生一个加深理解讨论的环境和机会,或者说你的组织方式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只有少数学生能理解,所以评价都要考虑。另外就是互动,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这个,怎么来评价?像这些东西都是对评价形成制约性的因素。所以评价不能仅仅盯着一个终结性的结果,而要对学生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对全程的环节进行深层的分析。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下面简单地跟大家讲一下,校本教研在全国开展以后我们究竟改变了什么?
首先我们会看到,校本教研改变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从任务上讲,以前是为了生存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标准,现在慢慢地老师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理想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把改革当成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开始研究如何提高自己。这里涉及到了什么问题呢?校本教研动员了每一个老师参与到改革中间来,使他成为改革的一个研究者,
其次是人际关系。以前是以个人为中心开展教学,与其他的教师的交往可有可无,就是有时候我们说的“教书的个体户”。但是现在他们可能有共同研究、分享、欣赏、反思自己。另外对学校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原来不关心学校的规划,学校的发展,这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校长的事。学校的制度,说实在的也没有很开放让我们的老师来关注。但是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老师开始关注学校的长远的发展,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改善了师生关系,也改善了与家长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学校的文化,教师摆脱了各自为政的个体行为,互助与合作成为学校新的文化现象,也改变了学校的一些组织结构。
教研室工作方式转变,这是属于我们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机制的变化。我们发现教研室从原来他们老发布课题让这个学校做,要那个学校做,到现在他们发现课题,知道应该去做些什么研究了,提出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另外一个由指挥研究到共同研究。刚才我讲的指挥学校做这个做那个。现在慢慢地他们已经成为学校的伙伴。另外一个是,原来他们在办公室里做很多事,但是现在他们到课堂中去做了;原来大家都说我们教研室是考研室,研究考试,但是现在他们走向研究教学;另外一个由原来的单纯的学科研究。发展到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可以说现在他们慢慢地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支持性的专业队伍。
教科书的制度也进行了变革,但是现在我们整个课程改革还是面临着很多挑战。第一个是课程改革的整个推进,各个地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非常好,有的地方改革还不是很到位;另外一个是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还有很多地方停留在认为它是一个专业的事情、是一个业务上的事,还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离这个认识我觉得还是有距离的。特别是有些地方政府这个认识上不去,课程改革就举步维艰。我们下一阶段要动员各级政府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另外随着整个改革的推进,政策措施还不完全配套,体制机制也不完善。面大量广的专业支持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的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今后我们工作有一些重点,第一个我们会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的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修订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另外继续大力地推进和深化高中课程的改革,明年我们要就中考的改革要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推进和深化中考的改革。教师教育的改革,现在教育部也在紧锣密鼓地在策划,在推进。再就是农村,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还有一个就是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刚才我讲的三级管理制度,我们要逐步地完善,逐步进入常态;再一个加强课程改革的全面的专业扶持,加强教研,同时我们要构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研究平台。
最后给大家讲几句。面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人才优势的压力,以及国内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挑战,从现在来看,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式是刚刚完成事业的规模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院校的扩招,规模的发展,可以说前一阶段是轰轰烈烈的,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的篇章,但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还是粗放的。所以教育应该尽快的从规模发展迅速地转到提高质量上。六年的实践表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我们进入下一阶段,就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深化改革的一个阶段,我们会面临新阶段的新问题。正如十七大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的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十七大报告里的原文。我觉得这对于整个改革来讲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阐述,也为我们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