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常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
信息时间:2008-10-24     阅读次数:

常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位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师平时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2、注重知识更新,提高技术素养。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更新较快,学科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发展水平、思想及情感发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把握课程标准中相关教学内容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并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提高课程开发能力;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5、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交流和评价(应设计活动评价量规表)。

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探究的任务,以及相应的评价量规表,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晰、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准确,演示正确、熟练。

2、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4、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5、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问题和任务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动态生成资源。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

9、课堂教学应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10、采用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交流和评价。在评价中,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元性。

三、课后教学活动

1、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感。

2、检查教学设备,排除设备故障。

3、及时批改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

4、进行课后辅导工作,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开展课外活动辅导工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

四、评价与考核

1、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信息技术课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评价方式,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信息技术学科只进行期末考查,不进行期中考查。考查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3、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