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七年级上册课件>>文章内容
宇宙里有些什么·部分民办初中校联校教研活动.ppt
信息时间:2008-12-07     阅读次数:

部分民办初中校联校教研评课记录

 

 

活动时间:2008126        

活动地点:湖塘实验学校

记录人:沈鑫涛

主持人:张 春(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这次活动的研究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有很多值得探究的话题。同单位教师尽量集中先议一下(时间35分钟),每校推荐1人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发言人:余 青(星辰实验学校)

本单元还未上。宇宙离我们还是比较遥远,怎么处理科学与语文的关系是思考重点,“关注科学,在科学中学语文,在语文中学科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从三个角度入手处理课文里的知识。了解一些知识,学习一些方法,渗透一些思想。第一部分放在课前自习,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交流补充,对课文有比较完整的了解。没有明确说是说明文单元,在说明方法上淡化,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定加进写作的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如何去做,还有哪些不足。在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上,我们常用的“征服”一词太过霸道,思想上着重放在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宇宙上。

 

主持人:张 春(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两位老师都比较注意单元教学上的整体把握,第一目标都定在了解文本内容,第二目标的达成途径和效果有较大的差别。我们可以观察老师是否带领学生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场”,有没有了解并利用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的内容,是否了解学生关于宇宙的科技知识的背景。能不能融入这个场,老师的预设目标、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吻合度如何,我们也要多加关注。

 

发言人:胡小凡(武进湖塘实验学校)

感谢各位来到本校指导,余青老师的课语言清新自然,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习策略形成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老师引入课外的图片和相关信息,运用表格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很注意学习方式的设计,在语言的赏析上,安排学生写、学生评。让学生把握词语的语境来思考和学习,这个学习策略思考很到位,有深度。能把握学生发言。不过,是否所有学生都能把握还需要斟酌。老师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说明文特点这一块上很到位,让学生知道语文是反映科学的一个途径,课堂内容十分丰富,如删掉一些步骤,课堂将显得更加紧凑。

 

主持人:张 春(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老师的教学风格朴素、有效。整体感知用了表格,使大家思路集中,但是要思考的是:这个表格对学生思维起到什么影响?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否就不是好的设计呢?

 

发言人:高建伟(常州外国语学校)

针对这个主题,同题异构给我们很多启发。第二堂课让我想起了李白的浪漫风格,课堂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第一节老师的课,表格的形式有必要,但是操作的过程花的时间多了一些。两位老师都摆正了教师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给了较多的例子,起了示范作用,学生调动起来了,说明文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课很扎实,语文素养很棒。第二位老师课堂课件精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体现。但对文本的解读和朗读的安排略微多了点,学习行为参与积极性不太高,也许是学生差异,或者是在陌生的学校吧。

 

发言人:吴双(常州正衡中学)

两节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一实二新,一沉静加冷静、二热情加激情,一似水、二似火。课堂设计从事物特征到说明语言,由几个主问题串连起来,版块清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课堂很活跃。有一些问题的提出,学生表面反映还好,但是不是难了一些,其余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学习情境设计中老师编写的章节内容出示,比较内容的不同,说明方法贯穿其中,强调语文味,形式不太提倡,如果形式更注重一点,目录内容提要是特征的把握,内容是说明文的语言的把握,落脚点还是在文本上。面面俱到的形式,使学生接受有一点难度。

 

主持人:张 春(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很多老师在慢慢形成自己一定的风格。给学生一定影响是不容易的,面面俱到是要出问题。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太相信“取长补短”的说法。更实际有效的做法是让你的“长处”变得更“长”,让它成为你教学上一个突出的强项。当然,“短板”也要处于能保证正常教学的状态。“木桶原理”在这里的运用要作一点特殊处理,比如普通话不好,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提高普通话水平,倒不如去钻研、强化你的长项,张扬自己的风格。效果上,老师呈现的量是否太大,写作作为主要训练点在初中第一节说明文课的教学上出现是否合适?拓展和写有关系,能力点的选择超前。一节课有效性体现在目标单一性、可操作、价值性。二是一个完整的情境笼罩始终,这样的设计是不容易的。常州市翠竹中学的薛韬老师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优课评比决赛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文本长度吓人(《热爱生命》),但是创设了一个独特新颖高效的情境,紧扣文本内容,“硬汉精神”的主题得到张扬,与主题无关的素材巧妙地以略处理的方式带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答案经常不在预设范围内,如果你上课很自信的话,可以往这样的方向努力。

 

发言人:老师(前黄实验学校)

两堂课都像一朵花,百合花、玫瑰花,各有特色。一侧重老师激发学生思维,二侧重教学策略。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文本写的什么,很少关注怎么写。如果要使课堂有趣,要更多关注内容。第一节课侧重学生能力提高,要求高,淡化了内容,重点在说明文的特征,关注语文学科性,方法指导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评价精准,问题设计层次很清晰。个人感受,“感谢学生的配合”,缺乏学生主体性。第二节课精巧,表情丰富,难以学习,上有煽动性。备课花了时间,课堂评价语言丰富,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策略和教学目标之间衔接怎么样自然?是一个思考的问题,是不是每一种问题都要很新颖的设计?说明文大家怕上,因为它的文体显得枯燥,第二节课设计情境编写手册,效果好。语文学科过分强调教学设计,可能会冲淡语文学科味道。坚守自己的优势,留下深刻印象。

 

发言人:老师(省溧中初中部)

两节课重点突出说明文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感觉实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个人感觉对文本的读少了点,是不是可以把一些好的句子读一读,“银河系像环”体现了科学性和语文性,可读。第二节课美、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

 

发言人:张五芳(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

课堂上的共同点读写结合,单篇与单元的整合。大与小的关系,感觉文本内容多。大宇宙、小表格,把庞大的知识体系整理在表格,第二节课把大宇宙整理到一个手册里,带给大家艺术的享受。都有读写的结合,勇敢而大胆的指导学生。第一节课放在整个单元里处理看待,这是一个科学单元,在语文中学科学,在科学中学语文。科学与文学关系的处理,他们是两位巨人,在山的两边他们是要汇合的。作者本人就是穿行在科学与语文之中的,学生创作时要提倡创作精神。学生欣赏语言时,准确是第一的,生动是第二的。教学探索精神就像探索宇宙,是无穷无尽的。

 

主持人:张 春(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七位发言人给大家提供了评课的很好的样例。再补充几点供大家思考:品味语言上还有拓展空间,这正是凸现语文学科性的地方。反思:宇宙是发展的、物质的、无穷无尽的,但也是“可以认识的”,这一点上老师有些忽略,这也是宇宙的特征。我们讲科学要批判反科学、迷信。本单元课文文体复杂,很难把握。“保护宇宙”不是很自然贴切,多少有点脱离本节课的中心,在这方面,学生了解的信息还不够,教师不要主动往这方面引导。平实说明是说明文的本质特征,生动说明和记叙文里的生动又有天壤之别,应该提一下。小组交流第一节课没有,第二节课有一次。小组交流中,每个学生都有压力,都开口讲,评价别人的话,合作互补。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教的思路怎么样转换为学生学的思路?如何暴露学生学的过程?

 感谢湖塘实验学校的精心安排!

 感谢余青和史春兰老师的精彩奉献!

 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4146.ppt
4147.doc
4148.doc
4149.ppt
4150.ppt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