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课 祝你生日快乐
信息时间:2009-01-07     阅读次数: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王奕  

本课教学目标:

1.从了解自己的生日的由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从策划同学的生日庆祝活动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同伴间的友谊之情。在制作“感恩卡”中传递对父母的爱,在策划活动中享受集体生活的欢乐;

2.了解父母哺育自己成长的艰辛,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感激父母,养成尊重长辈、热爱父母的好习惯;

3.通过调查、访问、策划聚会等活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学会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4.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同伴,关爱自己的父母。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传递友情、亲情,并能采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人分享生日的快乐。

 

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生日快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

2.幻灯片,画面:  一学生生日时的画面

 队庆时少先队员活动时的欢乐场面 

国庆节全国各地同庆的热闹场面

诗歌:生日

3.录像:母亲深情讲述孕育孩子时的故事。

4.妈妈的一封信。

5.每位同学课前自己亲手制作的“感恩卡”。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气氛渲染:《生日快乐》的乐曲在教室上空回旋,同时配以画面:学生生日、队庆、国庆、校庆等画面。

1.师:每当我们听到或唱起这熟悉的旋律,都会让你想起什么?(学生交流)

2.师:生日是快乐的,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回忆。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所有的儿女都为她庆祝;1013是少先队组织的生日,红领巾们尽情欢乐……对于迎接每一次生日,我们的心底都珍藏着一份美好的期待,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份快乐!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期待吧!

3.学生填写“生日卡”。(书上)

现场发布:我的生日是      

          生日那天   我最想得到的礼物是           

                     我最想做的事是             

设计思路:生日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份体验。课前这段情境创设营造了一个浓浓的生日情意氛围,把学生带回快乐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调动起学生对生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也立足拓宽二年级学生对生日的狭窄认识,从自己的生日迁移到祖国、少先队、学校的生日,丰富学生的语词理解结构,提升学生对生日价值的认识。 

           

(二)感恩回放

1.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难。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我们一起来听听妈妈深情的回忆。(播放录像:母亲深情讲述孕育孩子时的故事)

组织讨论:看了这一组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

朗诵诗歌,诱发情感:从我们离开妈妈的肚子,呱呱坠地起,我们就成了妈妈最大的牵挂。让我们把一首饱含深情的小诗送给可亲可爱的妈妈。

《生日》

我的生日,

 妈妈最清楚。

每当我生日这一天,

妈妈最幸福。

为了我的成长,

妈妈她曾付出多少辛苦!

亲爱的妈妈,

我感谢您啊!

每到您生日的那一天,

我要唱支最美的歌--为妈妈祝福!

老师小结:虽然妈妈现在不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听出了你们朗读中那份深深的爱,这样的爱会在空中飞越,飞到你们妈妈的心坎上。

设计思路:这一段是本课的情感转折点,也是下一步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启动点和蛰伏点。学生对生日的体验一般停留在快乐的庆祝活动中,并没有过多地思考过生日背后父母的辛勤付出。空洞的说教很难促动学生的真情。妈妈的深情讲述,孕育过程的真实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学生知道妈妈在孕育自己的过程中曾经吃了那么多苦,从而唤起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最后,一首小诗让孩子积聚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及时的表达。

 

(三)亲情传真

1.师:你们知道吗?在今天这堂课上,有一位同学的妈妈给她的孩子捎来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用心倾听。(老师动情地朗读)

2.师:从信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这位同学,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真情互动)

设计思路:一封信,一片情,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个母亲的心声。感恩回放主要是借助外在的媒体和故事,而这个环节旨在通过学生身边的故事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学生对母爱的认识,感知母亲的精心培育和无私关怀,给学生更亲、更强的情感冲击,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积淀下一份最真、最沉的感激。

 

(四)真情回报

1.师:此刻,你们一定也有许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吧。(《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想起)让我们一起把对妈妈的感激放进你亲手制作的“感恩卡”里。(学生在卡上写下心中的话)

    2.师:卡上的话多么感人,你们打算怎样送给妈妈呢?(学生交流)

3.师:除了送感恩卡,我们还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思路:在前期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感谢妈妈的辛勤付出,一是通过感恩卡,让孩子畅述内心的感激之情,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感恩可以有很多表达方式,最主要的是把爱融入到平时的言行中,自觉养成一种习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整个环节与前面的活动融为一体,将爱的教育推向高潮。

 

(五)爱的延续

师:回家后,让我们亲手送上“感恩卡”,用实际行动感谢妈妈对你的辛勤付出。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课的开始,当《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时,一学生生日、队庆、国庆的庆祝场面交替反复出现,调动学生的视觉兴奋点。

当老师总结:“生日是快乐的。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1013日是少先队的生日,少先队员们尽情欢乐……”将以上三个画面定格。

母亲讲述孕育孩子的故事,录像中主要以妈妈的讲为主,背景有静态的照片,还有孩子小时候相关的影像资料。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教师在组织“祝你生日快乐”的活动中,要注意研究学生,调查学生过生日的所思所想,捕捉教育资源,及时而准确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在教学中,多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作针对性的教育。

2本课中活动版块:精彩回放、亲情传真、真情回报等内容,渗透着亲情激发、爱心传递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妈妈讲述的一段录像,教师要事先与家长认真沟通,尽可能地选择能促动学生情感迸发的事件、画面,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生日快乐》的音乐。

2.各小队课前调查。

二、教学过程

(一)美好回忆

师:一份美好的回忆会让你珍藏很久、很久。小朋友们,一定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个快乐的生日吧!谁来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生日庆祝活动是什么?(学生同桌交流)

(二)交流互动

1.师:每组同桌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甜蜜,让老师也满怀憧憬,多希望听听你们的生日故事啊。不过,课前,每个小队都开展了一次小调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你们的收获。

本月过生日

同学的名单

过生日时

最想得到的礼物

过生日时

最想感激的人

过生日时

最想邀请的人

 

 

 

 

 

 

 

 

 

 

 

 

生日大调查

2.老师引导学生将各小队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类,讨论:生日时为什么希望得到这样的礼物?能实现吗?过生日时为什么想邀请那些人?

设计思路: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群体开始出现渴望小群体的愿望,老师应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活动。这里的调查让学生由关注自己的生日到关注同伴的生日,推己及人。并且在调查中,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分享快乐。同时也为下面的小队策划活动作资源铺垫。

 

(三)活动策划

1.师:平时我们都是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过生日,那是一种快乐。其实,和你的伙伴在一起庆祝生日,那也是一种快乐。下面,我们各小队就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贡献你们的智慧,给本月过生日的同学策划一次集体生日活动,好吗?

要求:(1)活动要既热烈又简单,让过生日的同学喜欢,留下美好的回忆。

  2)交流时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各小队策划生日活动,交流)

2.师:你最喜欢哪个小队的活动策划?为什么?(学生交流)

3.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合作下,综合各小队的金点子,共同形成最佳活动策划方案。

设计思路:过生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送礼物、拿贺卡,要想走出学生的这种认识,要打破学生对庆祝生日的个体模式。教师通过集体生日的策划让过生日的学生在别样的生日庆祝中感受到同伴间真情传递的快乐,获得新的生日体验,而帮别人过生日的同学在策划中感受到智慧创造的快乐,也获得了新的生日体验。两种角色,两份体验,让生日庆祝活动在这里升华。

 

(四)后续活动

在夕会课上按照最佳活动方案为本月过生日的同学过集体生日。

 

三、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生日活动的策划,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庆祝生日不在奢华的形式,而在于用诚挚的心、朴素的爱进行一次情感的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的能力。尽情地让过生日的同学感受同伴和集体的温暖。同时,也应提醒学生在实施生日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合理的消费。

2.要注意发挥学生群体教育的作用。创设生生互动互学的机会,增强教育的趣味性、生活性、实效性。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