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市北实验初中教科研工作阶段总结
信息时间:2009-03-03     阅读次数:

几年来,我校教科研工作发扬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优化教育教学的工作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于课堂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办学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文化的建构。现对我校这些年教科研工作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课题简介】

第一轮办学课题《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校——以班级建设为突破口,探索优质校园文化》于2002年申报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历时五年的研究,于20074月通过省教科院专家组的现场鉴定,顺利结题;第二轮办学课题《“教育从尊重开始”的教师文化建构》于20083月申报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在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引领之下,已全面进入研究实施阶段。

【课题管理】

1、由上而下行政推动与教师合作平面展开相结合。校长就是办学课题的领衔人,教科室(现为课程发展处)是落实与推进课题研究的中层部门,教研组长分担各子课题的负责人,教研组教师同伴合作,具体实施课题行动研究。

2、教师参与研究情况与学校考核奖励相挂钩。学校专门出台《校本研训专项奖励办法》,将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纳入考核体系,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

【课题实施】

1、找准课题研究着力点,促使课题研究走向实处、深处。

1)处理好两对关系

①“新”“老”传承:“喜欢”与“尊重”的对接,新课题正是在老课题研究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尊重”是“让学生喜欢”的根基,于是提出了“教育从尊重开始”的理念,提倡教师奉行“尊重学生”、“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学校文化。这个课题正是对上一轮课题的深化和提升。

②“点”“面”结合:两轮课题均采取由点及面的推进方式,通过重点子课题的研究,培养骨干(中心成员)队伍,再由骨干带动其他教师一起研究。如新一轮课题首先在华师大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形成了四项子课题,先行开展研究,每个课题由2~3位骨干成员担任负责人,带领组员进行行动研究;一年后,学科子课题研究向全校各方面辐射,学校向全校师生征集“办学课题研究金点子”,以带动课题的全面深入研究。

2)做好两项衔接

①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学校办学课题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校课题研究过程始终牢牢根植于课堂,切切实实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课题研究与提高教学质量融为一体,使课题研究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课题成果真正推动课堂教学实践,真正做到教育与科研无缝对接。例如新一轮课题研究要求各子课题组在实施行动研究过程中,以课例作为研究载体,把组内教师的研究课和常态课作为课例的主要来源,诊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明显与“尊重学生、尊重规律”相符或相悖的言行找出来,对这些言行尤其是相悖的言行必须加以重视,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详细记录;开课人对建议改进的言行加以重视,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落实;这样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把“教育从尊重开始”的理念落到实处,促使教师完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用研究的方式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

②课题研究与学校规划实施同行。新一轮办学课题《“教育从尊重开始”的教师文化建构》是引领我校实施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效将成为检验后三年学校主动发展的主要标尺,因此,我校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实施视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同步推进。

2、借助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校办学课题研究的第二大目的是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几年来,学校借助于办学课题,从学校管理层面的促进教师专业话成长措施具体有:①名家专题讲座与教师读书演讲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一方面邀请国家督学、省教科院原所长成尚荣以及华师大专家来校围绕《“教育从尊重开始”的教师文化建构》课题做了多场专题报告;另一方面推进“做智慧型教师”读书演讲活动,推荐《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和《今天怎样做教师》两本教育专著给教师,要求教师完成相应的自学任务,并组织体现办学课题核心思想的演讲比赛。借助于这些方式促进教师在办学课题引领下的理论学习和提升。②专家指导下的“同题会课”与“教师——博士”沙龙。教师行为的改善关键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中,学校每学期都定期组织在华师大学科专家的指导下的“同题会课”和“教师——博士”沙龙活动,邀请同类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与我校青年教师就同一内容展示不同的课堂教学,观课的专家和教师以研究课题的核心理念为抓手进行相应的评议研讨,以此来帮助教师发现优点、寻找不足、不断改善;同时邀请华师大博士与我校教师就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从理论层面对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解疑答难。③“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要求各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就是“课例研究”,或组内教师开设研究课,或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实录,针对这些课例围绕“尊重学生、尊重规律”进行相应的研讨,发现问题,提醒改进。该要求纳入学校教学常规之中。④建立监督与奖励并行的保障机制。学校出台了《教师常规执行情况考核奖励制度》和《校本研训专项奖励方案》,由学校课程发展处专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检查结果与教师奖金直接挂钩,以此激励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正在建构起“听读写说”相结合的校本研训体系,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群体专业化发展。

【科研成效】

我校办学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积淀,已经显现一定的教科研成效(以08年为例):①“教育从尊重开始”正在成为校园流行语,文化效应初现端倪;②教师研究意识正在不断强化,正由被动跟随逐步走向主动参与;③教师专业成长显现一定成果:086人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各学科优质课评比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省市级各类教育论文评比中我校教师撰写的专业论文22篇获奖或发表,其中1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6篇发表于省级刊物上,4篇或省市级一等奖,5篇获二等奖;08年又有两名教师考上南师大教育硕士,累计到08年底,我校已有16人获常州市教师五级梯队荣誉称号。

 

 

2009.2.28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