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资源共享>>文章内容
实验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阶段总结
信息时间:2009-03-05     阅读次数:

思想    行动    发展

在“奠学生成长之基,铺教师成长之路,树学校精品之牌”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教育科研日渐成为推动我校内涵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本着“根植问题,注重实效,研培并举,内外兼修”的工作原则,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努力促进教师自主改善教育行为、自主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质量。扎实的实践探索,使我校的学科建设、课程研发、教学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逐步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国际视野和鲜明个性风格的研究型教师团队。

一、凸显规范性,推进教育科研活动

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从理念到实践上对教学进行改进和变革,从而为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它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地规范运作,我校建立并健全了适应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统一的教科研支持系统。

1、一把手校长以其敏锐的目光,超前的理念,立足于学校实际,时刻保持科研意识,以科学的方法提升办学水平,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2、合理构建教科研管理网络,在校长室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策划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科室努力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服务性作用,认真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大力推行行动研究,努力使教育科研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

3为了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学校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了“典型引路、奖励先进”的激励机制,每学年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或集体;为了增加课题管理的透明度,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发挥学校科研的更大效能,我们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了“科研园地”,使每一项新的教科研举措以及每一项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都能第一时间公布于众,以此增强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在新一轮主动发展三年规划中,学校还将教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之一贯穿于整个规划之中,突出教科研在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应有地位,确保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4、学校将教科研专项经费按规定比例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学校每年用于教科研经费约10万元。其中,用于培训和购买学习材料约3万元;教科研奖励约4万元;开题、结题邀请专家指导及结题鉴定所需的专项经费约3万元。

二、凸显自主性,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具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研究能力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教师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关键。学习型教师团队的打造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沟通,让个体智慧、团队文化、学校文化相互支撑与滋养。

1、价值引领,促进团队文化建设

我们强调通过对教师的价值引领来促进教师的精神追求。我校提出了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观念:“知难而上,执着追求,实践反思,自我更新”,“工作着,学习着,享受着”,“有眼界才会有境界,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些价值理念对教师的行为倾向与才能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价值理念也成为了具有时代精神和本校特色的教师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要求所有教师根据“学习型”教师团队既定目标(追求真实研究,促进内涵发展),自我完善,努力达到以下十个方面的素质标准: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乐于奉献的学习品质,相互合作的学习愿望,立志变革的学习决心,乐观向上的学习情绪,推陈出新的学习观念,批判创造的学习能力,多层吸纳的学习意识,不骄不躁的学习态度,开发潜能的学习水平。这些标准的倡导,旨在让教师在一种精神的饿感召下,自我激励,自我创新,自我反省,自觉学习,成为新时代的“学习型教师”。

2同伴互助,实现专业引领专业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为此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全面、详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第一年站稳讲台,在“稳”字上下功夫;第二年站好讲台,在“好”字上下功夫;第三年站出成绩,在“成绩”上下功夫,逐步成长为挑大梁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学校坚持以老带新,2006年采取双向选择,合理组合,制定了《师徒结对合同》,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相互听课、评课,从而将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与新教师的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老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教学设计评比、优质课评比、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等,给每位青年教师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长。事实证明,一位名教师一定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者。在实施名师工程的过程中,科研是发展教师的内涵,形成教师独特风格,成为名教师的必由之路。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培训,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培养了一支勇于钻研、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教育实验能力的科研骨干队伍。与此同时,学校还树立教科研工作的先进典型,善于发现,积极扶植,大力宣传,通过项目合作,用“结、帮、带”的方式来带动相对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的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科研队伍。

3、专题研究,掀起教育行动风暴

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专题研究”是我校在国家级课题《当代初中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研究》引领下,以全新的理念,对教师进行的一种“参与—分享”式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专题校本教研的主旋律。在各教研组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常态课堂教学高效的若干问题为研究专题。如语文组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数学组的“提高课堂教学随堂练习实效的研究”、英语组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的研究”、物理组的“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等等。我校从两个层面来加以落实:第一层面,小组行动研究。由5-7人组成,成员多来自同一教研组或同一备课组。小组的研究程序为:深入课堂听课调研,了解课堂教学中与研究专题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选学有关教学理论和相关文章,目的在于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带着学习后的启发,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小组成员相互听课、评课,深入研讨。通过一个阶段的反复学习、调研和实践,得出这一专题的相关结论。第二层面,学校专题研究。以教科研“活动日”的形式进行,由教科室具体负责“专题研究”的每一次具体策划,从内容到形式到反馈信息的搜集。“活动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学校校园网及时发布当月研究的专题和活动时间,专题来自校统领课题下的各子课题,每次由两个子课题组负责。第二,教科室负责主题发言,或是相关理论的推介,或是相关事宜的说明,或是前期活动的梳理,或是本次活动的引领。第三,二个专题研究小组向以PPT演示文稿的形式作10分钟左右的理论引领,可以是这一专题的名家论点,也可以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或相关结论等。第四,二个专题的分组讨论,组长负责,组外教师自愿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加入。第五,组长就前期研究所得,同时吸纳讨论现场观点,作最后的大组交流。

这种全新的校本教研新构想,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专家引领,提升教育科研品位。

为教师寻找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促使学校的校本研究向纵深发展。20073月,学校特邀江苏省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语文教师——东安中学罗天涛、数学教师——勤业中学高煜、英语教师——西林中学的刘向萍来校上示范课。此次活动采用“点课”、“上课”、“议课”的方法,即由我校商定授课内容、指定上课班级,并于一周前告知各执教者,然后三位老师上课,最后大家评议。三位老师凭着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过人的教学智慧,使我校教师获益匪浅;20074月,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来我校进行全面调研,他们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研组,为学科教学督导把脉;20078学校精心推出了主题为“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教职工暑假校本培训,邀请了原教研室主任杨裕前作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原省常中校长王定新作了《有效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邀请原我校优秀教师钱亚梅谈从教生涯的感悟;2008年暑期,学校以组内自荐和集中推荐相结合的形式,有序组织教研组教师、班主任、课题组成员前往师培中心认真聆听专业报告,汲取学术营养;20088月暑假校本培训期间,学校特邀知名专家郝京华、省生物教研员吴举宏来校作学术报告,专家的高屋建瓴,教研员来自一线的由鲜活教学案例引发的关乎“有效教学”的思考,让我校老师获益匪浅之余,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扎实的校本研训,我校老师从专家、名师那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解决了教学上、科研中的困惑、问题,树立了课改必胜,科研必果的信心。

三、凸显前瞻性,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有效的课题研究应该吸纳前沿的教育理念,把握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让教师在开阔视野的前提下,实现自我超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校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确定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主攻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十五”期间,学校以教育部规划课题《当代初中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研究》为载体,围绕“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逐步使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为,促进了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推广和实施,现这一课题已于20083月圆满结题;“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在省级立项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践研究》的整体推进下,以学科为单位,以13个子课题为切入点,全面、创新、高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加强各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的联动,扎实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校本研修。前期已顺利完成了课题开题论证、子课题申报、课题研究三年规划、课堂深度调研、课堂有效性缺失归因分析,初步拟订了各学科高效课堂标准。第一阶段研究的顺利启动,13个子课题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理论知识,对高效课堂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课堂的低效、无效也作了较为全面的理性分析,对后期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定的思考,20089月开始,将全面进入课题实施阶段,教科室将引领13个子课题组将诊断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评价,针对存在或新出现的典型问题、难点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与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策略,形成一定数量的阶段成果。省级立项课题的推进主要从两个“新”字入手:

1、学习有新意

我们坚持从五种文化入手,积极进行教科研队伍的学习型组织建设:1、学习力文化;2、创新文化;3、速度文化;4、反思文化;5、快乐文化。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本学期从骨干层面和群体层面打开学习双通道,项目工作室、课题组长以有效达成“五个一”来带动群体研修:精读一本书、上好一堂课、作好一个讲座、发表一篇论文、抓好一个课题。在共同的学习与研究中,构建一个品德高尚、专业功底扎实、教科研能力强的研究共同体。

2、推进有新招

在教科室和高效课堂研究工作室的联合策划之下,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尝试进行活动的链式架构,即“月末例会——每月一课——活动日——网络论坛——漫品书香”,体现行动的环环相扣和成果的连续、多元

1)月末例会:

为有效管理子课题组的自主研究进程,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共享氛围,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举措,08-09学年开始启动“月末例会”制度,要求各子课题组在例会之前,以小组集会的方式梳理月研究进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抛出困惑,在此基础上,认真填写教科室统一编制的“月研究综述表”,组长带着组内成员的共同思考参加例会,共同把脉,相互纠偏,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

2)每月一课

在开设组内研究课的基础上,通过各组自主申报和教科室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尝试推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校内精品课,以凸显研究价值,以“每月一课”的形式呈现在全体课题组成员面前,给课例评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平台。

3)活动日

国家级课题推进过程中,教科研“活动日”精彩纷呈,给课题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两月一次的教科研“活动日”活动增设“高效论坛”板块。

4)网络论坛

082月论坛方案的出台、论坛使用专题辅导至之后每月一次的甄选议题--网上论坛--观点汇总,可谓期期用心,老师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倾注了较多的热情,围绕教育教学议题展开的思想交锋,精彩纷呈,真正实现了之初我们所期待的“打开一扇窗,倾听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极大拓宽了老师们的研究视野。

5漫品书香

在校园网上开辟“漫品书香”读书架,教科室统一策划安排,定期推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好书,新书及好文章,结合网络教师论坛,定期发布话题,组织专题讨论,努力改善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

四、凸显实践性,收获教育科研成果

当教育科研真正与教学实践牵手时,“学习——实践——反思——”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的行走轨迹。近年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组建设成绩斐然。学校在读教育硕士人数、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比例均名列初中学校前列。部分教师在市教科研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位教师被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多位教师成为生物、数学、英语、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心组成员,协助教研员做好新课程深入与深化工作;多人次获得全国、省、市级评优课一等奖;我校教师参加各种论文评比获奖情况更是喜人。

缘于一份努力,一份执着,我校的教科研工作08年岁末再攀新高,取得的成绩让全校师生更加斗志昂扬,我们一举获得了“常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和20042007年度常州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殊荣。

五、放眼未来,积极探索发展新路

1、一定要加大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的力度。课题研究只有和学校的主要工作有机融合,才会得到教师的认同,从而激发参与热情,才会形成研究的氛围,也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2、一定要对教科研工作实行政策上的倾斜。教师本身对教科研的自发需要有限,如果不能让老师从教科研中得到实惠,就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只有对教科研工作实行政策上的倾斜,才会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让更多教师参与教科研,热心教科研,从而将教科研视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

3、一定要培养一批教科研骨干,培养一批真正的研究者,因为这些教师对教科研感兴趣,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能自觉地去进行研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才去进行课题研究,才去写论文,一旦职称评审通过,也就是其研究的终结。

4、一定要进一步改造、健全学校网络系统,建立课程资源库,提高现有学科网站的建设水平,丰富课程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学校课程培训、教学参考、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和交流平台。

5进一步增强基地辐射功能。作为“教育科研基地”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认真反思和总结,进一步增强学校的辐射功能,将学校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优秀成果向其他学校推介,以促进常州教育的全面发展!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