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围绕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立足校情,以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宗旨,努力用各种培训和活动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引导教师寻求自身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培训及阅读,提高教师理论素养;通过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形成良好的教师共同体,在科研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现就上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师德建设常抓不懈
首先,我们在开学初结合常州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师德建设月活动,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师德规范及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全校教师热心投身到“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为主题的“
(二)校本培训丰富多彩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在第一学期初编制发放了问卷,向各教研组征求对校本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然后,我们指导各教研组认真制订并修改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校际交流活动。上学期共组织开设了13节党员研究课、17节学校对外公开课、并邀请市教研员到校听课指导,与各教研组老师进行了个别与集体的评论研讨,起到了专家的引领作用。另外还组织了教师外出观摩、理论培训、师徒结对等活动。鼓励、
(三)常规管理有条不紊
我们将中层干部听课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每周都由专人制定出《常州市第五中学中层干部定向听课表》,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要求每位听课干部要及时反馈情况,在一周结束时由我们教师发展处汇总听课意见,编制出《听课情况汇总表》,及时提供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使他们能随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另外,我们还与图书馆一起认真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教研组长外出购书活动,让老师们能及时看到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寒假,与工会联合布置全校教工在认真阅读发放书籍的基础上,开展了撰写读书心得的活动。本学期初,则要求各位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这样做研究》一书,并鼓励各教研组从我校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尝试从一些小课题开始研究。
对于校际间的听课活动,我们也总是尽力组织安排好,使老师们加强了与兄弟学校间的联系,取长补短。我们还认真组编了校刊。同时,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我们也总是做好宣传、动员、组织等工作。
(四)各类竞赛有声有色
上学期,我们围绕如何引导教师主动发展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一方面,对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我们都会及时提醒并督促他们参加,也会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老师们在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活动、省、市基本功大赛等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一批年轻老师开始崭露头角。我们还针对学校实际,编制了《常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方案》和《常州市第五中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比赛细则》,具体包括了教学案设计、说课、创新板书设计、演讲、课题方案设计、解体能力考核、教育博客等七项活动,而且根据我校的特色及教师实际情况,首次将比赛分成艺术类和普通学科类两大组别,受到了老师的欢迎。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活动前有动员、活动中有培训、活动后有总结。第一学期,共有46名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体育学科的老师参加了比赛。而本学期,将有11位艺术老师参加艺术组别的基本功大赛。这一方面给了青年教师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更为他们提供了学习、锻炼、展示的机会。而历时长达4个月的比赛也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组织活动的能力。
(五)科研、考核再上台阶
本学期恰逢常州市第八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比,从最初的理论考试到最后的民意测评、材料递交,我们都尽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最后,史晓谨等4位老师被评为了“常州市骨干教师”。 此外,对于学校教师的获奖情况,我们也及时张贴喜报、年终则做好统计和奖励工作。对学校已有的《四级梯队评比条例》也进行了修订,并完善了《常州市第五中学教科研奖励办法》。
而老师们的科研能力也在总体提高,本学期由教师发展处
二、工作改进之处
由于教师发展处是新设立的,工作头绪多,两个工作人员又都兼高三班主任,因此,许多工作还有待完善。
尤其在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研究方面,今后还应在如何更为有序的进行过程性指导与规范管理方面多动脑筋。另外,对如何更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上也要多思考;校本培训也还不系统,为教师提供的最新前沿理论资料不够丰富;校本教研活动也还主要停留于表层,没有做细致地总结;在各类活动的组织上要更加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