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理性 铸造研究品质
长期以来,朝阳中学教科研工作在教研室的各位专家的不遗余力地指导、帮助和引领下,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 我们的思考
教科研工作引领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变革,它是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教科研工作是一个不断进行师生发展需求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挖掘学校优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确定和调整研究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唤醒师生发展积极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有效配置和开发资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长学校专业知识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否促进了学校发展,是否有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一)学生能否从教科研中受益
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教科研工作的终极目标,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了解:
1、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2、学校是否为学生发展又提供了什么?多样化的课程、恰当的个别指导、还是有效的鼓励措施?
3、学生是否有进步。
(二)教师能否从教科研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也是教科研工作追求的目标。
1、教师发展存在着什么问题,教师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2、学校是否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并采取了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发展。
(三)学校是否形成了有效的教科研机制
1、是否形成认同的科研目标和健康的主流文化。
2、教科研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是否有效。
3、是否有效地形成课研训一体。
4、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库。
二、 基本概况
课题群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层次”。 随着校本教研逐步走向深入,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普及,学校科研氛围日趋浓厚,课题实验正在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无序走向规范,从无主、无助走向自主、自立,依托教研室专家的科研力量从教研走向科研。形成了教师维度与学生维度、教学维度与德育维度、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课题推进与项目推进、立项研究与非立项研究、多人课题与个人课题的课题群。
学校以课题群为焦点,展开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与评价的研究、校本课程精品化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的研究、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教育的研究、学生德育活动系列化研究、分层教学的管理与评价的研究等领域的探索,已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科研兴校”思路。
教师发展逐步从“经验累积”走向“基于经验、基于问题的研究”。朝阳中学教师队伍年龄构成偏轻,教学经验不丰富,但是他们朴实、肯干。几年来,教师把课堂教学优化作为重点,投身于教育科研之中,以多个省市级课题作为核心,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研究从“观众式”向“参与式”靠拢,学校校本教研参与度高,研究氛围逐渐浓厚,研究主题逐渐明晰,研究深度逐步深化。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从理论认识向实践行为跨越;教学模式从传统单一的“授—受式”向灵活多样跨越;师生关系从居高临下的非民主状态向民主平等渐进。
学生成长逐步从“控制教育”走向“自主教育”。基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艺术特色、体育特色”教育理念,学校始终把学生活泼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积极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和学习内容;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个性发展的艺体特长项目;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班级管理干部及管理模式;学生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意识。
三、 课研训网络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本。构建合作文化,创新校本教研,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是本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策略。
近几年来学校针对校情、师情等实际情况从四个视角,建立了教科研管理系统,基本上形成课—研—训达到一体化,下图是本校的校本研修网络。
教师专业成长 校级研修 讲座 论坛 沙龙 观摩 专刊 网络 专题展示等 (学校整体视角) 非建制组研修 课题组 项目合作体 (群体视角) 建制组研修 教研组 备课组 年级组 (群体视角) 同伴互导 课堂观察(同伴视角) 自我研修 (自我视角)
每学期根据深度调研后聚焦的问题来确定校本研修的重点,其中学校开展的智慧论坛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及时作出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2007年9月开始,我们将原先规定的“每月必写二次教学反思”,(当然这之前多数教师都是网上抄的),改成每学期二篇,每篇有主题、每次交流研讨且评比,我们称之为智慧论坛。论坛以分享教育智慧为宗旨,针对性和计划性很强,每次的研究主题都是由各学科教研组长、课题组长,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聚焦后确定的,全体课任教师全部参与,当然开始时是由行政推动的。
“因为每月抄二篇,不如每学期实实在在写二篇”这是我们一开始的广告词。老师们愿意接受,包括老年教师。老教师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最薄弱的环节,游离在教科研队伍之外的基本是那些老教师,多数不愿再做课题研究,但是他们不拒绝写这种教学反思,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应该完成教学常规。
但是这种标注着“主题式的教学反思”其实是有着很强研究意识的课题,如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提升教育智慧、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分层教学在我的课堂等,他们为了写教学反思,也得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所以当他们完成一次次任务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教科研的队伍。一位临退休的教师,他设计数学课堂观察量表、观察报告和课程纲要曾经是其他教师的示范作品,事实证明教科研工作同样可能促进老教师的发展。
这种活动的生命力还要靠相应的制度扶持,论坛的作者(即教学反思的作者)每学期都能获得好书奖励,获奖记录列入智慧教师的评比项目,同时在教职工大会上作专题发言交流,让研究成果及时得以推广应用。
智慧论坛就成为学校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中心的李岩主任是这样评价的,从学校现有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做这样的校本研训的学校是不多见了。
四、 课程建设的研究
通过对课程建设的研究,学校初步形成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各学科组负责人任组员的课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管理、考核评估、校本研修等项目组,实行项目推进,如下图。
领导机构 专家顾问 研究机构 职能机构 专业委员会 中层职能部门 课程管理委员会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开设选课指导 学科课程纲要审议 校本课程学分认定 综合课程学分认定 综合素质评价 考核评估委员会 专业素质教学业绩 教研组 教导处年级组 团 委 教 导 处 教科室 学籍管理平台 校本研修委员会 培训、实践、研究 教导处年级组 团 委 教师管理平台
在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中,着重从以下几个研究内容来汇报。
1、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教师成为教育内容的活的载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他所拥有的经验主宰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结果。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把握和提升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
学科课程是基于教科书进行的课程实施,如何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规划教学?
从2007学年开始,我校从校本课程和学科课程入手,教研组/备课组成员以合作研讨的方式来完成学期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个学年/学期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它是教师对学年/学期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以纲要的方式呈现给同行、学生与家长。如,对于体育学科来说,篮球在初中三个年级都要教,属于螺旋上升式的教学,但是三年只有一本教材,如果中途换体育教师,教与学可能会脱节。目前我校通过编撰学期课程纲要,将三年内学生要学的分成各块(篮球、武术、足球等),篮球教学分为六个学期,各个学期教到哪种程度,学生应有怎样的水平就作了整体规划。上述工作我们借助下面的表格(见表1)来进行。
表1 标准、测验、教材与课程纲要的联系分析表
科目: 年级: 讨论时间: 参与人员: | ||||||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 设计怎样的测验/评价来检验目标已经达成? | 如何处理教材章节的内容?还需要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 形成《学年/学期课程纲要》 | |||
目标陈述 | 主题内容/活动 | 教学方式 | 具体评价方案 | |||
…… | …… | …… | …… | …… | …… | …… |
目前,我校的二十多门校本课程经历了学生需求调研——课程开发动员——课程申报——课程纲要——学生选择——课程评价——自编教材等过程,这些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程学分制
从学校层面主要在完善教师配备、强化资源积累、深化校本教研方面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这是,校园电视在播放六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这是教师为七年级学生作研究性学习技能培训。2007年9月,金坛华罗庚中学三十多位领导和教师来我校观摩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题报告,2008年6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摩活动,有来自武进、金坛、溧阳和市区范围的近百位领导和教师观摩了答辩的全过程。教研室朱志平主任评价说:这是一个真实的现场,令人回味的现场。体现了交流过程的真实性,教育过程的交互性,课程价值的启迪性。2008年11月,我校邀请武进教研室钱新建主任,来校做“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问题”的报告,此次培训目的在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力。
出于对课程实施中评价的设计应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的考虑,我校为每个朝阳学子提供一份朝阳中学课程学习建议,并以课程学分制的形式促进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学分制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体育与艺术“2+1”项目课程领域中实施课程学分制,其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予以10学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予以5学分、劳动与技术教育予以5学分。
3、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省级课题《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于2007年12月已经通过了结题,目前已经进入成果推广阶段。学校依托校本资源,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既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又从校本课程重点学习,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民族传统文化”专题,而且通过兴趣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进行体验,形成了由必修+选修+活动一系列课程有机融合而成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民族精神,形成克己忠恕的文化特质,以达到“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的目标。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促进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
目前我校脸谱、陶艺、剪纸、书法、古筝和京剧等已经成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的特色。
朝阳中学是江苏省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周密计划了实施方案,并在启动仪式、课堂教学、兴趣班、师资培训、外聘教师等方面提前落实和实施,2008年省内各大媒体对本校全面推广和实施京剧进课堂的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五、课堂教学研究
我校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从“优化课堂教学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到现在的“创设智慧课堂促进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都是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
教师课前充分备课是一堂好课必不可缺少的,因此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较多地关注了自己的预设,较少关注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和学习进展,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预设和计划就有可能起副作用。教学即探究,我们倡导的创设智慧课堂就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运用教学机智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三种形式九种主要教学行为进行量表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如何将“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适形式、关注结果”这四种基本行为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行为的主体框架。
引起意向
调适形式
表2 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模型
课题组分成多个子课题对四种基本行为中教师教学机智作了研究,对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和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有了相关的结论。
通过对课堂观察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我们发现课堂观察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是个很好的“脚手架”。于是,请了华师大崔允漷教授给我校教师作了课堂观察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对现有的课堂框架和量表的学习与研讨的基础上,全校推广学习与应用课堂观察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学机智的提升,同时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来检验智慧课堂的创设与否。
课题组将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促进了研究团队和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在本学期开始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进行听评课后,教科室制订了相应的《常州市朝阳中学关于规范备课开课听课评课的若干要求》制度,以促进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的形成。
六、关注生命质量的研究
1、如何关注学生生命质量?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教学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同样教科研工作也一样,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发展,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发展。
我校的地段学生与蓝天学生参半,坚持尊重差异、不歧视、不放弃的理念尤为重要。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开发相应的教材与教法、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独立命题、降低难度,同时学校在管理措施进行了创新,将家访纳入班主任常规考核、将党员示范岗设置各班级、将专题研讨作为师生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提供心理咨询,同时师资搭配进行了整合。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贯穿在整个三年的课堂教学中,蓝天班与普通班的学习进度与难度在慢慢缩短差距,九年级蓝天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与难度与普通班持平,期中、期末都参与教研室的统一命题考试。我们在不断地总结蓝天学生的教育经验,江苏教育电视台就此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
除了提供丰富的课程生活、高效轻负的学习环境,学校开设了国家级体育与艺术“‘2+1’工程的实验项目研究,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能够掌握二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学校建立了学生学业跟踪体系。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学校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形成动态变化的图表,记录在朝阳中学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上,跟踪学生三年在内学习状况。通过手册帮助学生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建议,同时记录学生个人在初中三年的成长历程。
2、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要让教师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首先要了解教师的发展存在着什么问题?
在教科室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一系列的数据都直指一个问题:优质生源减少、蓝天学生增多,教师的成就感越来越低,如果仅仅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教师与学生都会永远生活在失败与痛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发展该往何处去,学校能为教师做些什么?
教科室精心策划大型的“我心目中的智慧教师”系列评选活动,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同时引导教师争做智慧型教师,让教师感受成功。在2008年2月,经过多次宣传发动,全校教师自愿申报,递交个人竞选资料,第二阶段,全校千名学生的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我身边的的智慧教师”,学校将其摄录成“朝阳中学教师智慧故事——2008”,第三个阶段是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我心目中的智慧教师”。最后是隆重的颁奖典礼,持续了一个学期的评选活动在08年教师节落下了帷幕。 “智慧教师”的成果回放、精彩的颁奖词、5位获奖教师的肺腑感言、学生们充满激情的诗朗诵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在职教师、退休教师一起感受着这份喜悦和收获,感受着这项活动的真正内涵。活动结束后,我们在思考一系列问题,如何延续,如何与其他活动整合,如何发挥智慧教师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师生受益,如何进行考核与奖励,如何进行包装再宣传等等。教育信息网的编辑说,你们这项活动搞得很好,我们需要这方面的后续报道。
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思考,还有更多的是管理层面的变革。
学校修订了听课评课制度、优秀教师评选制度、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并出台了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方案。
同时,学校的知识管理也在努力地跟进课程改革的步伐。
怎么样才能让50年的学校智慧为今天的朝阳人所用?怎么才能让每位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学校共同的财富?怎么样才能改变教师事务繁杂、效率低下的状况?
朝阳人一直在求解,幸运的是,我们正在逼近答案——促进教师个人和共同体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学校也是在摸索中前进:
有论坛的传播、沙龙的研讨、校内共享资源fttp文件夹、校内学习网络、家校联系平台、优秀教研活动公开展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网络预定、各学科的智慧课堂学本和校刊智慧朝中,教科室协同各个部门从培训、技术支持、制度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策划和实施。
教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师在努力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