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英语>>通知公告>>文章内容
2009年3月27日七年级“注重写作过程指导的模式的研究”交流平台
信息时间:2009-03-25     阅读次数:

     2009年3月27日七年级“注重过程的写作模式的研究”交流平台

 

    《英语课程标准》对七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7B Unit 3 Main task正好是指导学生写一封邀请信。该如何指导学生写这封信?过去我听过一些教师上这堂课,教师花了很多气力和时间教本课调查表的内容及知识点。还有教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成写好Invitation letter的第一部分, 而路线就一带而过,基本不处理。本人认为,这样处理其实是把握教学目标不够突出或全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掌握并能运用本课中的四会词汇和主要句型。2技能目标:能根据范例掌握写作方法并写一篇邀请函。3、教学重难点:学会组织信息并学会路线表达方法。有两个主要任务:第一、写一封邀请信。要求能交代清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及参加人员等主要信息。第二、并能在信中指明路线。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写作教学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类:重结果的教学模式(product-oriented approach)和重过程的教学模式(process-oriented approach)。重结果的教学模式强调语法、句法、词汇层面上的教学,学生学习写作是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注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该模式将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本人及其写作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策略运用上。它不仅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它强调学生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前后过程中如何处理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它强调通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阶段性的分析、评价来发现其发展和进步的轨迹;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调动学生自主意识,要求他们根据作文选题的需要自己去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它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倡导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交换意见,相互修改文稿;它还强调师生的互动,倡导师生间的意见交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本,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能给每个学生成功感的教学理念。

        按照注重过程性写作的教学模式特点,327朝阳中学的成巧兰老师和西林中学的吴洁老师将同课异构7B Unit 3 Main task一课,两位教师虽然具体教学环节不同,但都将本着注重写作过程指导的原则,着力在学生写作之前,通过讲授、分析、归纳、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时需要用的主要句型,让学生掌握邀请信的结构,学会邀请的句型并巩固指路方法,通过输入指导当堂模仿写作—课堂交流评改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邀请信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写好邀请信,并且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邀请信的第一稿,并且课堂上进行交流和互评。这种注重过程的写作指导课有助于学生克服怕写心理,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规划能力和写作技能。

——————————————————————————————————

       另外请老师在观课时注意以下三点:1. 两位教师的课堂任务链的设计是如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2. 两位教师在课堂指导中重点关注了哪些写作技能的培养,是否有效?3. 课堂的当堂评价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刘芸)

————————————————————————————————

 

会议发言记录:

                           7B Unit3 Main task写作训练课教学设计简案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吴洁

 

一.教学内容

   《牛津初中英语》(江苏版)7B Unit 3 Main task。本课时是对学生围绕本单元话题的一个综合能力训练,以“organizing a farewell party”为范文,通过学习筹备告别晚会的过程,从问卷到总结问卷结果,再到写邀请函,并附上路线,要求学生了解邀请函的写作格式,并能在写邀请函的语境中组织信息并指明路线。

 

二.学情分析

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爱说会写;注重过程性的写作指导,为学生的写作打好铺垫。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英语功底较为薄弱,语言积累少,在心理上害怕和抗拒写作也不无道理。但就整个单元的设计意图和构思而言,Main task这一板块体现了这一单元的最终成果,前面的各项活动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都与实现这一目标有关。“中心任务”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语境真实,有效发展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心任务应该是一个单元的高潮部分,是整个单元的精华所在。

中心任务在第一课时就已经点明,此后的各项活动和子任务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中心任务。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需要和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程性写作”指导。只要训练得法,铺垫到位,到完成中心任务应该是水到渠成。

 

三.设计思路

Step 1.  Free talk and finding the way

作为到朝阳中学的教课的新教师,我以新教师了解学生为目的,与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对话,很自然地教授了“monitor”这个单词;从老师了解学生到学生了解老师,引出任务:如何从西林到达朝阳,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找路,为后面邀请函中看地图指路作好铺垫,同时也为学生在自己的邀请函中指路降低了难度,因为使用的是同一张地图。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Making a dialogue

由学生了解老师到教师总结性的自我介绍,过渡到周末的活动安排,教学“barbecue”和“picnic”,很自然的问学生一系列问题: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cnic outside with me? Where shall we have the picnic? When shall we have the picnic? Who shall we invite? 为下面的dialogue作了一个示范。设计的dialogue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说,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邀请函Main body的要素,但并不点破。

 

Step 3.  A farewell party

有了上面对话的基础,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投影中的练习就非常容易了。投影中的“where, when, what who”再一次在视觉上强调了Main body的几个要素。此处环节让学生以ask and answer in pairs的方式完成,等到学生完成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又向学生抛出一个任务:How do the students invite their teachers, parents and classmates? 让学生在自由回答的基础上引出邀请函。

完成书本中的邀请函,教师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邀请函的写作格式,鼓励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概括,教师作归纳性总结,向学生交代邀请函的写作格式,特别是交代Main body中必须要写清楚的要素,那么到这儿为止,已经是第三次向学生进行暗示了。

当学生觉得好像已经完成了任务的时候,教师再问:If some of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 way, what should the students do? 由此过渡到画地图和指方向这个环节,因为有了上课刚开始的复习,完成这部分的练习不成问题。教师必须要点明的是,邀请函中也要包括指路这一部分。到此基本一个完整的model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己实践了。

 

Step 4. Writing an invitation letter

教师创设情境,假设朝阳中学的学生要在本月28日在操场上举行晚会,想要邀请西林中学的学生参加,根据投影上的格式,自己写一封邀请函,并根据地图能够指出正确的路线。在这个环节中,地图还是采用刚上课时复习路线时的地图,首尾呼应,学生也比较容易入手。加上将任务分化到各个细小任务,写出自己的邀请函不成问题。

 

Step 5.  An invitation letter show

最终,在进行了作文的点评和总结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Invitation letter show, 让学生通过这个show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应该是Main task中的高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精美的邀请卡。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表扬了辛勤的学生,被表扬的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对英语的兴趣。这种活动是一种激励性质的,而不是完全意义的比赛,所以要照顾到每位同学都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这次不行,要多鼓励,争取下一次被展示的机会。当然,考虑到时间问题,邀请函是西林中学学生提前就做好的,如果展示的是朝阳中学学生自己制作的邀请卡,那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许就更足了。

——————————————————————————————————————————

 

钱丽纬(河海中学):成老师的课很扎实,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词和句练得充分,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步骤紧凑,评价到位。任务的设计能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吴洁老师的课中的对话练习比较好,把邀请信的when, where, who, what巧妙地带了出来,为后面写作做好了铺垫。最后的展示很有特色。如果能让学生对作文作二次修改后在誊写到事先做好的卡片上,则效果还要好。

商坤(实验初中):作为教育战线的新兵,从两位老师这里学到了很多。成老师注重基础知识。吴老师的评价充满激励性。每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都会说excellent,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鼓励。所以不仅后面的写作评价有促进写作的作用,这种即时的评语也很有作用。

王梅(朝阳中学):吴洁老师借班上课,上得很成功。我校的学生生源一般,而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都给调动出来了,体现了吴老师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另外,对话处理的很好。作文写作卡片上展示,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

王卫琴(西陵中学):成老师的铺垫非常扎实,一些难的句子都要求学生练得很透彻,在分析Main body的主要内容时,句子和要点写在一起,很直观。同时要谢谢朝阳中学为此次借班上课提供很大的帮助。

 

 
Unit 3 Main task (7B)吴洁.ppt
7B Unit 3 Maintask成巧兰.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