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全体同仁: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品德学科基地的一次大聚会,大家怀着同样的期待和梦想,相聚在一起。你们的到来,恰似那春风,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无限生机。今天,我能在这样一个互动、友好的聚会中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幸运而又幸福的事情。我们学校作为品德教育基地,这是一种亮闪闪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面我就向各位领导和全体同仁谈谈近几年来我们基地建设的工作历程。
领导重视 扎稳根基
自从2004年上半年基地成立以来,她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合力。我们教研室的
我们学校领导对基地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视,而且是大力支持。只要基地开展活动,他们总是全程参与。从教学设备的调试,到工作人员的安排;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到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的整合等方方面面,考虑得都非常细致、周到。
尤其令青年教师感动的是,每逢有老师参加区级观摩课、评优课等这样的活动,学校领导总会给予鼓励,让他们增强信心。在这样的氛围里工作,基地老师都感到融洽而又幸福,所以也特别珍惜每一次机会。
教导处分别以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组建三个品德教研组,并从中挑选出师德好、肯钻研、能吃苦的老师担任教研组长。(今天为我们展示课堂教学的
推进建设 提升水平
1、学习为先,积淀底蕴
对于教师来说,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它能给我们的课堂以生命,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活力。学校为教师先后购买、订阅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小学德育》、《教师教育》等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书籍,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或围绕专题作阐述性发言,或共同学习一篇文章,交流自己的读后所得……我们还组织外出听课的老师交流收获,剖析典型课堂案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多向互动”、“回归生活”等教学理念。
2、立足课堂 引领辐射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只有抢占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为保证全新理念能真正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大家对品生、品社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讨,起到引领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
我们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问题。每学期,我们每个品德教研组都要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和尝试中,我们的老师成长着,收获着……基地给了他们锻炼和成长的机遇,他们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和促进着基地的建设,带动着区域学科的发展。2004年10月份,
质量监控 规范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基地的常规工作,平时的调研扎实而深入。对于课程计划的实施情况,我们加大监管力度,常常以“通知听课”、“推门听课”等多种形式深入课堂,一方面了解课程执行情况,同时也调研学生的品行习惯、态度等。对于不按课表上课,将其挪作他用的老师进行严肃的批评,并将其与考核挂钩。备课笔记、作业情况等都是调研的内容,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通过“零距离交流”“常态课点评”“调研通报”等多种形式的反馈制度,挖掘老师的闪光点,剖析典型案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既强化了学科基地的组织管理,又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丰富活动 培养素养
品德课程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它要求我们学生多实践,多参与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加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和修养。因此,我们把品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将品德的触角伸向了少先队活动及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出大课堂,走向大社会。生命教育周中,我们开展了《我爱我家》、《诚信伴我行》、《童眼看08》等主题班队活动,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们还与居委会、与家长一起共建和谐社区,开展了“社区安全行”、“劳动最光荣”、“好邻相伴”等系列活动。至此,品德课已经扩展为一个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德育系列活动,两者更是相得益彰。实践是教育学生的一副良方,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学生逐步养成了感恩、诚实、谦虚、守信、热情、宽容等品质。
基地的建设与推进,挖掘了我们教师的潜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垫了道路。当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教师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基地的建设,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直面不足 再谋发展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足。对于未来的工作,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1、优化教师配置,打造优秀团队
为了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更有所作为,我们设想发挥年轻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让一个或两个教师担任整个年级的品生或品社课,这样有利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优化课堂教学中去,更能培养出人才。经过几年的锤炼,现在,我们在低年级已经培养出了像
2、加强专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这个课还真的不好上,经常被许多困惑缠绕着,比如:教学目标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如何整合、课程的综合性如何体现等等,为了构建出一个结构清晰、完整,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体现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特征的课程目标体系,我们设想开展“《品德与社会》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和问题,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达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的目标。
3、实现资源共享,增强辐射作用
作为基地学校,我们将充分发挥她的服务、引领、展示等功能,实实在在地带动区域学科的发展。我们设想今后每学期都向区内学校进行一到两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一线老师提供有价值的课堂教学实例。我们还会积极主动承担、配合区教研室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各类公开课、评优课等,积极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我们还将组建学科网站,及时收集、提供课改信息和动态,并借助这个平台,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并及时向品德学科教师展示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基地的辐射作用。
各位领导、全体同仁,我想,在我们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肯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相信,在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们基地老师的努力下,将会开创我们基地建设的新局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