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英语>>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听“Seasons”,谈感想---------延小 陈 霞
信息时间:2009-04-13     阅读次数:

这次有幸赴扬州听课学习,听了郝慧老师的6BU5Seasons”第一课时的语法教学课,感触颇多。凑巧的是,我也曾上过这节课,相比之下,我觉得她的这节课的好几个片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片段一:教师由Free-talk开始,与学生拉进关系。

T: To  help you know me better,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教师分别呈现了自己的学校,校园春天花盛开的场景,学生在围廊下读书的景致。接下来是秋天的一棵树,当出现这幅图时,教师说:It’s  old, but how old is it? S: It’s about 900 years old.

T: It’s not that old, it’s about 100 years old.

继续呈现第5幅图:万圣节、南瓜灯的图,教师问:What’s in the picture? When is it in the picture?

感触:首先,教师通过5副图的介绍,有详有略,123幅自己介绍,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以及所在的学校,45幅图貌似与今天的新授联系不大,但老师通过生活话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并为下文的天气、季节的学习作了铺垫。

 

片段二:教师在教授完有关天气的单词和句型后,通过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出示图片春天,教授spring),非常直接明了。

再用刚学句型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in Yangzhou? Can you tell me some beautiful places in Yangzhou?始终围绕学生熟悉的话题展开对话。

既而再转入学生不熟悉但较想了解的常州:Actually, in Changzhou, there are many places.

随后呈现China Dinosaur Park, Hong mei Park, Tian mu Lake.

如,在出示China Dinosaur Park后,教师介绍:My son likes dinosaur very much.

在呈现小女孩在Hong mei Park放风筝的图,教师问:What are they doing? Do you like flying kites? How many kites do you have? What is your kite? A bird kite or a dragonfly kite?

在呈现孩子们在Tian mu Lake划船的图时,教师问:What are they doing?Do you like rowing in Tian mu Lake? Who will you go rowing with?

进而教师总结,besides flying kites and going rowing , 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do in spring?

S: We can grow flowers ,take photos

感触:教师没有单单围绕本课的句型反反复复的练习,而是给了学生大量的语言的输入,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输出了大量的语言信息。通过以上教学片段,我们很明确可以看出,教师通过生活化的交流,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了解了春天的活动,这绝非是我们课堂上的一句: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What else can we do in spring?这么简单。当然老师按后面这么问,学生也能明白在春天我们可以干什么,也能给出很多的词组,可能还会说的比今天课上的多,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句型的掌握将会相当薄弱,对于句子的概念也会十分苍白。

 

片段三:教师在教完有关季节的句型后,设计了有关她儿子对于春天的一段录音,并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几个问题。在录音中,小男孩用It’s spring now. In spring, I  like .Last / ago, I .This weekend , I’d like to …作了介绍,教师要求学生模仿介绍自己在春天的活动。

感触:录音设计,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学生们对新老师就十分好奇,对新老师的家人更是感兴趣了,所以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段录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给出关键句:It’s spring now. In spring, I  like .Last / ago, I .This weekend , I’d like to .让学生模仿着介绍自己的情况,不知不觉就进行了语法的训练,让学生辨析了like + doing, last+过去式,I’d like to 表将要做什么。除了这些,整节课,教师还使用了大量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这样的语法课没有语法知识的讲解,将所有的知识融入了无痕的对话中。这节课,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湾涓涓的细流,教师与学生亲切的交流,以及对于学生的反馈能恰到好处的接下去,都体现了老师较高的素质,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的地方。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