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强盛,唐代的昌明,宋世的繁华,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是何等的豪迈啊!可是,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时,一切均已化为一腔默默无语的辛酸,融入一片欲哭无泪的屈辱。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虽有一味求和的慈禧,篡权窃国的袁世凯,出卖国权的李鸿章,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正气凛然的林则徐,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谈笑赴死的谭嗣同……我明白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不仅有泪,而且还有血——―腔火热的可以溶铁铸钢的爱国热血。正是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书写着历史,使得中国近代史,不是惨烈,而是悲壮。
诚然,中国的近代史有着屈辱的一面,它是用斑斑血泪写就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乱世,仍有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冒着浩浩的烈焰在青史上写下惊天动地的壮歌,使苍白辛酸的近代史,变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可歌可泣。
滔滔万顷的黄海啊,你可曾记得,与舰共沉的邓世昌管带的铮铮铁骨?硝烟已散的虎门啊,你可曾记得英勇禁烟的林则徐钦差的浩然正气?美丽壮阔的祖国大地啊,你可曾记得为了保护您流尽身体中每一滴血的英勇战士的耿耿忠心?
当然要记得,正是这些为国为民、前赴后继的英雄们――有名的,或是无名的,年轻的,或是年迈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爱国、护国、兴国、强国、富国,不惜丢官失职,甘愿让自己一腔热血,在硝烟中从容抛洒。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是英雄写的。正是人民和这些扎根于人民,置个人利益于不顾、舍生取义,无怨无悔的英雄们,用血,用泪铸写了历史,才使得我们的历史,变得如此绚丽多彩。
英雄可以死去,岁月可以流逝,时代可以更新,但这些饱含热泪与热血的爱国志士的英雄故事,是永远不会被人们所遗忘的,他们的爱国精神将在这片辽阔而古老的土地上流传,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用满腔的热血,用自己的双手,脚踏实地地建设祖国,实现先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书写着更加美好繁荣的历史篇章。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财富中最珍贵的东西。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而活着。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金钱意识越发浓烈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新生一代,当代中学生,更要牢记历史,发扬英雄的爱国精神。为了祖国的日益富强,铁肩担道义。
指导教师:黄琴华
注:本文荣获钟楼区教育文体局和常州晚报副刊部联合举办的“书香校园”征文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