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教学资源>>课件荟萃>>七年级下册课件>>文章内容
松树金龟子
信息时间:2009-05-21     阅读次数:
 
 

松树金龟子教学构思

《松树金龟子》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均为说明文。对学生而言,说明文有时会因为语言的平实、内容的深邃和枯燥不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篇文章则不同。我从课后习题一入手,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所了解的松树金龟子的知识,即作者有何发现?产生兴趣,同时开始思考作者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即他怎样观察的?引出“难以效仿的观察家”。第二是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体现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抛出疑问:松树金龟子这种小动物是能够危害农作物的,应该算是害虫。可是作者并没有因为它对人类具有危害性,就一票否决,反而,法布尔还让我们“别去打扰它吧”,这是为什么?结合一则材料的阅读分析,让学生体悟生命的可贵,世上任何小动物都有其价值,都值得人类尊重和付出人文关怀。然后课上小练习,在整体感知,深入探究领会情感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介绍“我是一只金龟子”。最后,激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在教学结束后,发现种种设想在课堂操作时还是有很多落空或者架空的地方。例如说明文的语言还仅仅停滞在修辞的使用分析上,“诗”的特质体会比较含糊;说明对象的介绍上不能走过场……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上还要多下功夫,预设到更多问题,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指导他们学好说明文。

 

 

 
4530.doc
4531.pp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