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B Unit 5 综合技能这节课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点:1. 如何创设有效情境进行词汇教学,加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2. 如何做到既完成文本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如何让学生能把文本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技能?
在大家集思广益和陈老师的思考下,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首先,本节课的中心还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abilities展开的。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通过阅读Suzy’s report card提取相关的信息;在听的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做笔记识别听力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在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可以交换信息,谈论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而在写的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模仿Suzy’s profile为自己或他人写一份简历。由于要训练的内容较多,所以陈老师在课上着重对Suzy’s profile进行了结构的分析,并让学生模仿其做口头练习,而把写作的任务留到了课下进行。
对于本课中生单词及词组的处理,陈老师采用了话题导入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学生展开探讨,在探讨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自然地引入了新授词汇。所以,课前作为warm-up的survey既是一种导入,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的新授,而且,对于话题的讨论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在课前将学生的思维充分地拓展开来。
先前的铺垫为学生后面的读和听扫清了障碍,学生觉得轻松自然。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分析了Suzy’s profile后,通过与同桌的交流为同桌写一份profile.
对于下面一个环节的Speak up, 陈老师采用了由简入难的方式,先让学生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替代示范对话中的内容进行机械的操练,进而为了让学生展现自己个性化的一面,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对话,同时,为了避免其在对话中遇到语言障碍,教师也给出了一些参考句型。
在课后的交流中,陈老师坦言上课的感觉还是比较的轻松和愉悦,这种轻松和愉悦应该说更多的来自于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比如,在时间的把握上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各个版块之间的衔接还不是特别的流畅和紧凑。
实验中学商坤老师认为:本课陈老师的语言相当流利,充满了专业自信,而且看上去就非常亲切,受到学生的喜爱。各环节也是有机联系,环环相扣,让学生易学好懂。课中和学生交流非常多,而且能做恰当的引导,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陈老师在教单词的时候带着学生按音节读,有利于学生读准,记牢。
西林中学吴洁老师认为:陈老师作为第一年的新教师能把课上的这么好是非常了不起的。语言功底好,可以说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再者这堂课中和学生互动时的问题也提得好,使学生有话说,同时也给了学生比较实在的建议。交流能注重真实的情景,而不是走形式。
新区实验中学的印新毅老师建议陈老师在让学生说personal profile 前如能够给予学生一些关键句型或短语可能会使学生更容易完成任务。
正衡中学尹老师表示陈老师今天的公开课的表现非常好,他们教研组也觉得很满意。陈老师能在工作的第一年就在市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这主要是她自身的努力,肯学习和肯动脑。其次也和教研组、尤其是她的师傅吴洁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正衡中学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团结的氛围、老带新的体制使得青年教师成长的比较快。
围绕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教材教法研究,我认为: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基本落脚点,而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追求。不经意间,陈老师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堂这样的好课。这堂课上师生更关注的是在一些话题上的沟通和信息的传递。陈老师在教单词时,教的痕迹都很轻,因为这些词汇的学习很显然对下面的交流是有帮助的。学生很投入。在完成课本的读听任务时,陈老师也邀请学生加入评价建议意见,学生都能有感而发。填完文本后,陈老师又让学生也模仿着说一段话。这个话题的讨论同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这节课中,教师是组织者,倾听者,同时是合作者,建议者,而学生是倾述者,参与者,学生能大胆表达所思所想,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堂课教师之所以能成为组织者、倾听者、建议者,和课前预设关系很大,同时,教师在预设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和语言能力层次,使得学生能有发挥的空间和能力,同时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关系很大。再者,陈老师思维敏捷,注意力分配合理,使得这堂课对学生关注的比较充分。
老师若想发表评论,请寄changzhouyingyu@{域名已经过期}。谢谢!
7B Unit 5 Integrated skills公开课.ppt
Unit 5 integrated skills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