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信息技术>>案例集锦>>文章内容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毛文意)
信息时间:2009-06-23     阅读次数:

教学课题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

研究课题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上网搜索获取图片的方法

通过图片浏览,尝试使用ACDSee软件来帮助自己选取图片素材

通过亲自观察、参与拍照和传输等活动来感知照片导入到计算机中的一般过程

通过对比与探究了解图片的分类(位图与矢量图)

在学习和探索中了解图片获取的多种方式,通过丰富的课堂素材以及大头贴这个主题活动的参与激发学习图片加工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图片很感兴趣,但对于数字化图片的专业知识所知甚少。

对大头贴很熟悉,但对于计算机处理图片的技术了解不多。

会上网搜索,了解一定的数码相机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图片的获取方式(网上下载、数码相机拍摄、扫描仪等)

(2)       图片的分类(位图和矢量图)

教学难点:

  图片的分类(位图和矢量图)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播放一组图片:圆明园(电脑复原图)

教师提问:同学们去过这些景点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似乎没去过)

 

教师提示:这些景点都在北京,同学们能认出来它们到底是哪里么?

 

学生互相讨论

 

教师播放另一张图片:圆明园(真实图像)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朽巨著: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不存在了,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民的后代无不感叹遗憾,没能亲眼目睹这些神奇的建筑,但今天,有了计算机技术,我们却能将历史复原,把这些美景再一次呈现在世人眼前,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的伟大艺术作品。

 

学生感叹。

 

〔引出课题〕:精彩的图片世界。

教师:在我们的身边,有着丰富的图片,这些图片能表达美丽、传承历史、承载感动和爱,而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图片,更具有了个性化,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同学们,想不想学啊?

教师:让我们看看我们能用计算机加工图片的技术来干什么?

给出一组大头贴的图片以及规划馆的景点成像

教师:其实计算机图片加工处理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很多了,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和分析,这样你就能从生活中学到新的知识。

 

〔单元学习主题活动〕:自制大头贴

教师: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恐怕同学们都面临着两个问题:一、素材从哪来?二、如何制作实现?

学生回答:预设(边框、照片)

教师小结:边框图、装饰图、照片

任务开展:

实践活动一:下载图片

         目标:下载边框图

         具体方法:百度与谷歌(图片)

         搜索关键词:边框

         找到图片后右击保存图片至个人文件夹中(3张)。

         图片分别命名为:座位号+a;座位号+b;座位号+c;

         a01同学即为:a01aa01ba01c

         时限:5分钟

学生开始实践完成

教师不断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大家并没有能全部完成任务,不过我们有网络,那就不怕了,我们可以共享大家的学习成果。

要求:

          请将你搜索的图片上传至FTP“边框图文件夹中。

          请下载边框图文件夹。

          请下载装饰图文件夹

学生自我操作,实现共享。(学习活动的素材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教师: 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我们的素材,可是由于文件太多,看起来不太方便,所以课本上为我们介绍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软件:ACDSee。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首先请大家认真阅读一下课本上P81的实践学习指导方法。

学生:仔细阅读(一分钟)

教师:请大家试用一下这个软件,检验一下课本上的方法与步骤是否能给我们的图片浏览带来方便实用。

学生自主操作,查看图片。

教师:请同学来示范一下,软件使用过程的一些基本方法,下一张,上一张,缩略图,放大,缩小。

〔抛出问题〕:放大一张图,发现变模糊了,放大一张矢量图(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发现没有变模糊,一直很清晰。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不得其解。

教师:请我们一起来向课本请教,打开课本P83页阅读一下,然后来告诉老师这两张图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并解开疑惑:图片的两种类型。

教师:请划下课本上关于矢量图和位图的描述。并通过两种图片类型的对比再一次小结。

 

教师:边框素材我们准备好了,下面就是照片了,怎么才能获取大家的照片呢?

学生:预设(拍照)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拍照,几个问题:拍一张还是一组?选择怎样的背景?拍半身还是全身?

学生回答:一组、背景清晰、半身

教师:我们在截取素材时要考虑到它的作用,为后期的作品制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所以大家要注意多分析问题,把准备工作做充分了,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拍照

教师示范连接,传输,完成照片导入。

教师提问:如果我有张奖状,这个图片怎么才能存储到计算机里去呢?

学生回答:拍照、摄像头、扫描仪。

教师:扫描仪的使用由于型号不同、软件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来学习一种扫描仪的具体使用方法,大家完全可以阅读说明书来解决,当然别忘了:“网络是学习的好助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作业布置:

          请回家拍好一组照片(3张),并用U盘保存或发送至老师的邮箱:

          hannetta@{域名已经过期}

          如有个性化素材,也可以一并发到邮箱。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片获取的基本方法,这样我们就为计算机对图片的加工做好的基本准备。

导入环节解决的是“为什么学”:用电脑复原图让学生感受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的强大,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

圆明园的图片选择也有利于学生产生爱国情怀,把热爱祖国的主题教育不着痕迹地入到课堂中。

 

 

 

 

 

 

 

 

 

 

 

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活动。

 

明确揭示学习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老师在学习任务开始前的分析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完成过程,并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利用网络功能实现学习任务的分散,由于网速限制、学生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这种开放性的任务可以让学生通过共享达成。

 

 

 

 

指导同学们开展ACDSee软件的体验,先请学生看书,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再去操作会更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学生迷惑,产生疑问,产生了探究的动力。

 

通过一比二问三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图片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留下一定的印象,便于后续学习。

 

 

 

 

 

 

提出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前期的规划和整理对后期制作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的引导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