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考核评价>>试题精选>>中考专题>>文章内容
常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第4小题(语段修改)评卷分析:
信息时间:2009-06-24     阅读次数:
 
 

一、基本情况

本组共7人批改语段修改,总均分约2.94

二、答题中的主要问题

1、修改符合使用不规范者居多。其中,“输球的意外”,要改为“意外的输球”,很多学生无法用符号来处理,倘若仅用调位符号,致使其中的“的”字处理不好。是因为没有提供相应的符号,还是学生不习惯同一个符号使用两次?严格地说,“的”字未调整到位,又会产生新的语病,虽然本次批改没有扣分,但应该引起任课老师的注意。

2、问题最多的,是在“球员心中悬着的石头顿时落了下来”这一句。问题基本上在于并未结合语境和情境而修改。文本此处所提供的情境,是球员们面对总统和球迷们的理解之后的“激动”、“感动”。修改要求上也明确提出:“画线处与现场氛围以及球员们的心情不协调,请加以修改”,然而不少学生却忽略了这一点而自说自话,于是出现了一下具有代表性的修改:

“球员们心中的石头一扫而光。”

“球员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球员们心中的烦恼顿时消失了。”

“信心的火焰重新燃烧起来。”

“球员们心中悬着的石头飞得更高。”

“球员们的心平静的像块石头坐落在地上。”

……

以上语句其实都不能与当时的氛围吻合。有的改过之后,反而更加不合适了,如“球员们心中的石头一扫而光”、“球员们心中的烦恼顿时消失了”,人的情感转变,不至于如此迅速吧?

3、部分学生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影响分数。

4、改错过程中又出错。

“失之交壁”中的“壁”字,学生知道错了,却不会写,误写成了“避,璧,擘”,还有学生把“臂”的左上角多写一点,是不是受书法练字的影响?

“不负众望”中的“众”误作“重”;“重整旗鼓”中的“整”误作“振”;“谴责”的“谴”误作“遣”。

5、不注意题目要求

要求“修改34处”,但有学生全面开花,肆意修改,意在乱中取胜,最多修改达13处。其实是弄巧成拙,因为修改超过4处的,从第5处起开始就不得分了。因此,忽略了题目要求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三、两点建议

1、语段中的第7句,没有任何语病,但很多学生却多花时间在上面修改。能否删除这一句呢?

2、语段修改,在我们平常教学中也深感问题严重,在历次考试中失分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次中考中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恳请教师和教研室专家一起来商讨解决问题的良策。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梁增红)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